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離歌”:外資撤出風潮下的中國製造業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8-02 09:35


每經記者 胡健 齊文婷 發自北京 深圳

7月18日,國際體育用品巨頭阿迪達斯放出消息,將在今年年底前關閉其在華的最後一家直屬工廠——位於蘇州工業園的全資子公司。


這並非近期首家決定離開中國的大型跨國公司。今年年初,美國消費品巨頭佳頓、卡特彼勒等世界500強企業,紛紛將部分品從中國多家代工工廠撤回本土生,許多“中國製造”正逐漸變成“美國製造”。

而在另一方面,伴隨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退,以及人民幣連續小幅升值,使我國製造業原有的成本優勢已明顯減退,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國家正以其相對更低的薪酬水平承接中國製造的大量轉移。

當大洋彼岸重提“再工業化”口號,並因就業率等問題而日益將經濟問題政治化;當國境之南的諸鄰正施展招商引資的 “吸星大法”,面對前後夾擊,中國製造業該何去何從?

/趨勢觀察/

使用外資罕見連降 中國招商優勢漸消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FDI是中國對外資吸引度的一把標尺,這一數據僅在5月出現了同比增長,隨後便又掉頭向下。商務部數據顯示,6月FDI同比回落6.9%。從去年11月到今年4月,FDI已連續6個月下滑。雖然5月0.05%的同比增長顯現短暫回暖跡象,但6月再次續演此前跌勢。

1~6月,全國非金融領域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1705家,實際使用外資591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3.1%和3%。其中,製造業吸引外資的動向尤其值得關注。上半年我國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270.2億美元,同比下降5.1%,占同期全國總量的45.7%。

縱觀阿迪達斯等已經或即將撤離中國的企業不難發現,除經營戰略調整和資金情況外,成本是倒逼外企按下撤出確認鍵的最大原因。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以“珠三角”和“長三角”為代表的外向型工廠聚集地,一直以來最吸引外資的便是廉價的勞動力,傳統的“三來一補”貿易方式,在中國完成的也僅僅是人力加工。而伴隨我國劉易斯拐點的來臨,“人口紅利”逐漸消退,再加上人民幣已經連續7年保持小幅升值態勢,我國原有的優勢已明顯減退,內資和外資企業均在面臨炙烤。

海關總署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介紹,2011年底,海關總署對1856家出口企業做了一項問卷調查,認為勞動力成本上升的企業高達80.4%。有外資機構的研究報告,目前,中國紡織品製造企業員工的月平均工資為188歐元~300歐元 (約合人民幣1450~2320元),而孟加拉國只有80歐元左右,越南也不到120歐元,如此來看,中國的平均勞動力成本是東南亞的兩倍以上。

即便和美國這種工資水平處在世界一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也未見得存在優勢。有專家指出,美國勞動生率是中國的4倍,所以中國勞動價格雖比美國低,但並不一定代表勞動力成本比美國便宜。基於此,波士頓諮詢公司認為,運輸品、計算機及電子品等多個行業的製造業將回歸美國,所涉及值約占美國從中國進口額的30%。

而在另一方面,撤離中國的外資不愁沒有下家。在東南亞等亟待發展的國家,跨國公司的工廠落戶是他們競相爭搶的香餑餑。由於中國內地工資及生成本持續上升,使東盟製造業的競爭力相對提高。一個典型案例是,中國一度是耐克最大的全球製造基地,生了40%的耐克鞋,但目前越南已超過中國成為耐克最大生基地。

與此同時,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也希望能吸引本國企業迴流本土,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美國總統奧巴馬7月在參觀完波音公司的工廠後表示:“美國工人的生力是全球最高的,如果美國工人能同中國或歐洲工人公平競爭,美國工人總能勝出。”

奧巴馬此言並非無的放矢,以工業起家的美國,曾試圖以金融精神取代工業精神,最終受到了金融危機的懲。“再工業化”是本屆美國政府力推和踐行的最主要口號,也是其謀求連任的核心資本之一。

面對前後夾擊,中國製造業該何去何從?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助理宋泓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製造業仍然具備強大優勢,我國在30年改革開放進程中積累的製造業業鏈以及勞動力素質仍然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

他認為,轉型期間我們也需要對結構以及分佈進行調整,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做好國內的加工製造業梯度轉型和升級,與此同時,還要加大對服務業的開放程度。

