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發展規劃“難產” 新能源汽車股臨時“熄火”

鉅亨網新聞中心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或將推遲到年底出臺的消息,對新能源汽車股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昨日,比亞迪、安凱客車、上海汽車等龍頭個股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不過,盡管遭遇利空,但分析人士認為,短期的波動難改長期向好趨勢,下半年依然看好新能源汽車股的表現機會。

備受市場期待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或遭遇“難產”。

記者日前獲悉,國家部委相關人士已經明確表示《規劃》將推遲到年底出臺,而工信部相關人士也否認了《規劃》中涉及“千億元政府資金補貼”的傳聞。

而在此前,工信部部長苗圩在今年“兩會”期間曾表示,“《規劃》已正式報至國務院,目前正等待國務院審批,不出意外,這一產業規劃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公布。 ”而在7月初,工信部官方網站公布信息稱,《規劃》已基本編制完成,并上報國務院審批。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規劃》出臺時間的推遲,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影響在哪里?

利益糾葛或是主因

浙商證券行業分析師史海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規劃》推遲出臺的原因,或是因為業界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存在爭議;此外,各個利益集團的博弈尚未找到平衡點。從短期觀察,肯定會對二級市場相關上市公司的表現造成利空影響,但《規劃》畢竟是一個長期的發展目標,《規劃》的出臺不會對相關公司的業績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且這些新能源汽車公司,對《規劃》的出臺都有清醒的認識,并不會因為其推遲出臺而使自己的研發和生產受到嚴重影響。”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分析師表示,工信部基于銷售、能源網絡等產業化基礎現狀考慮,傾向于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規劃。而科技部則基于能源安全和彎道超車的考慮,仍傾向于“優先發展電動汽車”;此外,在新能源汽車的能源充給方面,國電公司期望推廣“換電”方式,而眾多汽車廠商基于自身發展考慮,則更傾向于“充電”方式,“這些利益之爭都影響到了《規劃》出臺的時間”。

據業界此前透露的《規劃》內容,其中提到政府財政將投1000億元人民幣,用于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其中500億元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300億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200億元用于推廣混合動力汽車。

事實上,此前多位行業分析師都認為該《規劃》的出臺,將對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板塊的走勢產生積極影響。如在6月30日,國元證券行業分析師周海鷗就以《政策扶持與技術創新推動產業高速成長》為題,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的機會進行了闡述:“新能源汽車產業有望成為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龍頭。中國將構建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的政策體系,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快速發展的大好時機”。

而《規劃》將推遲到年底出臺,分析師現在又有什么看法呢?

周海鷗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候表示:“《規劃》是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長期的發展規劃,即使該《規劃》推遲到今年年底出臺,也不會對本行業的發展造成影響。”

發展難題有待化解

事實上,有分析人士指出,即使《規劃》按時出臺,新能源汽車行業本身仍存在諸多問題需要解決。如新能源汽車未來最大的消費市場是私人汽車領域,但目前發展速度最快的卻是客車領域,不過運營過程中,新能源客車依然遭遇了技術上的問題。

周海鷗表示,在進行新能源汽車示范項目中,已有多種國產客車車型可供選擇,但我國電動客車在技術上仍舊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障礙:一是電池壽命不穩定,二是系統可靠性差,三是混合動力節油率低。

就私家車市場而言,有分析人士表示,即使在電動汽車領軍企業比亞迪所在的深圳市,實際銷量上仍難達到傳統能源汽車銷量的一個零頭。電動汽車的能源補充是公認的難題,在環保壓力巨大的北京,充電站至今稀少,對于那些意識超前或是受補貼“利誘”的消費者而言,使用環節的難題不解決,再好的鼓勵政策都是無本之木。

周海鷗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私家車的推廣時機仍未成熟。雖然私家車是電動乘用車最為廣大的市場,也是未來推廣的方向,但現階段其推廣仍面臨著很大的障礙:一是配套設施落后,二是銷售價格過高,三是產品不成熟,因此廠家往往也持謹慎態度。

另一方面,《規劃》將推遲到年底出臺的消息,對新能源汽車股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昨日,比亞迪(002594)、安凱客車(000868)、上海汽車(600104)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新能源汽車股的下跌,也許就是受這個消息的影響”,周海鷗表示,“但從整個下半年的走勢看,現在我們依然看好這些公司長期的股價表現機會。”

關注上游資源公司

《規劃》遭遇“難產”的同時,二級市場上的相關新能源股是否就喪失了機會?情況或許并非如此。

史海昇表示,新能源汽車對傳統汽車的替代,可能是本世紀全球汽車行業發展的最后一個“彎道”,也是中國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僅有的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由此,上游產品的需求將有望呈現大幅增長,相關新能源企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

在選擇投資標的時,史海昇主要考慮有比較明顯的產品技術優勢、比較明確的產能釋放預期、比較確定的下游客戶需求或者具有獨特資源的上市公司。他建議關注充電站建設領域的榮信股份(002123)、森源電氣(002385)、奧特迅(002227);驅動電機領域的方正電機(002196);鋰電池材料領域的杉杉股份(600884);上游鋰礦資源領域的江特電機(002176)。

周海鷗則認為,以下公司具有較強的投資價值:在動力鋰電池上下游公司中,可關注杉杉股份、億緯鋰能(300014)、佛山照明(000541)、江蘇國泰(002091)、中信國安(000839)、科力遠(600478)、成飛集成(002190)、六國化工(600470)、佛塑科技(000973)、中炬高新(600872)、中國寶安(000009)、多氟多(002407)等;在電機電控上下游相關公司中,可關注大洋電機(002249)、橫店東磁(002056)、包鋼稀土(600111)、江特電機等;在整車公司中,可關注江淮汽車(600418)、福田汽車、上海汽車、長安汽車(000625)、安凱客車等。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初期,由于整個行業的飛速發展,對上游資源的需求劇增, 因此目前我們更看好上游資源產業,建議回避無實質業績支撐的新能源汽車概念。”周海鷗如是說。

(金融投資報)

(吳蘭蘭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