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神八”箭船技術全面改進 國際合作首次展開

鉅亨網新聞中心


預定于11月1日5時58分,“神舟八號”將發射升空,進入近地點約200公里、遠地點約330公里的初始軌道。兩天后,“神舟八號”經歷尋的、接近和平移靠攏三個階段,最終完成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交會對接。

昨天上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對記者表示,這一中國載人航天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將驗證交會對接技術,同時考核飛船改進后的可靠性,對未來的載人任務進行充分的技術驗證和準備。

與以往的飛船相比,可以說,“神舟八號”的飛天之旅,在箭船技術的改進上是最全面的。

箭船技術全面改進


“神舟八號在前期飛船的基礎上進行了較大的技術改進,全船一共有600多臺套的設備,一半以上發生了技術狀態的變化,這中間新研制的設備、新增加的設備就占了15%。”武平說。

神舟八號飛行主要任務是發射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我國首次航天器空間交會對接試驗,突破和驗證航天器自動交會對接技術,考核改進后的神舟飛船和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的功能和性能,以及工程各系統間的協調性,驗證組合體工作模式,并開展空間科學實驗。

今年8月18日,“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實踐十一號04星”時,火箭飛行過程中發生故障,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

因此,在“神八”的發射中,火箭首先進行了較大的改進——由長征二號F TI火箭,改進為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

“發射天宮和發射神舟八號的運載火箭都是改進型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為了滿足交會對接要求,長征二號F火箭在原來基礎上進行了多項的技術改進。”武平說。

據介紹,為了發射天宮一號,設計人員重新研制了新型的整流罩;為了提高運載能力,改進了助推器的結構,增加了推進劑的加注量;為了滿足飛船入軌精度的要求,采用了新的控制方案和制擋技術;為了提高可靠性,對控制系統、故障檢測系統等關鍵系統進行了計算機的冗余設計。同時對發動機的薄弱環節采取了一些改進的措施。

在飛船的性能和可靠性方面,武平舉例說,神舟八號飛船電源帆板因為采用了新的太陽電池片,發電能力提高了50%。

“雖然此次是無人飛行,但為明年的載人飛行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武平舉例說,航天員太空鍛煉設備、醫學監測和健康維護設備等已經裝上了天宮一號。通過這次飛行,可以驗證改進后的飛船能否適應載人航天飛行的要求。

按照工程交會對接階段的任務規劃,2012年內將開展神舟九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試驗,其中至少有一次是載人飛行。

技術產出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在神舟八號飛船上,中國和德國將合作開展17項研究,其中中方10項,德方6項,雙方合作1項。

這是中國載人航天首次在空間科學應用領域開展的國際合作,對于推進微重力科學、空間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和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新華社報道,在神舟八號飛船上,德方主要完成包括纖細裸藻對微重力的分子適應性研究在內的6個研究項目。中方在基礎生物學、生物技術、輻射生物學、先進生命支持系統中的生物學問題方面均安排了實驗項目。

據了解,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正式啟動以來,截至目前近20年時間,總花費只有350億元人民幣

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數字表明,從載人航天工程啟動到2005年完成神舟六號飛船發射,即完成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步時,工程總花費約200億元人民幣;從2005年載人航天第二步開始實施到目前為止,工程花費約150億元人民幣

中國載人航天20年的花費“不及美國一年的投入”。資料顯示,近年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每年的預算大概在170億到180億美元,俄羅斯不斷加大投入,歐洲和日本也保持了平穩發展的態勢。

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舉例說,中國一個目標飛行器與3艘飛船先后對接的“1+N”模式,減少了2次發射,顯著降低了成本。

數百億的投入是否值得?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舉例說,美國的“阿波羅計劃”投資了約256億美元,但它創造了3000多項新技術,包括無線電制導、合成材料、高性能計算機等,帶動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高新技術的全面發展與工業繁榮。

據介紹,20世紀七八十年代,支撐美國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技術,很大一部分來自對月球探測技術的消化和二次開發,其二次開發應用的效益,遠遠超過“阿波羅計劃”本身所帶來的直接經濟產出。綜合統計,月球探測每投入1美元,產出達4~5美元。

(第一財經日報)

(劉暢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