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踏空私募咬緊“十二五”

鉅亨網新聞中心


陽光私募在10月整體跑輸股票型公募和大盤指數,后期布局重點可能是咬緊順應“十二五規劃”指引的中小盤股票。

據中國證券報11月6日報道,陽光私募在10月整體跑輸股票型公募和大盤指數,私募江湖怎一個“愁”字了得?踏空的陽光私募“牛人”將如何翻身?答曰:周期股的估值修復行情將由急變緩,外圍因素近期可能“利好出盡”,長期來看咬緊順應“十二五規劃”指引的中小盤股票是王道。

主動管理跑輸被動增長

“塔晶?超過40%?”翻開最新統計的陽光私募產品凈值排名,北京私募老劉吃了一驚:“聽說這是家很爛的公司啊,塔晶獅王2號2007年9月成立,到現在還沒有恢復到1元面值以上,據說公司都沒人了,10月份居然收益有43.98%?難道國慶節前全部重倉了有色、煤炭?”


中國證券報記者連續多日撥打上海塔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聯系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據上海媒體圈的朋友介紹,塔晶公司早已斷絕了和所有媒體的聯系。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負責上海地區陽光私募研究的分析師肖永潔告訴記者,“塔晶獅王和塔晶獅王2號分別是2007年9月和10月成立的,而大盤就是在2007年10月6124點見頂的。之后塔晶獅王系列一直沒有翻過身,最差的時候凈值只有5毛多一點,而且有一年半的時間凈值幾乎沒動過。依我看,凈值都到這份兒上了,有可能10月份賭一把。不過上個月做得這么好,公司可能換了管理層或者基金經理。”

不只塔晶一家,10月陽光私募產品凈值前十的上榜產品,有好幾只近幾年從未在榜單上露過臉。而今年以來表現搶眼的澤熙、彤源、新價值等公司旗下產品卻紛紛跌到50名開外。

明星私募經理最近有點煩。華東地區某私募基金公司總經理老單管理的產品今年以來凈值排名一直名列前十,4日晚7點,記者致電老單,電話那頭傳來剛睡醒的聲音。老單清了下嗓音,坦然承認最近壓力有點大,睡不好。“節前我拿的都是新能源、新材料和消費類的小盤股,節后行情風格轉換,雖然調了一部分倉位給有色,但是主要倉位的小盤股跟大盤完全走反。”

不過說起10月陽光私募排名“大翻臉”,老單頗不服氣,“10月份那些被動型基金經理的業績不錯,你別看凈值漲得快,其實都是‘被’增長。主動型基金經理10月份一樣踏空。”

短期翻身還看重組題材股

老劉在圈內一向以嚴謹著稱,有寫投資筆記的習慣。他把筆記本往前翻了兩頁,對記者說:“盤面上看是風格轉換、私募踏空,其實市場資金的主動權已經發生了變化。今年9月份之前的牛股,羅牛山、羅頓發展、許繼電器,其實操作模式都是一樣的,大部分是私募先發掘股票,連續橫盤整理或者打壓建倉,突然拉起來。在拉升過程中,一些小公募或者其他機構的新手開始跟進,私募就借機獲利了結。”

但是10月份險資和社保資金的入場,打破了之前的格局。行情的爆發點是此前公募一直在減倉的藍籌股,大部分公募和私募都被新資金打了個措手不及。

“為什么那些私募牛人能夠在熊市和震蕩市中掙錢?因為在這兩種市道中,公募的戰略是收縮的,很少主動出擊,所以總是私募跑第一棒。第一棒不一定是收益最多的,但卻是風險最小的。但在牛市中就不一樣了,公募、險資、社保都是進攻的態勢,誰都想跑第一棒,私募就失去了主動權。”老劉分析得頭頭是道。

“私募基金經理都是老江湖,你讓他這時候斬倉去追藍籌股,他們才沒那么傻。追進去他們就成墊背的,私募要找能夠主導的股票,而不是做被動的跟隨者。”老劉說。

老劉的想法在華東私募老單那里得到了印證。老單對記者說,美聯儲啟動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可以說外圍的利好即將出盡,有色、煤炭等周期股估值修復帶來的超額收益機會已經越來越小。“讓我選,肯定不會這時候進去。之前調倉進去的那部分我也已經出來。”老單毫不含糊。

“那你怎么贏回來?”記者不解地問道。老單話音略帶神秘:“現在的市場是進攻型的,要想短期戰勝大盤,就要比市場還具進攻性。符合這個條件的非重組題材股莫屬。每當市場轉牛時,重組題材股肯定是最活躍的,無論是央企還是地方國資,都有大量的資產要注入上市公司,市場起來了才能賣個好價錢,賤賣國有資產的罪名誰也擔不起。我前兩天已經埋伏進一只ST股票,現在已經停牌。另外,中航系的股票可以持續關注。”

新價值掌門人羅偉廣就善于豪賭重組股,而公募里的王亞偉也是個中高手。三季報顯示,兩人就在*ST山焦撞車。此外,王亞偉此前還重倉了中航精機和ST昌河。今年新貴澤熙也在行動,三季度成功潛入重組題材股哈高科。

長期領跑還需咬緊“十二五”

“重組股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不僅要有先知先覺的通天手眼,還要有超強耐性。”老劉說,“對規模兩三億元以上的私募基金,難有魄力把寶全押在重組題材股上,一是重組股盤子一般較小,一旦賭錯,出貨很難;二是出于重組定價的需要,上市公司有控制股價的需求,長期橫盤的股票對追求絕對回報的私募來說殺傷力同樣很大。”

北京和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澤剛表示,“我們在做好底倉配置的同時,一般只會拿5%的資金出來聽聽消息,打打游擊。”

老劉中肯地說,私募的優勢是在于選股,抓住未來資本市場成長的主線,才能長期戰勝大盤。

那就是聽黨的話,“十二五規劃”指明的方向就是主線。周期股行情影響的是心情,現在是咬緊牙關的時候,踏空私募的選股思路一定不能動搖。

李澤剛也表示:“這輪流動性推動的行情還沒走完,上游資源品的行情還會繼續,但是目前這個階段關注的重點應該是消費和科技。十二五規劃指明了三條主線:收入分配改革,GDP降增速,城市化進程加速。所以我們認為,消費板塊蘊藏中長期機會,如工資水平提高帶來的大眾低端消費品的機會,消費升級帶來的奢侈品和高端消費品的機會,消費類上游的農林牧漁業的機會。這輪周期股的行情之后,消費股的溢價特征仍將持續。從科技板塊考慮,新的技術應用與變革將催生許多牛股。消費電子、保健品、建筑裝飾、環保、安防、車聯網、云計算等細分子行業是我們看好的板塊。”

(雷東升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