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的1984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1-30 10:53
在不久以前,戴夫·艾格斯(Dave Eggers)給人的印象是美國文學裏引領新潮的先鋒人物,他創辦的McSweeney s出版社以網絡、DVD和應用程序的形式大力推廣文學雜誌及其衍生品,可在最新小《圈子》(The Circle)裏,他對創新的樂觀態度似乎有了轉變,他不再立足社交媒體的前沿,展望一個充滿廣闊潛力的世界,而把目光投向了一個吞噬人的噩夢。故事設置在不遠的未來,那裏有開放式的辦公環境、供人夜晚工作時休息的舒適宿舍、通宵的派對、有知名樂手錶演的草坪音樂會——當二十四歲的女主人公梅·霍蘭(Mae Holland)來到加利福尼亞一家名叫“圈子”的公司上班時,她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那是一家從精神和實際行動上繼承綜合了谷歌、臉書、推特等各種主要社交媒體工具的網絡公司,研發的品包括用晶片防止誘拐兒童,用無處不在的監視減少犯罪,用私人攝像頭記錄政客的一舉一動,消除腐敗。從初始被這些誘人的新技術吸引到生懷疑,梅不是小裏唯一一個質問圈子公司在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更安全、更誠實的實踐中是否走得太遠的人。艾格斯以極具信服力的敘述,描繪了一家自我感覺分外良好的技術公司如何日益走向極權化,他以溫和的諷刺筆調,對數字時代的破壞力發出警告。
向來專注於出版荷馬、馬克·吐溫、簡·奧斯汀等文學大家的企鵝經典系列日前把英國流行音樂偶像莫裏西(Morrissey)的自傳也納入其中,引起爭議。這本直接以“自傳”(Autobiography)為題的自傳書,在上市兩周前就登上英國亞馬遜銷量榜的首位,由於尚未在美國出版,許多美國歌迷不惜花高價從英國網站購買。根據媒體書評的報導,書中涵蓋的內容逐漸浮出水面。秘密的戀情、對媒體的憎惡、史密斯樂隊的不歡而散,除了這些意料中為人津津樂道的事件以外,莫裏西還細述了自己與裝者樂隊主唱克裏希·海德(Chrissie Hynde)等人的友誼,和好萊塢的合作,回憶了童年的不快,少年時在田徑場上度過的時光,成年后患上憂鬱症的過往,其中最引人入勝的部分似乎是描寫他第一段認真交往的關係,“這一生,第一次,永恆的‘我’變成了‘我們’,”莫裏西寫道。他記述了兩次驚心動魄的經歷,一次是2007年在墨西哥差點遭人綁架,一次是1988年因《瑪格麗特上斷頭台》一歌而受到警察盤問。書中亦充斥激烈的攻擊和憤怒,如他和音樂廠牌Rough Trade之間的紛爭,他對史密斯樂隊其他成員的憎恨,他控訴英國音樂雜誌NME時常給他不公正的惡評,密謀摧毀他的事業。
合法的妓院,寬鬆的藥品政策,慷慨的社會福利體制,阿姆斯特丹被譽為“全球最自由的地方”。文化歷史學家羅塞爾·肖托(Russell Shorto)在新書《阿姆斯特丹:世界上最自由的城市的歷史》(Amsterdam: A History of the World s Most Liberal City)中指出,自由主義的概念誕生在那兒並不准確,更準確的法是,激發約翰·洛克、伏爾泰、亞當·斯密、托馬斯·傑弗遜等思想家創立自由主義的種種觀念,源自伴隨阿姆斯特丹之誕生而所出現的獨特地理和文化環境。由於荷蘭是“一片巨大的河流三角洲”,阿姆斯特丹這類城市的形成,全靠集體合作的發展,抵擋時刻存在的洪水威脅。更重要的是,在水域的保護下,荷蘭人建起的這些聚落獲得追求個體繁榮的自由空間。包容的精神深入荷蘭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世紀的阿姆斯特丹成為宗教異見人士的家園,十六世紀重商主義的興起,那兒成為“世界第一家跨國公司”——東印度公司的總部。經濟自由主義把阿姆斯特丹變成一個富裕的國際性都市,當工業革命積累的過剩資本和十九二十世紀的社會主義理論發生碰撞時,促成的是一種尊重所有人的利益而不是少數特權人士的自由主義。肖托通過考察阿姆斯特丹豐富多彩的歷史,對開明自由主義的前景和可能,提出了深刻的洞見。
□編譯:LILY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