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A股反彈創新高 限售股解禁遇高潮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分析人士指出,最近4年的10月-12月都是解禁高峰,A股面臨較大壓力。

證券時報10月11日報道,“長假效應”明顯發酵,A股在“國慶黃金周”前一交易日普漲,節后第一交易日更大幅度上漲。經過這兩個交易日的上漲,上證指數、深證成指雙雙向上突破平臺,創出本輪自7月初發動的反彈行情新高。

上周五,上證指數收盤2738.74點,創5個月以來收市新高,漲3.13%,為今年5月下旬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深證成指收盤11911.37點,漲3.86%。深滬兩市全日共成交2861億元,較節前上一交易日大增一半多。當日兩市A股僅有76 只股票下跌,漲停的非ST類股達35只。各大行業板塊全線大漲,煤炭板塊飆漲超過9%,為兩市表現最搶眼的板塊,半數煤炭股漲停;有色金屬板塊是另一大領漲板塊,大漲6.48%。

藍籌股發力,是股指大漲的主要推動力。10月8日上證50大漲4.02%,為上證指數的大漲作出八成貢獻。金融股全線上漲,非銀行金融行業大漲4.63%。受政策調控影響,房地產股在各行業中表現最弱,但大面積上漲,最大跌幅不足3%,板塊漲幅也達1.63%。上周五國內期貨市場亦幾乎全線上揚,與股市同步,油、銅、金等均上漲,鄭棉全線封漲停,主力合約還創出新高。


市場人士分析,市場反彈空間將取決于進一步的政策動向、市場資金流向。由于新股大量上市、限售股密集上市流通并大量減持,市場資金捉襟見肘的局面沒有得到改變,權重股集體上漲的局面能夠持續多久,是后市值得密切關注的風向。分析人士注意到,繼8月份大幅減持后,9月份再度掀起新一輪的股東減持潮。與大舉減持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上市公司股東的增持意愿大降,A股連續第3個月出現凈減持。9月份僅有4家上市公司的股東進行增持,合計增持562.58萬股,不足8 月2862.09萬股的兩成。

數據顯示,9月份上市公司大股東合計減持了12.39億股,是8月份的3.6倍,減持量再創年內新高。生物醫藥、航空、電子等板塊減持較為集中。隨著巨大數量限售股的持續解禁,產業資本作為目前市場上最龐大的投資者群,力量已經超過基金,其增減股份的動向,最終會對市場形成重要影響。當下股改限售股減持呈現加速趨勢,對于大多數實行“逢高減持”策略的股東來說,目前減持動力較強。同時,10月、11月、12月都是最近4年的解禁高峰,A股面臨較大的壓力。

目前市場另一大中心因素是人民幣升值和熱錢。盡管中國政府高級官員不斷申明不允許人民幣過快升值,實際上人民幣近期升值幅度之快之大已屬罕見。人民幣升值一方面將影響以人民幣估值的資產,A股部分人民幣升值概念板塊可能受到推動,另一方面將影響進出口行業,A股部分出口導向型行業可能業績受損,并蔓延到廣大的產業鏈。與人民幣升值對應的是熱錢,發達國家低利率政策令龐大的熱錢沖向新興市場經濟體。金融危機雖然說不上結束,但全球市場明顯處于“后金融危機”時代,市場的風險偏好投資者從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以接近零的利率借入資金,然后將這些資金轉投到印尼、巴西和南非等國家,還會通過各種途徑慢慢涌進資本管制的中國。

節日期間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政策調控對地產股還未產生明顯影響。部分城市已經出臺了房產“限購令”,從銀行貸款等多方面遏制房地產泡沫。地產股后市表現如何,也是市場下一步的重要風向標。

(嵇南濤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