/樣本剖析/

企業外遷調查:中國製造變越南製造

每經記者 齊文婷 發自深圳

張強(化名)是越南一家代工工廠的小企業主。他在國內時靠做五金起家,2008年到了越南河內以後,生意愈發紅火。目前,凡是能夠賺到錢的代工單子他都願意接。

“國內的五金製造業近年來一直受到反傾銷調查的限制,很多工廠由於沒有進出口權,只能靠貿易公司幫忙,各種費用算下來有時甚至會超過貨值本身。因此,很多商人都把越南做為進出口的一個中轉站。”張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進出口的中轉站

“現在國內遷到越南的工廠主要有紡織、鞋帽、五金、傢具建材、機械零配件幾大行業,主要以小企業主居多。”張強向記者介紹,由於國內製造業利潤不斷被壓縮,以及品出口受限等原因,很多勞動密集型的業正在加快外遷的步伐。“小企業在越南主要是對原材料進行簡單加工,一方面可以直接在當地市場銷售,另一方面還可以再出口到歐洲、美國,甚至是運回中國。”

事實上,越南已開始成為中國對外進出口的一個中轉地帶。

中國的五金行業是典型的出口型行業,也屢遭反傾銷調查等貿易措施。張強表示,近年來由於貿易摩擦不斷,五金出口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今年一季度國內的生意比上年同期淡了近60%,寧波、義烏一帶的五金製造公司也開始漸漸向東南亞地區轉移。

他解釋稱,越南有多的華人華僑,國內小企業主想要去越南發展,必須要依靠當地華僑的勢力。“這些華僑既是保護人,同時又是介紹人。貨物進出口的申請,只要有人介紹、有錢打點就可以拿到。”

張強表示,在越南做生意必須要面臨政策變動等風險。“越南目前的經濟環境類似於我國上世紀的60、70年代,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為了規避風險,很多小企業都在越南和中國同時設廠,在越南只做較為基本的原材料粗加工,然後再進口回國內進行深加工。”

據了解,很多小企業主都採取在國內找客戶接單,再由越南工廠加工製造,最後出口回中國的模式賺錢。“越南還是海外品進入中國的一個中轉站。歐洲、美國的貨物先運至我國的香港特區,然後再到達越南,由廣西口岸最終運至中國,從而打破國內進口高關稅的束縛。”

“游牧”的製造業

統計顯示,在過去5年中,越南海外資本投資平均每年有22.16%的增長。

晉億集團駐越南的一名管理人員余先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越南正成為製造業企業遷徙的重要目的地。相對於中國來說,越南最具競爭優勢的是人力成本、廠房租金以及政策優惠等。

“越南的人力成本約為中國的2/3。目前國內的普工月薪已達到3000~4000元,越南還不到2000元人民幣。同時,廠房租金方面也只相當於國內的1/3左右。事實上,越南最具吸引力的是其稅收優惠,外資企業在越南前3年免稅,第3至5年稅率為5%,其後稅率約為10%左右,低於國內的水平。”

深圳市邦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東南亞物流運輸公司,其海運部負責人黃女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幾年來由國內向越南、柬埔寨等國家搬遷的工廠數量正在逐年增多。

“目前國內製造業搬遷的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為外資企業,比如今年以來很多日資企業開始將工廠整個撤出中國;另一種是國內的小企業,他們將二手機械設備通過海運送到越南,再在當地開設工廠,一般情況下使用小型機械的工廠搬遷只需要2個集中箱就能完成,運輸費用約為十幾萬元,再加上機器費用、廠房費用,總共大概只需要70萬~80萬元。”

然而,同中國一樣,越南的製造業也在飽受通貨膨脹、地租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在2005年,我們的工廠只要70萬(越南盾)就可以招到人,現在這個價格已經漲到300萬了。另外,由於勞動力素質等原因,在國內一個普通技術工人能做的工作,在這裏往往需要2個人來做。”余先生表示,正因為如此,現在部分進入越南的工廠已開始准備遷入人力成本相對更廉價的緬甸等國。

製造業,如今好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一般正進行不斷遷徙的歷程。

/原因解析/

“轉、逼、壓、接”四因素促成製造業“下南洋”

