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專家警告:當代版鬱金香泡沫上演 比特幣難逃最危險貨幣命運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世人瘋狂追逐比特幣(Bitcoin),「火箭」行情直叫人瞠目結舌。但有專家和悲觀的投資者警告,比特幣正在上演一場當代版的「鬱金香泡沫」,它最終難逃「世界最危險貨幣」的命運。

中新網引述《中國證券報》報導,19日,比特幣的劇烈波動令人驚心動魄。當日比特幣最高漲至接近7000元(人民幣,下同);9時之後,比特幣從6980元突然間跌至4701元,跌幅達33%,中午再次上漲到6740元,然後又開始下跌。同時,Mt.Gox交易所的比特幣報價突漲到空前的900美元,比前一天收盤時上漲了70%。而在短短的30分鐘內,其價值又跌破650美元。


比特幣中國平台的數據來看,11月份以來,比特幣就突然走出一波淩厲的上漲行情。11月1日,比特幣的價格最高只有每枚1275元,到11月3日,價格突然漲到1450元,隨後就開始了兩輪瘋狂的上漲。

第一輪上漲到11月9日告一段落,當天比特幣最高價達到2630元。到了10日,比特幣價格最低跌至2100元。不過僅僅調整了一天,在11日比特幣的價格繼續上漲,到了16日漲到最高2795元。

實際上比特幣的暴漲暴跌行情從年初就開始,讓人困惑的是,雖然期間比特幣的利空消息不斷,仍無法阻擋上漲的走勢。

今年5月,美國國土安全部凍結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Mt.Gox的兩個賬戶,美國國土安全部也以涉嫌洗錢和無證經營資金匯劃業務的名義取締了位於哥斯大黎加的匯兌公司Liberty Reserve的虛擬貨幣服務。但是,5月份比特幣的價格並沒有明顯下跌。

在10月初,「絲路」網站(Silk Road)被查封,這回比特幣的價格終於有所調整。不過到11月,比特幣突然一掃頹勢,繼續上漲。

到了11月中旬,紐約州金融服務部宣佈將舉行公眾聽證會,討論關於該虛擬貨幣的立法問題。這次討論主要研究是否要出台許可證來規範比特幣的線上交易市場,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紐約政府的公告表示,辦許可證的想法已經在比特幣的擁護者和懷疑論者中引發激烈的討論。雖然有人擔心監管介入之後會降低比特幣的吸引力,但是從監管層面上看,這是一個規範市場的必要步驟,符合消費者的利益。

這消息出來之後,比特幣的上漲趨勢非但沒有受到抑制,反而立即走得讓人目瞪口呆。11月18日,比特幣從開盤的2779元上漲到最高3269元,19日比特幣一舉衝破4000元大關,最高漲至接近7000元。

今年1月份,一枚比特幣的價格約在80元人民幣,按照19日的最高價,比特幣今年來的漲幅已經達到驚人的87倍。

這輪走勢讓很多投資者一夜暴富,有樂觀的投資者開玩笑說:「現在比特幣是一枚一部蘋果手機,以後是一枚一棟房子」。總體上看,投資者對行情能延續到何時心裏都沒底,部分悲觀的投資者已經開始把比特幣跟「鬱金香泡沫」相提並論。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表示,貨幣應該作為一般等價物用於交易,但是目前比特幣已經成為投資品,很多人購買就是為了囤著賭上漲,比特幣沒有太多的實用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跟中國的股票市場不一樣,比特幣沒有漲跌停板的限制,今天暴漲30%,明天可能暴跌30%。看到本輪暴漲,很多投資者會想起今年4月的一天比特幣半個小時暴跌50%的狀況。

比特幣投資者對於本輪暴漲的原因意見並不統一。有的投資者認為比特幣的「挖礦」速度跟不上需求的增長,導致價格暴漲。也有很多投資者認為有人坐莊,覺得市場上應該有幾個「大戶」在炒作,甚至有傳言稱目前最大的兩個「礦池」已經控制了比特幣網路53%的計算能力。

「大家現在都是在趨勢中獲利,掌握上萬比特幣的大佬們控制著市場。」按照中國投資者的經驗,把暴漲暴跌的比特幣看成一支「莊股」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坐莊陰影」揮之不去。而比特幣是個毫無監管的領域,「莊家」自然可以毫無顧慮地放開手腳大幹一場。(接下頁)

[NT:PAGE=$]

起訴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偷取自己創意的美國孿生兄弟泰勒·溫克萊沃斯和梅倫·溫克萊沃斯在今年4月對《紐約時報》表示,他們購買了價值1100萬美元的比特幣,總計已經擁有全球1%的比特幣。這並不意味著兄弟倆在「坐莊」,但是至少表明目前比特幣的盤子並非特別大,有資金實力的人或者機構完全可以掌控更多的比特幣

華創證券研究報告認為,現在的速度是每10分鐘創造出50個新的比特幣,這個速度是恒定無法改變的。創造貨幣的速度每4年衰減一半,在第二個4年裏每10分鐘只有25個新的比特幣誕生,以此類推,最後的比特幣將於2140年被完成創造,屆時總的比特幣將達到2100萬個。截至4月1日,流通中的比特幣數量為1000個。

