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理財

〈FinTech〉政策扮推手 金融科技拚台灣下一個產業新星!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2016-05-02 13:09


政府積極推動金融科技(FinTech),金管會自從宣布2014年為金融科技元年,到今(2016)年將完成「金融科技白皮書」,當中有四大重要拼圖,包括成立金融科技辦公室、金融科技委員、金融科技發展基金、台灣金融科技公司,四大拼圖皆已完成,並且發表《金融科技發展白皮書》,此外,將研擬4大金融科技創新可抵稅,金管會大舉從政策著手,助金融業者一臂之力,希望金融科技成為台灣下一個新產業,並帶動經濟成長。

金融科技元年開始,金管會就大動作開放銀行投資FinTech,制定第三方支付專法、開放12項銀行業務線上申辦等,並且,首要推動臺灣電子支付比率5年倍增計畫,還募資成立推動基金培植FinTech新創,更開放金融機構建立大資料資料庫,連80億筆信用卡交易資料都將去識別化後釋出。


其中,臺灣電子支付目前的比例大約在25%-27%,而新加坡的比例已經過半,臺灣雖然信用卡、悠遊卡普及,但使用電子貨幣的比例還可以再更高,因此金管會也將電子支付普及化視為未來重點。

去(2015)年9月請金融總會促成金融科技發展基金,透過邀請金融業共同出資,預計募資總額10億元,將專注在推動金融科技相關的創新研發與新創事業發展,以及人才培育計畫,此對台灣金融科技發展將是重要里程碑,讓台灣金融業持續往上發展。

金管會還發表《金融科技發展白皮書》,白皮書勾勒了未來5年台灣金融科技的發展藍圖,讓台灣的金融科技即使因為520政黨輪替,金融科技的浪潮能量還是能夠延續。

從國際趨勢來看,金融科技是全球趨勢,我國金融科技業可以從金融科技化到科技金融化,兩者合併後,創造更大產值。金管會主委王儷玲就曾於一個金融科技論壇上表示,以今年2月英國有一份最新報告為例,倫敦在各種金融科技指標已領先矽谷、紐約,因為倫敦去年在金融科技基礎建設上投入7.6億元英鎊,創造出95.6億元產值,相當於新台幣3000億元產值,並且宣示持續投入,並預計在2020年前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

金融科技是破壞性創新,王儷玲以倫敦經驗來看,認為在金融科技四大拼圖完成下,金融以及科技此台灣兩大產業結合後,可以成為台灣下一個新產業,並帶動台灣產值成長、經濟成長。

不但如此,為了鼓勵金融業投入技術專利的申請,金管會也擬針對具備「創新、前瞻性、領導產業發展、對產業長期技術困難有貢獻者」等4大項金融科技創新,研擬將可做投資研發抵稅。據了解,初步規劃的抵稅規定,在同一年度採15%抵減當年度營所稅額,且以不超過該公司應繳營所稅額30%為限。一旦拍板定案,金融科技多多申請自己的專利,未來關鍵技術就不怕流落在外,將為FinTech發展添利器!

整體來說,現在講的金融科技,已經跳脫金融業格局,不再只是金融數位化而已,除了既有金融機構的轉型,還得同時關注另一批非金融業者的進入,金融科技最重要的競爭力在於,事業模式的創新跟創新流程的創新,臺灣推動FinTech成功與否,除了政策、法規是否鬆綁外,銀行對於FinTech新創的支持度也是一大關鍵。如果可以提供基本IT能力與資源,透過API方式,讓這些新創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自己的創新應用結合別人提供的API,不僅能減少IT成本,也可以很快看到產品的價值,大幅增加這些FinTech的成功機會。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