白明

幾百年來,大批華人漂洋過海來到東南亞國家謀生,被稱為“下南洋”。隨當今世界進入到經濟全球化時代,近年中國製造業“下南洋”也漸成趨勢。

製造業轉移四動力

客觀來看,這種趨勢源於四方面的因素。

“轉”:中國製造業近年來不斷強調提升附加值與技術含量。作為中國製造業發展外向型經濟的聚集地,東部沿海地區正積極推進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主動將一部分勞動密集型業轉移出去,如富士康那樣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就是這樣的例子。但從國際業結構轉移角度講,向周邊國家轉移也是一個重要選項,特別是向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轉移更符合雁行轉移規律。

“逼”:作為貿易大國,近年來中國遭遇貿易摩擦越來越多。事實上,歐美國家製造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並不完全是為了與中國製造業爭奪“飯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於追求貿易平衡、壓迫人民幣升值、爭取大選選票等考慮,因此即使不從中國進口,美國也需要從其他地區進口。

“壓”:近些年來,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逐漸弱化,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生態環境保護成本加大等原因,中國製造業賺錢更加不易,而上述東南亞國家客觀上成為投資窪地。

“接”:近些年來,許多東南亞國家也在不斷加大利用外資力度,在進口設備關稅減免、利潤匯出等方面對外資的政策優惠力度也並不弱於中國,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接得住從中國轉移出來的項目。目前,中國企業在柬埔寨、越南等國都建立了工業園區,無論對於外資企業“下南洋”還是對於中資企業“走出去”都是好的落腳點。

倒逼“走出去”戰略實施

眼下出現的製造業向東南亞轉移與實施“走出去”戰略看似存在經營主體上的差別,前者多數是外資企業,而後者則是中資企業,但兩者之間也存在廣泛的“同類項”。事實上,無論是外資企業撤離還是中資企業“走出去”,都是一種以直接投資方式展開的跨國資本轉移,其背景也都是國內各種要素成本不斷上升。面對上述壓力,外資企業的撤離與中資企業的“走出去”肯定都有道理,只不過後者比前者更主動。若將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很大程度上有助於中國製造業在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手伸得更長。

應當看到,盡管有一部分外資企業轉戰至東南亞國家,但這些外資企業也必然會遇到業鏈條重構的壓力。事實上,這些已經或者正在“下南洋”的外資企業與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形成了很難完全切割的關係。這些企業雖然離開了中國,但從未來的上下游關係來看,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中國製造業這個大體系。正是考慮到這一因素,我們有必要結合外資的“下南洋”,通過將現有業鏈條甚至生網絡對外擴張,逐步轉變中國製造業在未來國際業分工中的被動狀態,進一步增加對這些外資企業的影響力。在此基礎上,將外資企業的“下南洋”與國內企業的“走出去”相結合,促使中國製造業向“離岸”方向發展。

對於正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的中國來說,現階段固然要不斷加大政策傾斜,體現出對高技術、高附加值項目的進一步傾斜,盡可能留住這些外資項目,但也不能夠對其“下南洋”一概持抵觸態度,而是要從“追出去”入手實施“走出去”戰略,使外資企業的“下南洋”與中資企業的“走出去”形成良性互動。果真如此,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空間也就會更加廣闊。(作者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

/歷史鏡鑒/

本土企業要學會在競爭中成熟起來

陳乃醒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十余年間,由於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化,各種經濟要素流動障礙逐步消除,廉價勞動力几乎是無限供給,因而抵消了人民幣升值、各種品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增強了品國際競爭力,取得了比較好的經濟效益,推動了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奠定了大國崛起的根基。

在這個過程中,我國也成為國際分工最集中的轉移品生地,品几乎都是代工或附加價值低的,處於分工的低端,因而談不上是製造業的中心,只不過因人力資源豐富、品量大而被稱為“世界工廠”。這個從實際出發的定位既是被迫的,也是實事求是的,這使我國能夠參與到世界分工的業鏈之中,從而發揮了勞動力豐富的優勢。

可是,當勞動力供應短缺,企業出現大面積招工難的時候,問題就來了。一方面勞動力價格出現較大幅度的提升;另一方面當我國企業面對經營成本上漲,需要提高科技水平促進增長的時候,直面競爭的將是發達國家的品了,經營難度和競爭激烈程度都將是過去不可同日而語的。

