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線炒手"驚現融券業務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4-29 10:49
融券業務出現了“快槍手”。周一巨量融券賣出中國平安的投資者,選擇在周二迅速平倉獲利,“超短線手法”令許多人嘆為觀止。
滬深交易所的最新數據顯示,周二兩市融券余額為429萬元,較前一交易日大降800萬元,其中中國平安融券償還量就高達17.94萬股,以當日49元左右的平均股價計算,正好解釋少了的800多萬元。而周一的數據顯示,當日融券賣出中國平安的規模為17.66萬股,顯然巨量的“做空”和“平倉”系同一撥資金所為。
而繼周一融資融券交易總量突破3億大關后,周二融資余額也邁入3億大關,達到3.2億元。此外,周二融資買入額為4133萬元,融資償還額為1287萬元,整個融資融券交易總量目前也達3.24億元。
市場人士表示,“超短線炒手”做空中國平安應屬個別行為,并不代表中國平安的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短期內類似操作手法不會成為普遍現象。
長江證券金融工程研究部經理范辛亭表示,“800萬元的做空平倉應該是同一投資者干的。目前融券業務手續較為復雜,平倉之后如想再融券賣出,必須經過重新審批,交易成本較大,連續做空平倉在操作上比較麻煩,這樣的短炒行為肯定會受到限制。”
“目前融券標的股票較少,而單一券商可借的股票種類更少,該投資者估計在可借股票中選擇了他覺得把握性大的股票,根據對市場判斷,做空了中國平安。”范辛亭說。
國泰君安金融工程部分析師蔣瑛琨表示,“不能因此就得出中國平安基本面發生變化的判斷,雖然中國平安近期遭受巨量的融資償還和做空,但是總的融資買入余額還是很大的,周二也再度出現了400多萬元的增量融資余額,單從融資融券看,大家對中國平安的看法存在嚴重分歧。”
“目前大家對融資融券業務的交易目的各不相同,個別投資者可能會選擇時點,做短炒獲利,但也有許多人看好后期市場,買入后待漲再賣。當然隨著融資融券業務的標的股票越來越多,手續越來越簡便,各種操作手法也會日漸豐富。”蔣瑛琨說。
也有市場人士指出,近期融資融券交易量趨于穩定,但融券業務最近出現活躍跡象。蔣瑛琨表示,“融券增加還是跟市場下跌預期有關,但是相對于融資來說,融券還是太少。一方面這和市場分歧有關,另一方面主要還是券商可借出的股票種類過少。此外一般投資者做空態度相對謹慎,股指期貨本身也分流了一部分做空需求。”
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內融資融券業務不會出現快速增長。與國內主要由大資金從事股指交易不同,亞太許多市場的融資融券業務由散戶在做,如果我們在這方面能夠很好地解決,手續上也更加便捷,相信融資融券業務會出現新的變化。”
“當然這也與目前的市場走勢有關,目前大多數投資者的自有資金都沒有用足,只有市場出現明確的方向性走勢,資金才會考慮融資買入或借券賣出,對融資融券規模肯定會有大的提升。此外,轉融通機制能夠建立的話,從長遠來說肯定能大幅增加融資融券的規模。” 蔣瑛琨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