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彭博專欄:這不公平啊!中港地產商地域不同 股價天差地遠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6-16 20:1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圖:AFP
圖:AFP

買房的時候,地段很重要。投資中國地產類股也是如此。雖然中國住房銷售成長已經有所加速,但是內地地產企業股票的表現卻落後於房價走勢完全相反的香港同行。


內地開發商的高槓桿率或許可以說明一定的問題,不過另一方面,投資者的悲觀情緒可能也多少有些過頭。

收入排名前10的內地上市地產開發商的股票價格今年迄今平均下跌15.8%,而香港10大地產開發商的平均股價跌幅是3.3%。彭博匯總的數據顯示,從基於收益預期的本益比看,10家內地開發商的本益比中位數是5.7倍,而香港10大地產商是15.8倍。

而且,內地地產開發商的規模相對而言要大得多,其去年的平均年度收入是125億美元,而香港同行只有33億美元。

那麼問題出在哪兒呢?

輿論氛圍首當其沖。有關中國經濟的負面新聞鋪天蓋地,預測中國房地產市場崩盤的熊市論調此起彼伏,在這樣的情況下,另一種調門很容易會被忽略。

第二個原因與此相關,但更加重要,那就是槓桿。繼得到進入境內債券市場籌集資金的許可以來,內地地產商的債務一直在持續成長。結果是,標普今年至少已經下調了12家地產開發商的評級,而稍作留意就會發現,香港地產商的償付能力一直是強於內地同行的。

不過,如果香港房地產價格持續疲軟下去,大多數槓桿率指標都會出現惡化。在內地,形勢卻應會出現逆轉,至少是如果企業對於舉債不再那麼貪得無厭的話,情況會是如此。槓桿率可以成為內地地產股表現不及香港同業的原因,但是像萬科這樣的公司,從債務角度看健康程度堪稱業內一流,可依然受到投資者的冷遇,這還是無法解釋。

那麼也就是說,全球投資者對於中國公司的態度是避之唯恐不及,即便其前景在不斷改善也依然如此。

眼下中國內地多數大型地產開發商有望實現銷售目標,從上海到深圳,各地存量房也在日益減少,基金經理或許該重新考慮下自己的看法了。

♦ 房地產半年後或抵達拐點 經濟復甦動力衰竭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