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對話創客潘昊:要先把不靠譜變成習慣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19 08:18


重點提示


創客做出來的東西不一定是就能百分之百地成為一個創業的事情,但卻給了很多年輕人尤其是90后一個嘗試的機會。

本報記者 卜凡 深圳報導

潘昊從骨子裏就是一個“創客”。

即便是在家裏,3D打印機開動的“吱吱”聲也是令他“最爽”的背景音。結婚紀念日,他送給妻子的禮物是一顆3D打印的塑料紅心。

精妙之處在於,紅心是像花朵一般立體拼接而成的,且由於底座裏裝了一個小馬達,開動時,這個紅心的各個部分會耦合在一起動起來。

1月4日,“國家推銷員”總理李克強到訪他創辦的“柴火創客空間”后,他便患上“總理后遺症”。近日,潘昊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披露這其中的甜蜜與憂傷。

他最想的是,創客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在學習、工作之餘,腦洞大開,把不靠譜先變成習慣,再變成一種靠譜的東西。

“因為寂寞所以辦創客空間”

《21世紀》:為什麼會想到創辦柴火創客空間?

潘昊:柴火是深圳的第一個創客空間,國內算第二個。為什麼要辦?就是覺得在深圳太寂寞了。我的另外一個身份是Seeed Studio的創始人。作為一家開源硬件提供商,我們最早99%的客戶在國外,在深圳覺得太寂寞了,所以我們把原來的辦公室變成創客空間,把很多國外的創客請到這裏跟他們做一些持續的交流。

后來辦公室氣氛太壓抑,我們就把它搬到華僑城創意業園。

《21世紀》:在創客空間活躍的都是什麼人?

潘昊:第一波本來就是在深圳做創客事情的人,也包括DIY,我們只是挖了一個坑,創客就聚集過來了。第二類就是帶想法,自己做硬件創業,我們提供基本的辦公環境,包括辦公桌、會議室和一些簡單的工具。

我們希望傳達的是,除了買房子生孩子外,創客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大家業餘時間不一定都花在卡拉OK看電視劇上面,而是可以做一些有趣的東西。

《21世紀》:在你看來,這一波創客運動是怎麼興起的?

潘昊:其實創客這種形態很早就有。澳大利亞一個創客他最崇拜的創客是2000多年前的中國人——墨子,他是一個思想家,同時他也是一個創新家,他發明了很多理論,也把它實現出來了。

創客上一個高潮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個人電腦發明出來的時候,大家從最基本的電路嘗試各種各樣的創造。但后來幾十年,計算機浪潮興起,大家忽略了屏幕之外的創新。當互聯網浪潮開始減退的時候,大家開始重新審視在屏幕之外有什麼新的機會。

而且現在案頭製造的這些設備,讓個體製造的成本大幅降低。比如3D打印機,CNC這些,可以提供做品所需要的支持,創造的投入極大地降低,就算是一個很小的車庫,很小的創客空間也可以作出完整的品。

還有,經濟危機后大家找不到工作,或者大公司的工作不再是唯一選擇,更多人選擇成為創客。

《21世紀》:所以這裏面都是年輕人居多?

潘昊:創客做出來的東西不一定是就能百分之百地成為一個創業的事情,但卻給了很多年輕人尤其是90后一個嘗試的機會。

中國的90后很有自信,他們雖然沒有資源,但是敢於做一些與不同的東西,然后就開始做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嘗試,如果按70后、80后的看法就覺得這個東西不能賺錢吧。

比如在上海的一個創客做了一個社交耳機,你可以把你的耳機通過現場藍芽分享給其他小伙伴去聽,在我們看來需要嗎?但在他們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還有做滑板的。按滑板不適合作為一個通勤工具在中國城市裏面,但是年輕創客把它改成電動的。90后從小看漫長大,也正在把漫中的東西變成現實。這樣的東西有沒有這個市場?我相信全世界一定有類似的人喜歡。

“深圳還不算創客之城”

《21世紀》:你怎麼看待深圳的創客環境?

