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激化因素已浮現 香港通膨將加劇 今年CPI升2%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香港通膨壓力逐步上升,3月綜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按年上升 2%。港府預測,隨著經濟復甦,未來通膨壓力勢必增加。專家認為,種種激化通膨的因素已經逐漸浮現,包括內地旱情持續、人民幣升值、歐洲航班停航令歐洲產品供應緊張等,預計香港通膨將加劇,今年內或上升 2% 。
香港《文匯報》報導,統計處昨日公布, 3 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 2% ,較 2 月份的 2.8% 為低,但由於 2 月份為農曆新年消費旺季,因此若將今年首 2 個月的物價指數合併計算,按年升幅為 1.9% ,因此 3 月份物價仍有 0.1 個百分點的升幅。數字亦顯示,今年首季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 1.9% 。
各類消費項目中,升幅最高的類別是電力、燃氣及水,按年急升 63.7% ,主要與部分住戶已用完港府所提供的一次性電費補貼有關;雜項物品按年上升 2% ;市民最關注的私人房屋租金亦按年輕微上升 0.2% 。食品及交通兩項目的按年升幅分別為 1.3% 及 1.6% ,其中食品 (外出用膳) 按年升 1% 、食品 (不包括外出用膳) 則上升 1.7% ,而耐用物品、衣履及電話及其他通訊服務 3 個類別的物價,按年錄得輕微跌幅,分別跌 1.7% 、 1.1% 及 2.1% 。
港府發言人表示, 3 月份的基本消費物價通膨率與 1 、 2 月合計的通膨率大致相同,反映整體消費物價的通膨壓力仍然溫和。但發言人指出,隨著經濟復甦的動力正逐漸增強,未來通膨壓力勢增加﹔另一方面,持續的產能擴張應有助減輕營商成本的壓力,對紓緩通膨有作用。
中大財務學系副教授蘇偉文表示,受樓市熾熱影響,帶動租金上升,加上人民幣升值等多項因素,估計今年的通膨率約為 2% 。
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鄧世安亦表示,受失業率回落,市民消費意慾上升,加上樓市急升帶動租金上升等影響,下半年通膨壓力會增加。他說:「市值租金已升了不少,但租金有契約的限制,最近的消費物價指數未能反映,數據滯後;新租約落實後,租金因素始反映在物價上,料下半年通膨的速度會加快。」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