美新聞周刊:有效政策推動 全球危機真正贏家是中國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美國《新聞週刊》刊文指出,全球危機真正的贏家是中國。文章說, 2009 年的一個重大驚喜是一些新興市場出現反彈。其中一個國家不但度過了危機而且還繁榮發展,它就是中國。
《環球時報》報導,文章指出,中國經濟的增長率今年將達 8.5% ,出口已回升到 2008 年初的水準,外匯儲備創歷史最高。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常有效的政府政策所推動。
全球私募股權基金公司華平投資的首席執行官查爾斯‧凱耶幾個月前訪華後表示,所有其他國家的政府對這場危機的反應都是防禦性的,保護自身弱點。中國卻利用這場危機積極地向前發展。公正地說,這場全球經濟危機的贏家是北京。
幾乎每一個西方國家都是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遭遇這場危機的。西方各國政府一直在大手大腳地花錢,所以當它們不得不大規模開支以穩定經濟時,赤字急速上升。
3 年前,歐洲國家的財政赤字必須低於 GDP 的 3%才有資格成為歐盟成員國。明年,很多歐洲國家的赤字將達到 GDP 的 8% 左右。美國的赤字會更高,如果用百分比來看,將比二戰以來任何時候都高。
中國則以完全不同的狀態迎接了這場危機。文章說,它保持著財政盈餘,一直在提高利率以抑制過分增長。所以當危機來臨時,中國政府能採取政策大力推動增長,放鬆信貸、鼓勵消費。
美國刺激政策的大部分開支針對消費。中國的則用於為未來經濟增長的投資上。過去 10 年來,北京為其一類城市建設了適應 21 世紀的基礎設施,如今將為二類城市建設。今後兩年,中國將在鐵路上花費 2000 億美元。今後 10 年,中國將新增 4.4 萬英里長的公路和 100 座新機場。
在海洋運輸業,中國已成為全球領軍者。中國也很清楚自己對於進口石油的依賴,正以令人驚訝的和富有遠見的方式採取行動。現在,它在太陽能、風能和電池技術上的開支要高於美國。這三個領域裏前 10 大公司中 4 家是中國的,美國只有 3 家……
香港大公網訊指出,過去 10 年,西方分析人士不斷討論高速增長的中國將何時突然崩潰,但文章引述研究中美經濟的扎克利‧卡拉貝爾的話說:「現在隨著中國度過這場危機並洶湧向前發展,他們所能討論的是,中國的增速何時停止?」
在中國,政府干預、市場、專政和效率的奇怪融合令人迷惑不解。但是,是停止幻想中國失敗並開始理解、適應中國成功的時候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