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Google中國事件大事紀

鉅亨網編譯呂燕智 綜合外電


谷歌在中國大事紀

(迅速發展期)



2005年 Google自微軟挖角李開復擔任大中華區總裁,微軟隨後以競業條款為由提出上訴,雙方在年底達成和解。

2006年1月 Google中文網在接受中國政府內容審查條件下開始營運。

2006年2月 美國會議員批評Google與雅虎接受中國政府的內容審查並提供私人資料。

2006年3月  Google將手中百度持股全數售出。

2007年1月 Google與中國移動結盟,在中國境內提供行動搜尋服務。

2007年6月 Google與新浪合作,提供搜尋、廣告與新聞服務。

2008年 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網路市場。

(衝突增溫期)

2009年1月 中國政府掃蕩網路色情,點名Google與百度內容有色情圖片。

2009年3月 西藏流亡政府在Google旗下YouTube刊登中國政府毆打抗議人士畫面後,中國網友隨即無法連上YouTube。

2009年6月 中國政府要求所有在中國銷售的電腦出廠時安裝「綠壩」,該軟體能阻擋色情內容與反政府網站,引起Google等19個企業與貿易團體抗議。Google隨後被中國官方媒體形容為,色情內容提供者。


2009年7月 中國政府決議暫緩「綠壩」計畫。臉書中國網站服務斷訊。

[NT:PAGE=$]

2009年9月 李開復離開Google自行創業。

(事件爆發

2010年1月12日 Google表示考慮關閉中國網站,因遭受駭客攻擊,民運人士郵件帳號資料遭竊。

2010年1月21日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要求中國政府對此展開嚴密調查。

2010年1月29日 Google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公開表明將不配合中國政府的審查制度。

2010年2月 5日 中國外交部表示中國與Google遭受的網路攻擊無關。

2010年3月10日 施密特表示與中國的談判結果將出爐。

2010年3月12日 中國政府表示Google拒絕審查制度是「不負責的行為」。

2010年3月13日 西方媒體報導Google亟有可能結束中國業務並退出中國。

2010年3月15日 百度股價首度超越Google。

2010年3月16日 中國27家廣告經銷商向Google求償。

2010年3月19日 中國媒體傳出Google 將於4月10日退出中國。

2010年3月21日 新華社報導,稱Google以政治手段操弄這起事件。

2010年3月22日 一份美國商會調查顯示,愈來愈多美國企業對中國的經商環境感到不安。

文章標籤

Google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