按照4月初比特幣每枚1000元人民幣的價格,把1000萬個比特幣全部購買下來需要100億元。100億元並非天文數字,銀行授信就上百億的企業多不勝數。只要有興趣,一家大型企業或者一個超級富豪可以支付。如果4月投入100億元,現在已經有340億元的利潤。

數字貨幣研究中心GenesisBlock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9月末,中國比特幣每天交易量上升到17500個,市場份額佔全球的30%,而全球的各個交易平台上的行情都有中文標識。由此可見,中國在全球的比特幣市場中的分量越來越重。有投資者表示:“中國的莊家文化底蘊十足,搞不準能出幾個比特幣莊家”。

黃震表示,從目前比特幣的漲幅來看,不排除有莊家操作的可能性。黃震提醒投資者,要觀察比特幣價格和交易量之間的關係,如果交易量的增加跟不上價格的上漲,那存在莊家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從理論上來看,比特幣比傳統貨幣完美。比特幣的運作機制不依賴於中央銀行、政府、企業的支援或者信用擔保,而是依賴對網路中種子文件達成的網路協議,去中心化、自我完善的貨幣體制。

簡而言之,任何人、機構、政府都不可能操控比特幣的貨幣總量,也因此無法製造通脹。這就是相信比特幣的人的「信仰」的由來。目前,德國已經承認比特幣合法。

比特幣的這波行情,給投資者的心理帶來不少衝擊。一位資深投資者表示,不該向她提起比特幣。當時比特幣的價格在800元一枚的時候,該投資者買了幾枚,按照19日的價格,已經可以獲得將近10倍的收益。可惜的是她並未持有至今,她近日一直在為踏空感到懊惱。

賺了錢的投資者的狀況則完全不一樣。一位投資者說,看著比特幣的漲勢,他「每個細胞都沸騰了」。在比特幣投資QQ群裏觀察到,一方面有人不斷追漲,一方面也有很多人在提醒可能要跌了,但是看著仍然直線上升的價格,還是有很多人不斷地充值購買。

比特幣中國CEO李啟元對媒體表示,近一段時間BTC China的新註冊用戶數和用戶活躍度都有明顯提高,上升趨勢非常明顯,這說明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接觸比特幣比特幣中國平台上的交易量近日也有明顯的增量:16日交易量是4萬左右,17日交易量增加到7萬,到了18日交易量已經突破10萬,已經超越日本東京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商Mt.Gox。

不過,專家認為,對於比特幣的上漲邏輯,比特幣投資者並不願承認這是個悖論:數量稀缺、挖礦難度上調,又想市值變大,那只有在眾人一棒接一棒的「擊鼓傳花」後,價格越來越高直至崩盤。

黃震表示,比特幣的原理跟傳統貨幣的原理不一樣,最終是不是能夠顛覆傳統貨幣取決於有多少人相信比特幣。在他看來,目前比特幣更像紙黃金,而不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貨幣。整體來看,比特幣的投資者將面臨三大風險:比特幣實用價值弱、政治和法律風險大、平台安全性差。

雖然目前比特幣已經漸漸進入支付領域,比如說可以用比特幣購買淘寶網的一些商品,有的房地產商宣稱客戶可以用比特幣購房,歐洲街頭也開始出現可兌換比特幣的ATM機。但是黃震提醒比特幣投資者,比特幣的實用價值仍較弱,目前投機性很強。

「另外,要考量比特幣是否有投資價值,也需要考慮政治、經濟、法律等背景因素。如果什麼時候法律突然禁止實用比特幣,那麼投資者的錢就都打水漂了。」黃震說。另外,也有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人士表示,比特幣交易平台的安全性也是投資者需要考慮的風險。

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教授近日在2013第七屆中國銀行家高峰論壇上表示,中央銀行要嚴格地監管銀行是因為它能夠創造貨幣。現在網際網路上有網際網路上的貨幣,比如說Q幣、還有現在的比特幣等等,網際網路也在創造貨幣。凡是能夠創造貨幣的,如果能夠對社會公眾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的,監管當局應該對它進行監管。

「當初交易的那個網站很不穩定,比特幣常常賣不出去,所以我擔心有風險,就撤了。」一位資深的比特幣投資者表示,那次撤離之後她就再也沒有投資比特幣。(接下頁)

[NT:PAGE=$]

儘管比特幣理論上非常完美,但是大部分交易都需要通過交易平台完成,而平台的安全性成為比特幣體系的「短板」。這兩天,就有很多投資者抱怨,交易平台「很卡」,也有的投資者表示往平台充值之後遲遲未能確認到賬。

正當不少投資者抱怨比特幣交易平台不穩定的時候,中國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比特幣中國在18日宣佈其已經獲得來自光速安振創投和美國光速度創投的A輪投資,融資總額為500萬美元。比特幣中國CEO李啟元表示,除了繼續建設安全高效的交易平台外,BTC China今後也會推出一些新的與比特幣相關的產品和服務。

