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債務危機已近三年 治本變得更難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如果認為歐洲債務危機已經結束,得再想想。
由於歐洲央行挹注了大筆現金進入銀行體系,全球金融市場終於喘了口氣。如今,現金影響終告消退,近三年之久的危機似乎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焦點再度轉移到了政治,幾個重要國家的大選,將會改變歐元區的權力平衡。
此外,隨著經濟再度落向衰退,分析師對撙節措施的看法,又重新開啟了爭論。德國將之列為優先,認為其重要性更勝刺激經濟成長。
這項爭論,可能決定法國,希臘,還可包括荷蘭,的大選結果。也可能影響到葡萄牙,西班牙與意大利的命運。
儘管決策官員採取了行動,抑制債務危機,但許多長期的問題其實並未獲得解決。同時,政治與經濟展望充滿不確定性,亦讓投資人感到緊張,歐洲央行因而必須更加努力,以穩定金融市場。
未來幾周,幾項發展值得投資人關注。
1.沙柯吉來日無多。
在法國,社會黨候選人歐蘭德在上個周末的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中,以些微差距擊敗了沙柯吉。
歐蘭德較被看好將能在5月6日最後一輪投票中,獲勝。
歐蘭德曾表示,他將重新協商財政協定,並呼籲成長導向的政策。這顯示他與支持削減支出的梅克爾格格不入。
2.預算之爭,荷蘭政府分裂
荷蘭成為另一個政治不確定國家。削減預算陷入僵局,引發荷蘭總理辭職。
荷蘭為歐元區少數信用評等達AAA級的國家。但政治動盪引發投資人擔憂,該信用評等可能遭調降。
3.希臘情況仍惡
在經濟緊縮及進一步撙節支出的情況下,希臘選民將於5月6日選出新政府。
為了符合紓困條件,希臘必須施行系列撙節措施,並同意一項結構性改革計劃,於未來幾年,接受國際貨幣基金(IMf)監督。
希臘經歷了多年撙節措施,許多經濟學者說該措施讓希臘衰退更加惡化。此外,希臘債務負擔仍高,即使根據紓困計劃,完成改革,可能仍需要進一步重整。
這顯示希臘將於今年稍後,或被迫退出,或選擇放棄歐洲貨幣同盟。
4.骨牌效應:葡萄牙,西班牙與意大利
希臘之後,投資人認為葡萄牙最可能是下一個需要紓困國家。
匍萄牙經濟規模相對較小,但其困境突顯歐元區較大經濟體,如西班牙與意大利,面臨了挑戰。
西班牙近來公布,2011年預算赤字大幅高於預期,並警告2012年,政府可能無法達成財政目標。
由於高失業率及與不動產市場有關的銀行業問題,西班牙經濟已再度落入了衰退。
儘管意大利總理蒙蒂在勞工與其他市場進行了改革,投資人仍擔憂此一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
擔憂在於,如果西班牙需要紓困,若蒙蒂攺革失敗,將沒有足夠資金支持意大利。
5.歐洲央行選擇方案有限
去年底,歐洲央行為阻止信用危機,提供了歐洲銀行業無限額低成本長期貸款。
在兩次公開操作中,歐洲央行挹注了1兆歐元進入銀行體系,壓低了公債殖利率。
如今公債殖利率再度上升到了危險區域,投資人再度仰望歐洲央行伸出援手。
有投資人預期,歐洲央行可能恢復有限度購買政府公債。亦有分析師表示,歐洲央行可能採行全面性量化寬鬆政策,協助支撐經濟。但此一措施將違反歐洲央行的任務,其任務在維持物價穩定。此外,干預公債市場也會引發道德危機問題。
其實要化解債務危機,真正重點在於: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曾強調,各國政府必須推動財政整合與改革,以強化經濟競爭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