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美國大選落幕五大看點
鉅亨網陳怡君 綜合報導
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落幕,細數選戰開打以來,選舉經費破紀錄、兩黨支持者光譜更趨極化、網路社群話題標籤(hashtags)暴增。激烈的選情,在搖擺州選票一一開出後,總算塵埃落定。本次美國總統大選有何值得注意之處?《CNN》觀察五大重點:
1. 共和黨與拉丁裔美國人
美國出口民調顯示:就總人口而言,拉丁裔族群是成長最快的族裔。2008 年他們佔總投票數的 9%,到了今年上升到 10%。4 年前歐巴馬獲得 67% 的拉丁裔選票,今年更高達 71%。
共和黨內部對此現象也看在眼裡,共和黨戰略家 Ana Navarro 曾說:「如果無法改善與西裔美國人的關係,那麼我們永遠別想入主白宮。」另外一位戰略家 Ari Fleischer 也贊同:「共和黨人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必須努力尋找與西裔美國人的相處之道。」
歐巴馬能在科羅拉多州與內華達州拿下勝利,拉丁裔居功厥偉。搖擺州之一新墨西哥州如今愈來愈有民主黨陣營票倉的傾向,拉丁裔也是功不可沒。倘若趨勢朝此方向前進,傳統共和黨票倉亞利桑那與德州變成搖擺州也非天方夜譚。
2012 大選,無疑對共和黨在非法移民上的立場敲響警鐘。拉丁裔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Marco Rubio指出:「保守運動對於少數族群與移民社群應有特定的吸引力,共和黨人必須卯足全力向他們傳達我們的信念。」
2. 青年選票出頭天
選舉當天最引人注目的話題是,年輕人會不會站出來投票?根據美國出口民調,18 到 29 歲年輕人佔總體選民的比例 2004 年為 17%、2008 年為 18%,今年則達到 19%。不過青睞歐巴馬的年輕選民下降,從 2008 年的 66% 滑落至今年的 60%。
除了年齡,種族也是一大關切要點。歐巴馬的得票總數中,白人選票從 4 年前的 43% 下跌至今年的 39%,不過這可能是因白人總投票數從上屆大選的 74% 下滑至今次的 72% 所致。至於黑人佔投票總數則維持在穩定的 13%。(接下頁)
[NT:PAGE=$]
3. 汽車業救不救
歐巴馬競選團隊鼓吹納稅人援助通用汽車與克萊斯勒,這或許是歐巴馬最終能夠拿下搖擺州俄亥俄州的關鍵,該州乃美國汽車產業重鎮。歐巴馬上周於俄亥俄州造勢時疾呼:「美國汽車產業重回顛峰。」
針對汽車業的紓困其實早在小布希當政就已開始,不過明年的管理與資金援助實為關鍵,為歐巴馬帶來良機。
最後一周,歐巴馬電視廣告強打通用汽車與克萊斯勒對其的支持,羅姆尼推出的廣告內容卻抨擊兩大汽車產業把工作從美國外移至中國,企圖製造負面印象。
宣傳廣告似乎起了作用,俄亥俄州選民 10 個裡面有 6 個表示他們贊同聯邦政府在協助國內汽車產業中所扮演的角色。出口民調也顯示,這群選民共有 ¾ 在決勝之日把票投給了歐巴馬。
4. 共和黨的地圖障礙
選前羅姆尼與副手萊恩頻頻走訪賓州,大選當日也回到賓州,最後一周,賓州電視廣播充斥共和黨的競選廣告。羅姆尼也對向來是民主黨鐵票區的明尼蘇達州發動連串宣傳攻勢,最後一個月民調顯示兩黨差距拉近。
雖然羅姆尼在賓州與明尼蘇達州的表現,較 2008 年同黨總統參選人 John McCain 亮眼得多,但這遠遠不夠。
5. 60 億美元,然後呢?
美國人目前擁有民主黨總統、共和黨領導的眾議院、民主黨稱王的參議院。2012 年末大選落幕,有了與選前如出一轍的結果:產生了民主黨總統、共和黨領導的眾議院、民主黨稱王的參議院。
2012 年選戰兩黨總共消耗掉 60 億美元,美國人想問:這些錢,買到了什麼?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