國際經驗教訓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發達國家中,德、日等國由於人力資源短缺,不得不大力推進技術進步;而南美諸多國家由於各種原因,沒有跨越技術進步這一關,長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我國的發展節奏非常明顯,把握好這個節奏,越過技術進步這一關,難度很大,且同樣需要30年甚至更長一些時間。

基於利益最大化的市場競爭是激烈和無情的。我國剛出現勞動力成本上升的一些變化,條件許可的企業便開始轉移,或者遷移回美國,或者遷到東南亞等勞動力價格更低的一些國家。目前雖然為數不多,還沒有形成潮流,但動向已經十分清楚了。隨競爭的範圍進一步擴大和深化,競爭力度會進一步加強。

無論企業轉型還是激烈競爭都是痛苦的,都會付出巨大代價,這兩年來中小企業倒閉率上升就是明證。但轉型標志著我國企業素質的提高,競爭可以歷練我國企業的成熟。其實,無論是痛苦還是代價都不僅局限於企業,它同樣作用於全社會,只不過以沖在第一的企業倒閉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減少痛苦和代價,需要包括企業在內的全社會的快速轉型,轉到以提高科學技術素質為基礎,進而提高效率的模式上來。這既是企業的成熟,也是全社會的成熟。

競爭不能蠻幹,要講究策略。應當營造舉國體制,強化危機意識,整合資源,形成強大的競爭力。要發揮我國不差錢的優勢,大力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選,盡快採用新技術;促進科研成果轉化,使已經成功的高新技術項目向傳統業滲透。例如,我國航天技術在設計理念革新、在新材料研究、在精密儀器製造等方面成果纍纍,可以在多方面向傳統製造業輻射,在人才培養和經濟效益方面都會十分可觀。(作者系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

/前景展望/

中國市場日臻成熟 吸引外資優勢依然存在

王志樂

FDI的下降難道表明中國已經不具備吸引外資的優勢了麼?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我們依然需要重視跨國公司對中國存在的三大作用:首先,它是中國經濟成長的發動機之一,它創造就業、創造稅收;其次,中國現代企業的建立、現代業的形成,特別是國際化經濟體制的形成、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都和跨國公司的在華髮展分不開;最後,它也是中國和平崛起的同盟軍,能幫助中國形成一種國際崛起的市場環境。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特別是加入WTO之後,利用外資几乎是直線往上走,到現在每年几乎在1000億美元的水平。但隨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吸收外資不可能永遠處於上升趨勢。一方面歐美還深陷債務危機,對外投資能力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使得我們的經濟放緩,進而對外資的需求下降,同時國內也已積累了很大一部分資金,因此在項目的選擇上,我們對很多外商投資已不再是“來者不拒”。

針對目前關於中國吸引外資優勢不再、外資企業迴流或者轉移將成為大趨勢的說法,筆者認為,雖然中國勞動力成本在提高,但中國員工的能力和效率也越來越高,這與中國強大的製造業業配套能力一起,共同使得中國的投資環境仍具較強競爭力。

此外,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及高端消費市場的高速發展為外資提供了更多機遇。當前,中國政府正大力鼓勵國內消費,許多國際知名企業正躍躍欲試要進入中國。另外,一些跨國企業已不再把中國作為單純的加工基地,而是當成一個完整的市場來經營。隨國內消費能力的提升,跨國公司不僅不會撤退,還會增加投資,進入程度也會加大。

據我們對30家著名跨國公司的跟蹤了解,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許多跨國公司仍然積極佈局中國。中國市場在跨國公司全球戰略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多數大型跨國公司都加大了在華投資,併進一步強化其在華戰略佈局。其中,有的企業將加大對華地區總部或者運營中心的投資;有的企業則加大了研發設計等價值鏈高端的投資;還有的企業加大了在華承擔社會和環境責任的投資。

最近我們召開中德企業座談會紀念中德建交40年。據調查,大、博世、寶馬、巴斯夫等公司都將加大對華投資,增加的總額接近200億歐元。中國和跨國企業應該站在新的角度進行合作,在這一基礎上,中國吸引外資的優勢不僅存在,而且將愈發增強。不久的將來,撤退的說法將被現實情況所戳破。(作者系北京新世紀跨國公司研究所所長、聯合國全球契約第十項原則專家組成員)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