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峰新華總部媒體首秀九大觀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6-28 20:50
【導讀】再見萬峰。
6月28日,新華保險20周年客服節開幕式暨司慶產品發布會在京舉行,這也成為萬峰升任新華保險第四任董事長後的新華總部媒體首秀,因一貫的新聞性再度收到輿論關注。
本為一場簡單的產品發布會,衍生為公司戰略與行業問題的交流會,新華轉型的戰略,期繳型保險產品的結構選擇,乃至大健康,萬能險,另類投資等行業性話題均有涉及,本期《和訊保險說》搶先報這位壽險老人對於新華、壽險的思考。
ONE:甩掉200億元躉繳保費,全力推動期繳業務
面對喋喋不休的保費負增長,萬峰坦言「我一點不擔心,且減少躉交、加大期繳就是我們所追求的,也是我們所設計的」,並解釋新華保險的期繳保費增長超過60%,其中10年期以上期繳保費增長接近50%;個險渠道期繳保費增長超過50%。同期銀代渠道,躉交保費大幅度下降。
預計到明年2017年,新華保險將徹底甩掉200億元躉繳保費,且不會再向分公司下達躉繳保費的任務,全力以期繳業務為主。新華將通過期繳業務的增長,實現續期保費的增長。以此來推動整個公司業務規模的增長。
TWO:全面轉向期繳業務所需兩年時間,續期保費目標900億元
期繳的轉型時間需要兩年,2016、2017年,2018年新華就會穩定既有戰略——不靠躉繳推動,靠期繳保費產生的續期增長。
萬峰透露,當前新華保險期繳保費接近600億元,2018年續期保費大概900個億,甚至會超過900個億。兩年的時間新華就可以把躉交這350個億全部甩走,保費的轉型基本完成。
THREE:「L」型宏觀經濟走勢下,一味做理財型產品是在給自己挖坑,是公司戰略性的錯誤
萬峰認為當前壽險行業保費規模超過萬億元,但還是以理財型產品為主,最大問題是資產負債匹配的問題,是投資回報率的問題。
長期看,中國宏觀經濟走勢「L」型基本定調,對於保險而言極大可能意味着更低的資產回報率,直接影響壽險公司利潤。萬峰直言,「既然保險公司已經看到了未來的投資不那麼樂觀,如果還一味地去做理財性的產品,我覺得就是給自己挖坑,不明智,是公司戰略性的錯誤。」
FOUR:經濟下行、利率下行,投資壓力大的背景下,只有發展保障型、沒有投資壓力的產品才是險企最根本的轉型出路
經濟下行、利率下行,投資壓力大的宏觀經濟行情下,如何在結構優化和轉型的過程中,平衡和轉型發展的關系,不但是萬峰需要思考的問題,更是當前保險行業尤其是壽險行業必須思考的問題。
對此,萬峰旗幟鮮明的指出,「怎麼去應對這個問題,我是覺得根本的問題就是產品的轉型。不要再去搞理財型的高回報高現價的產品了,我們只有去做保障型的,發展不分紅、沒有投資壓力的產品,這是最根本的出路。」
同時,萬峰也表示,新華保險的未來將聚焦養老、醫療、健康、壽險、意外險等五大保障類產品,已在着手研發護理、失能等險種,並認為「這五大類產品實現後,我們就轉型成功了」。
FIVE:要讓死差成為一個穩定的利潤來源,減少對利差的依賴,同時爭取實現費差
壽險公司的轉型始於保險產品結構;其次是保費結構的轉型,即躉繳和期繳的調整;第三是產品年期結構的調整,就是由短期向長期發展,期限越長,公司持續穩定發展;第四則是費用開支結構的調整,涉及薪酬、固定開支、和經營開支開支成本的控制;最後體現在利潤結構方面。
「現在整個行業包括新華,主要利潤來自於投資收益,考慮到未來經濟的走勢,那我們確立的就是我們要調整利率,我們要加大死差的受益。」萬峰透露,未來新華保險要讓死差成為一個穩定的利潤來源,減少對利差的依賴,同時也需要通過控制成本,通過控制各項增收,爭取實現費差。這樣最終實現利潤結構改變。
SIX:現在做另類投資風險大,新華保險已經大幅度減少,並采取非常審慎的態度
作為最早從事另類投資的保險公司,新華保險如何看待當前頗有危機的投資端口?「現在做另類投資風險大,現在市場上另類投資也很多,但要求增信甚至抵押甚至找銀行做擔保,或者是信托第三方的擔保,現在已經很難了。」萬峰認為另類投資可以做,但是需要慎做。投資回報很高,伴隨的風險也很高。所以新華人壽自2015年已經大幅度減少另類投資金額,並采取非常審慎的態度。
SEVEN:保險大健康一切為時尚早,醫改政策決定中國醫療保險未來
「現在中國醫療最大的問題,是中國醫療體制的問題」,萬峰發問,保險的特點是什麼,保險是配合性質的,非主導,醫療保險如果因為醫改政策反復變化,保險公司很難合作。反觀國外醫療保險市場,保險公司和醫院之間的合作相對穩固且反應迅速,「當前中國醫療保險市場不是我們不想做,而是有些事情我們很難做」,「所以中國的醫療體制,究竟向哪個方面改,究竟是什麼樣的模式,可能決定着未來中國醫療保險的發展。」
至於大健康更是要搞明白保險和醫療的從屬關系、業務緊密關系,大健康產業是否有利於配合和支持保險主業的發展。 8
EIGHT:萬能險非萬能,發達市場萬能險接受雙重監管
面對浩浩盪盪的萬能險「檄文」,「如果我們現在把好多問題都歸結到萬能險,我覺得那就錯了,萬能險只是一款理財產品。」萬峰認為,萬能險非萬能,特點是繳費靈活,進取自由,主要收入是靠收取賬戶費用,客戶有着想進就進,想走就走的自由。
對比國內外監管方式,部分發達國家保險公司開展萬能險業務不但需要得到保險監管部門的批准,也需要得到證券監管部門的批准方可進入。另外由於萬能險的特點,並沒有退保之說,而是「贖回」。
部分國家萬能險做大的背後還有着一定的制約因素,可以防止業務波動性,國內暫無。因此萬能險等同於保險公司可做,證券等金融機構也可做的理財類產品。「如果一個公司把萬能險作為主流產品,我覺得那就是一個戰略選擇的問題,新華不會如此選擇。」
NINE:保險就是做保障的,盡量避免在大金融領域去競爭
「保險行業出過投連風波也出過萬能風波,但沒有出過保障性產品風波」,萬峰反問,為什麼出現問題,那一定是保險行業可能在某些方面有不足。「壽險公司主流的產品還是保障為主,如果做理財產品,是在大金融領域競爭,你和銀行、信托、證券、基金去競爭你有什麼優勢去跟人競爭?這還是戰略選擇問題。」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