潘昊:如果把創客比做廚師的話,來到深圳,你會感覺這裏有世界上所有的食材。深圳華強北隨便一棟樓,就等於其他城市所有的電子市場加在一起的量。所以我選擇在深圳創業,這跟所有創客是一樣的,只要他們路過華強北一定會站住,成功率達到95%以上。

《21世紀》:有沒有東西是華強北沒有的?

潘昊:也有,因為創客的想法其實有些時候是會超越工藝的。

《21世紀》:哪些東西?

潘昊:像電機馬達,他們會要求極小的,可能只有日本才有。

《21世紀》:創客在深圳聚集,對深圳製造業有什麼作用?

潘昊:我覺得未來有這樣一個趨勢。但現在99%的供應商思維方式還是以極大批量生為主的,創客只需要幾百個元器件,很難跟他們對接。

未來我覺得當大家意識到創客的力量了,當大家看到這些小孩子突然跟他們我需要10K的物料,他們會意識到原來這些小孩子生的影響很大。

《21世紀》:那深圳算得上是創客之城嗎?

潘昊:我覺得需要有個過程。深圳不算是一個非常原教旨主義創客聚集的地方,就是創客還沒有真正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我有這個想法,我要把它實現出來,變成一個品,這個時候深圳才變成一個必然的創客之城。

深圳的創客數量在全國應該算是最多的,但是在全世界還對不是。

《21世紀》:深圳一共有多少創客?

潘昊:具體多少沒有統計。我們柴火創客空間的會員有1000人左右,其中活躍的大約有100多位。另外,去年我們在深圳舉辦了Maker Farie ,大概參觀人數3萬到5萬。美國最近的maker faier參觀人數是15萬。我們直接服務的全球創客大概是16萬,國內只占5%。但國內客戶在過去一年增長了5倍。

“不應該是結果導向的事兒”

《21世紀》:總理為什麼要來看你們柴火創客空間?

潘昊:我覺得他關心的一個是大創新,一個是萬創業,希望大家要有創新精神。舉個例子就像打羽毛球一樣,不能選兩三個人出來培養國手,而是要有足夠多的球場讓大家玩了,才自然而然會有人變成國手。

總理還提到一個更重要的點,那就是我們過去是以供應為先,我做什麼,你買什麼。但是在未來你要什麼,我做什麼。因為創客其實本身也是消費者,更貼近這些需求,也就能更好地滿足這種需求。我們希望創客空間成為大家生活的一種方式,大家先把嘗試不靠譜的東西變成一種習慣,再變成一種靠譜的東西。

《21世紀》:深圳目前有創客做出來非常成功的東西嗎?

潘昊:在深圳市場上,這其實還不多,但是我們看到國外有越來越多這樣的一些東西,比如像智能手錶,本來這些大公司都不會看重這些市場的,現在都在做智能手錶。

《21世紀》:在深圳創客當中,單純為了玩兒和奔創業去的比例大概是?

潘昊:九比一吧。深圳的這一比例在全國肯定是最高的。深圳就是太實幹了,我希望柴火創客空間有更多設計師、藝術家來,跟這些實幹的本土的工程師混在一起聊一聊。

其實我很不願意在創客空間跟大家聊你要不要創業。做得不好就覺得壞了嗎?關鍵是創新的過程,這不應該是結果導向的事兒。在創客空間,要做一個東西前先問到底賺不賺錢,這其實是本末倒置。

《21世紀》:總理來過之后,對柴火和你的公司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潘昊:首先是大家對我們的關注度一下子上來了,我這段時間一直忙接受採訪。長期來看,這可以為創客發展創造更好的大環境,能夠讓更多的資源,尤其是公共資源投入進來。但是這樣會不會造成過度支持,會不會一下子變成短平快的事情,是我擔心的事情。

因為到底,創客是一種文化,需要慢慢培養。(編輯 鄭升)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