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物聯網市場需求遭遇發展瓶頸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1-12 08:57
伴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點——物聯網技術被納入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當中,這項基于“智能家電”的高新技術再度引發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
何為物聯網?
物聯網的英文名稱為“The Internet of things”。顧名思義,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其中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其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體與物體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因此,針對“物聯網”的準確描述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體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體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從物聯網本質上看,物聯網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出現的一種聚合性應用與技術提升。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幾乎涉及到了信息技術的方方面面,是一種聚合性、系統性的創新應用與發展,也因此才被稱為是信息產業的第三次革命性創新。物聯網的本質概括起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互聯網特征,即對需要聯網的物一定要能夠實現互聯互通的互聯網絡;二是識別與通信特征,即納入物聯網的“物”一定要具備自動識別與物物通信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網絡系統應具有自動化、自我反饋與智能控制的特點。
自2009年8月溫家寶總理提出“感知中國”以來,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其受關注程度是在美國、歐盟以及其他各國不可比擬的。有研究機構預計10年內物聯網就可能大規模普及,這一技術將會發展成為一個上萬億元規模的高科技市場,其產業規模要比互聯網大30倍。
傳統家電的“新機遇”
盡管目前我國家電物聯網技術發展尚處初級階段,但其發展十分迅猛,海爾、美的、長虹等行業領軍企業已率先投身到相關領域的創新與應用當中。
早在十年前,智能家電已在家電行業嶄露頭角,海爾、海信在內的國內品牌企業紛紛進軍該領域,不斷推陳出新,從智能冰箱到智能空調,再到智能洗衣機,各家電廠商八仙過海,紛紛拿出了各自的解決方案。在世博會期間,作為全球白電首席廠商的海爾在山東館中展示了U-home物聯網家庭方案:其中,物聯網冰箱不僅可以儲存食物,而且可以通過與網絡連接,實現了冰箱與冰箱里的食品、與超市的食品、與人類之間自由溝通;而物聯網洗衣機具有自動識別洗滌劑品類、衣物質料、自來水水質及臟污程度、家庭水電費的管理、網上購物等功能。而美的集團幾年前已開始投資研發物聯網家電技術,包括冰箱、洗衣機、空調、微波爐、吸塵器等14種家電,目前在射頻識別(RFID)、無線通信技術、產品自身智能化方面已經通過測試。小天鵝物聯網洗衣機2009年就已經生產了上千臺的標準機運往美國,今年開始將形成大規模銷售。長虹幾年前已經推出“智慧家庭”的概念,并將相關的家電產品應用在旗下置業公司的小區中。同時,海信也推出了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藍媒冰箱。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物聯網改變了以往家電單一功能的傳統,從而帶動了人們生活方式的飛躍,由此帶來的便捷是消費者夢寐以求的。在物聯網的發展被提高到國家產業戰略的高度之后,傳統家電行業也可以借此實現升級為智能家電的完美變身。而中國家電企業競相展示基于網絡信息互聯互通的智能全套家電方案,能從更高的起點上在全球范圍內爭奪物聯網時代的話語權。
市場需求遭遇發展瓶頸
在物聯網時代,每一位消費者都將成為物聯網家電的受益者。日前,針對物聯網家電的應用與發展,CFRI曾聯合鳳凰網對消費者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81.6%的被調查者支持物聯網家電的發展,并表示在未來會購買相關的物聯網家電產品。其中,36.4%的人是希望體驗一種智能的生活,而57.3%的人則認為這是一種未來家電行業的發展趨勢。據這些數據分析,絕大多數人對物聯網家電態度非常積極,物聯網消費時代正在開啟。
但面對火熱的市場需求,物聯網的發展卻遭遇到了瓶頸——因為沒有形成統一的全球標準,基礎設施不完善和產品的性價比不高成為現階段物聯網家電發展的一大障礙,不同企業間開發的技術標準不同,彼此無法兼容,各家電企業生產的產品之間可以物聯,品牌之間卻根本無法物聯,不同企業上下游產品(如洗衣機、洗滌劑品類、衣物布質等)之間的互聯也存在類似問題。因此前景雖然美妙,但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眼下的物聯網還只是“畫餅充饑”。
好在國內的家電企業已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并進行了各種有益的嘗試。例如早在2003年,由信產部批準,聯想、TCL、康佳、海信、長城五家國內電子信息骨干企業共同發起的“閃聯”標準工作組,其核心任務便是實現信息設備、家電和通信設備的智能互聯;而由海爾任組長的家庭網絡標準工作組也是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的成員單位之一,憑借從e家佳(家庭網絡標準產業聯盟,由海爾、春蘭、清華同方、中國網通等7家公司發起)到U-Home的潛心布局,以及在標準、數據處理芯片、產品和解決方案各個層面取得的標志性成果,目前與物聯網相關的數字家庭芯片已量產超過7000萬片。
聚焦“中國標準”之爭
無論是e家佳還是閃聯,都是信產部認可的,都是“信息設備互聯標準”組織以及“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的成員單位,而兩種標準的背后則是廣大的家電、IT以及廣電企業,兩者的博弈將決定未來中國物聯網的最終走向。
從核心層面看,閃聯標準的目的是在家庭、辦公和公共環境中,通過定義一系列的協議標準,讓各種信息設備、家用電器、通訊設備之間資源共享和協同服務;而e家佳標準主要目的是將家庭內部通信、娛樂、電氣控制、安防報警等多種功能融合在同一個家庭網絡平臺中,實現數據交互、統一管理,并通過網關實現與外部公眾網絡的數據交互業務。按照信產部的觀點,閃聯致力于辦公環境的互聯互通,e家佳則更偏重于家庭范圍內各個產品與設備的互聯與控制,看起來有明確的分工。但是事實上,兩者最終的市場競爭重點無疑要落在家庭網絡的應用上。因為在3C融合的背景下,終端廠商們只能采用一種能夠把電腦、電視、手機以及其他IT、通訊、家電產品融合的標準,才能把這些設備用無線的形式連接起來。而在中國,這種標準既有可能是“閃聯”,也有可能是“e家佳”。業內人士指出,從長期來看,兩者可能在某些領域會產生相互滲透,勢必會產生沖突,但誰最終會成為市場的主流標準,要看市場的選擇。因為兩家都是行業推薦性標準,不帶有強制性,所以主動權依然掌握在廣大企業和消費者的手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