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第二波新興市場觀察重點
鉅亨網楊琇羽 綜合報導
哪些國家在目前西方經濟正值衰退之際,國內年輕人口仍不斷增長、硬體設施與教育投資不間斷?很遺憾,他們不是高盛 Jim O"Neill 口中的「金磚四國」,而是一些身處在亞洲、非洲、與拉丁美洲的國家。
英國《衛報》經濟專欄作家 Larry Elliott 認為將有第二波崛起的新興市場,於 2013 年創下漂亮經濟成長率,讓歐美國家望塵莫及。先回顧千禧年之前,包括歐洲、北美國家與日本的七大工業國 GDP 總和占全球比重八成,然而千禧年第一個十年中期之後,中國與印度成為全球 GDP 觀察重點。
2008 年金融海嘯襲捲歐美,全球經濟大國版圖也稍作改變,同期出現二十國集團(G20),意謂在八國集團之外,還包括金磚四國、土耳其、印尼、南韓、墨西哥、阿根廷、以及南非。後面這些國家將因其經濟力量膨脹,從而擁有高於以往的發言權。
不過,並非所有的新興國家都很吃得開,部份則因 08 年海嘯後歐美的進口需求轉疲而衝擊其經濟成長,例如越南。菲律賓國內經濟歸功於勞動力出口與薪資所得匯回家鄉,從而拉高國內消費力與促進經濟活絡。奈及利亞則受惠於全球大宗商品熱,尤其在布蘭特原油每桶漲至逾一百美元水準之際,賺進豐厚油金。墨西哥與印尼則是受益於人口廣大及內需強勁。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PWC)上一回發佈全球經濟長期展望報告是在 2006 年,近日則又做了修正,預測 2050 年之前的全球總體經濟趨勢。PWC 首席經濟分析師 John Hawksworth 預測,屆時土耳其經濟規模將大於歐洲經濟強國之一的意大利,印尼與墨西哥經濟規模將超越德國與英國。
新興第二波:豐富年輕勞動力絕佳優勢
事實上,包括 Hawksworth 在內的經濟學家都認為,下列幾項因素,將助新興市場經濟成長步伐超越西方成熟經濟體。第一是健全的宏觀經濟政策,包括通膨與預算赤字的調控;其次是人力資本提升;第三是導入歐美新技術;第四是善用不斷成長的年輕人口優勢。
高盛 O"Neill 指出「Next 11」(金鑽十一國)集團將是「金磚四國」之後的閃耀新星,他也特別垂青具有廣大人口優勢的國家,包括孟加拉、埃及、印尼、伊朗、南韓、墨西哥、奈及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土耳其、以及越南。Hawksworth 表示,金鑽十一國的人口組成相對西方國家健康,坐擁眾多年輕勞動人口。
Hawksworth 指出,豐富年輕勞動力,配合上友善的經濟政策、導入歐美技術,才能快速帶動成長,而南韓與北韓就是最好的對照組,前者經濟開放,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後者封閉保守,故步自封,陷入無盡貧窮。
此外,知名投資機構 Renaissance Capital 首席經濟學家 Charles Robertson 預期,非洲有幾個國家擁有絕佳的成長機會,舉例來說,奈及利亞人均 GDP 在未來四十年望成長七倍。Robertson 指出,今日非洲是全球第十大經濟體,若延續這樣的成長軌跡前進,到了 2050 年,區域 GDP 可望擊敗美國與歐盟的總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