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市成交五年來首度回調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1-04 07:17
2011年,國內期貨市場在經歷了五年成交“大牛市”后首度回調。對此,市場人士認為,這既是行業為抑制過度交易而主動調整的結果,也是全球經濟危機頻現的縮影。而隨著市場規范發展的基礎進一步夯實,在行業諸多創新的帶動下,2012年期貨市場成交有望回轉,并將在“質的提升”上取得更大進步。
2011年成交量額雙雙下降
“十一五”期間,國內期貨市場成交額從2005年的13.44萬億元,到2010年一舉沖過300萬億元大關。為了與國際接軌,2011年期貨市場成交數據改為單邊計算,據中期協最新統計,2011年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1,054,088,664手,累計成交額為1,375,134.2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2.72%和11.03%。
經歷了五年的高速發展,期貨市場在2011年步入了調整期。雖然成交情況略有下降,但整個市場規范發展的基礎得到了進一步夯實:一年中,國內期市偏高的成交持倉比逐步降低,抑制過度交易效果顯著;中介機構的客戶結構也得到優化,服務方向更加向法人客戶傾斜。
同時,2011年也是股指期貨快速發展的一年。雖然三大商品期貨交易所年度成交數據均下降,但完整運行一年的股指期貨則保持增長。據統計,中金所2011年累計成交量為50,411,860手,累計成交額為437,658.55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的4.78%和31.83%,同比分別增長9.89%和6.56%。而且,股指期貨也先于商品期貨步入“機構時代”,券商、基金、QFII、信托等機構投資者在年內陸續獲準入市,為日后機構投資者參與商品期貨打下了基礎。
新年度更多創新值得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期市仍然創新亮點頻現:一方面,品種創新繼續推進,年內成功上市了鉛、焦炭、甲醇三個商品期貨品種;另一方面,首個創新業務——期貨投資咨詢業務也在年內順利開閘,46家期貨公司獲得了開展投資咨詢業務的資格。
市場人士表示,2012年,三大創新將促進期貨市場成交情況逐步回轉,服務國民經濟的能力將進一步提升:一是白銀等商品期貨品種、國債等金融期貨品種有望推出,品種體系的不斷完善將推動交易規模再上新臺階;二是投資咨詢業務將穩步開展,客戶資產管理業務和境外期貨經紀業務有望進行試點運營,中介機構客戶服務手段將得到豐富;三是機構投資者有望全面進入國內期貨市場,市場深度將得到進一步拓展。(期貨日報)
(劉洋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