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中國在建核電機組24台冠全球 320人應急救援隊正組建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1-28 11:56


图片说明

江蘇田灣核電站4號機組去年進行穹頂吊裝。4號機組發電功率為110萬千瓦,工程建設各節點目標均按期或提前完成。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中國國務院昨(27)日發佈的《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披露,中國在建核電機組24台,數量已居全球首位。應對可能發生的嚴重核事故,將建立一支320人的國家核應急救援隊,凡建有核電站的省份都有應急隊伍,由軍隊和地方政府共同參與。

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局長、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許達哲表示,中國的核電發展很快,現有54台在運、在建的核電機組,居世界第3。從北到南分佈在沿海一帶的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8個省區。其中,運行的核電機組有30台,居世界第4,總裝機容量2831萬千瓦,在建的核電機組24台,總裝機容量2672萬千瓦。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建的核電機組在世界上是最多的,在運的機組去年實際運行數量是全球第4位。

在核電技術方面,許達哲表示,中國已投入運行的主要是第2代和2代+的核電機組,在建的已逐漸向第3代技術的核電機組轉變。自主研發的「華龍一號」去年在國內、國外都已同步開工。中國還在研發第4代核電機組,高溫氣冷堆建設順利。所以,從技術水平上來說是與世界核電大國同步的。

談及中國多在沿海地區發展核電的原因,許達哲表示,沿海水資源豐富,有助於發展核電。東部南部經濟發達,人口集中,電力需求大,但缺少煤炭,火電發展受限。他說,中國需要進一步評估,並且從國家能源佈局的戰略設計和部署角度,對內陸發展核電計劃進行深化論證,不管建在哪裡,都會做好安全應急工作。

許達哲特別談及粵港核應急交流問題,他表示,已與香港各界人士就核安全展開溝通交流。《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中指出,1992年以來,粵港雙方針對廣東大亞灣和嶺澳核電站核應急事宜達成多項共識。國家核應急管理機構多次與廣東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組織宣介會,不斷充實粵港核應急合作機制內容,完善粵港核應急交流平台,及時回應公眾關切。此外,還針對性對港澳地區相關部門聯合開展各領域專業培訓。

白皮書還指出,2011年10月,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簽署《海峽兩岸核電安全合作協議》,在該協議框架下,兩岸建立核應急事務聯繫機制,在核電安全法規與標準、核電廠事故緊急通報、核電廠環境輻射監測、核電廠事故緊急應變及準備等領域不斷拓展交流與合作,取得積極成效。

昨日公佈的核應急白皮書顯示,中國將建設國家核應急專業技術支持中心。建設輻射監測、輻射防護、航空監測、醫學救援、海洋輻射監測、氣象監測預報、輔助決策、響應行動等8類國家級核應急專業技術支持中心以及3個國家級核應急培訓基地,基本形成專業齊全、功能完備、支撐有效的核應急技術支持和培訓體系。  (接下頁)

白皮書指出,在建設國家級核應急救援力量方面,中國形成了核應急救援專業力量體系。依托現有能力基礎,中國將組建一支300餘人的國家核應急救援隊,主要承擔複雜條件下重特大核事故突擊搶險和緊急處置任務,並參與國際核應急救援行動。

許達哲表示,中國目前已經組建了25支專業的救援分隊,人數大體上涉及1,300餘人。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建立中國的核應急救援隊,因為具備堅實的、管用的、有效的核應急能力,是應對萬一發生的核事故做好處置工作的一個基礎。

2011年日本福島事故後,中國對核應急工作更加重視。許達哲指出,即將組建的中國核事故應急救援隊還要參與國際救援工作,以展示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也要對人類作出應有的貢獻。中央政府已經批准組建一支320人的核應急國家隊,現正在組建。

許達哲昨日還透露,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中國確實採取了應對措施,在2011年到2014年,放緩了在建核電站的批覆速度。同時對在運、在建的核電站進行安全大檢查;制定最嚴格的安全標準;全面改進國家核應急準備與響應等工作的完成,中國去年批覆開工了8台核電機組的建設,按照這個速度,到2020年中國核電將達到運營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的目標。

許達哲表示,中國正在制定「十三五」規劃,海上浮動核電站建設在規劃當中,但必須經過嚴格的、科學的論證。中國將堅持安全為前提的和平利用核能。

針對外界擔憂中國會把核電站部署在受爭議海域,許達哲說,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能源需求也很大,環境制約也不小。中國在周邊海域開發海洋資源,造福人類,絕對是應有的選項,但一定會在安全為前提的條件下發展核能。

图片说明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