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產業

10月中國居民儲蓄暴降 儲蓄搬家加劇系統性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2-02 13:58


《經濟參考報》消息,中國10月銀行儲蓄錄得凈流出4027億元(人民幣,下同),扣除財政資金流入,居民儲蓄暴降8960億元,企業儲蓄則下降2060億元。從國家層次上看,儲蓄搬家意味著系統風險的增加。

中新網報導,居民儲蓄搬家在加速。儲蓄利率被人為壓低,老百姓感受到的通貨膨脹遠高過統計局的CPI,儲蓄放在銀行裏,其購買力不斷縮水。儲蓄作為民間財富載體的功能和信賴度不斷遭到質疑。理財產品、房地產、股市和網上銀行活動等為居民提供了新的財富載體、投資選擇。


儲蓄搬家未必帶來銀行儲蓄的消失。無論資金流入理財產品、房地產市場、股市還是網上銀行,資金的接收方最終還是要將資金存回銀行,只是資金滯留在中間環節時儲蓄數量可能因時間差而出現起伏,但儲蓄結構卻會因此而明顯改變。儲蓄搬家,意味著居民儲蓄減少,企業儲蓄增加;儲蓄年期縮短,資金調動更頻繁。

對於銀行,這意味著願意承受與風險不匹配的低利率的「傻錢」變少,資金成本上升。這意味著存款年期與貸款年期之間的錯配更加突出。存貸比限制正在變成更直接的銀行經營制約因素。其實儲蓄出走,加上近來國債利率的攀升,已經開始倒逼存款利率,利率全面市場化也許不像有些銀行想像的那麼遙遠。大額可轉讓存單被推出,可以視為是存款利率市場化的第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銀行儲蓄出走,流入實體經濟的數量極少,居民集資辦實業幾乎未有耳聞。所有資金都流入金融投資。銀行儲蓄流失,並未改善經濟去實業化的現狀,近年貨幣政策擴張所產生的流動性,依然在金融經濟中空轉,追逐紙面財富。

從國家層次上看,儲蓄搬家意味著系統風險的增加。資金由銀行儲蓄移向影子銀行,其潛在風險自然上升。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當然要承受房價起落的風險。至於股市風險,根本無需筆者贅述。更嚴重的是,過去民間資金集中在若干國有控股的銀行手中,起碼有政府監控,萬一有事也在行政影響範圍之內。如今資金分散出去,相當一部分進入監管的盲點,信用風險增加。

而且,流出銀行的資金中,不少買入各類結構性金融產品,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風險捆綁在了一起。哪怕儲蓄者本人沒有購買結構性產品,他的上下游可能涉及風險,一旦一家有事,資金鏈風險傳遞速度或許很快。這就是筆者擔心的儲蓄搬家過程中鮮為人道的系統性風險。

儲蓄搬家其實是全球性現象,是非常規、超寬鬆貨幣政策下的怪胎。央行將無風險資產的回報(利率、國債率)壓到風險與回報完全不成比例的低水準,是民間資金被迫尋求其他出路的根本原因。但是儲蓄搬家在中國又有其特點:首先,中國的銀行儲蓄流失率應該是全球最高的;其次,中國的債務槓桿在「金融創新」的催生下上升極快,債務佔GDP比率已經遠超過警戒線;再次,中國的民間資金近年直接間接地大量涌向地方債務,而地方債的透明度和償債能力均有問題。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