比特幣中國宣佈獲得來自光速安振創投和美國光速度創投的總額為500萬美元的A輪投資當天,比特幣中國的成交量一舉突破了10萬比特幣Bitcoinity.org統計顯示,最近比特幣中國的交易量已經超過了Mt.Gox以及BitStamp兩家平台,成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

投資者表示,比特幣平台獲得新的融資帶來了較大的利好。不管比特幣理論上多麼完美,交易平台始終是比特幣的一個「軟肋」。

10月26日,可以10倍槓桿炒比特幣期貨交易平台「GBL」(Global Bond Limited)突然打不開,投資者被清理出GBL官方QQ群,投資者也無法提現。GBL的投資者成立的維權QQ群統計表顯示,目前已經登記的損失金額已經達到460萬元,有人估算捲入GBL的資金可能超過2000萬元。

除了無法提現以外,平台的安全性也讓投資者感到不安。早在去年,比特幣交易平台Bitcoinica就被劫走價值23萬美元的比特幣。今年9月,Bitfloor平台也宣佈被駭客「搶」走價值25萬美元的比特幣。到了11月,捷克平台Bitcash.cz宣佈,駭客盜走了用戶存儲在這裡的比特幣,數量不明。

這些事件表明,比特幣的儲存和交易的風險或許會比傳統貨幣大,這也成為比特幣走向大眾的一個障礙。

實際上,除了上述極端現象以外,一些正常運營的平台也會狀況不斷。近日就有投資者反映平台頁面很卡,也有投資者指出充值之後遲遲未能到賬。記者了解到,這些問題的出現會降低投資者對比特幣交易的信任度,有的投資者因此直接退出投資者行列。

比特幣中國CEO李啟元表示,獲得注資之後,除了繼續建設安全高效的交易平台外,BTC China今後也會推出一些新的與比特幣相關的產品和服務。

光速安振董事總經理曹大容表示,比特幣的技術和思想可能是過去十年裏網際網路行業最大的創新。雖然現在還是比特幣發展的初期,但是隨著比特幣相關應用的不斷產生,相信比特幣被大眾接受和使用的程度會飛速發展。

對於比特幣的價值一直有著頗多爭議。在紐約政府準備研究對比特幣監管的時候,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近日表示,跟任何線上支付系統一樣,比特幣可能擁有長期的前途,有望促進一個更快的、更安全的以及更有效率的支付系統形成。

從趨勢性來看,比特幣正在走進公眾的日常生活。今年4月份,壹基金可以接受比特幣捐款。在淘寶網上,目前已經有一些商家開始接受用比特幣進行結算,如果客戶手中持有比特幣,可以按照時價購買網店商品。近日,盛大旗下的一個名叫「盛大青春裏」的樓盤宣佈接受比特幣支付購買。在國外,目前比特幣可用於在咖啡廳、快餐店進行消費。近期,可兌換比特幣的ATM機也出現在國外的街頭。

不過,不少持有比特幣的投資者表示,他們並未用比特幣購買過任何東西,用比特幣支付並不會比用傳統貨幣支付方便,很多商家表示能接受比特幣可能只是一種宣傳的噱頭。

11月19日,比特幣兌換人民幣的匯率中值達到6640元,有史以來的最高。在經過一輪暴漲與暴跌後,比特幣的匯率又開始扶搖直上。

在這「大起大落」間,網路虛擬貨幣開始進入更多人的視野。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專家、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韓復齡認為,網路虛擬貨幣的出現是一種發展趨勢,亦具有一定的市場需求,但應該對其使用情景有一個認知,不要過度投機炒作;同時,監管層面應該對網路虛擬貨幣的交易、使用、投資有一種引導性的規定,防止造成貨幣混亂。

所謂網路虛擬貨幣,指網路服務運營商發行的能夠在網際網路上存在的,購買發行主體服務商或者簽約服務商所提供的虛擬商品或服務的一種電子數據或者符號。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主要有三類網路虛擬貨幣:一是遊戲幣,用作購買各種武器裝備,遊戲玩家之間也可交易或互贈遊戲幣;二是門戶網站、即時通訊工具服務商發行的專用貨幣,用於購買本網站內的服務,如Q幣;三是基於網際網路P2P軟體產生的電子貨幣,如比特幣萊特幣

虛擬貨幣的產生,是網路化時代某些群體的一種趨勢。」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專家、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韓復齡說。

2002年,騰訊公司推出Q幣,用來購買騰訊產品平台的增值虛擬服務--這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虛擬貨幣。由於QQ龐大的用戶群體以及Q幣充值的便利性,這種網路虛擬貨幣很快為市場所接受。此後,不少網際網路運營商開發類似的虛擬貨幣。目前,市面流通的諸如此類的虛擬貨幣不下十種,其中包括Q幣、泡幣、U幣、百度幣、酷幣、魔獸幣、天堂幣、盛大點券等。(接下頁)

[NT:PAGE=$]

萬擎諮詢CEO魯振旺此前表示,虛擬貨幣是網際網路生態的必然產物。由於網際網路的消費需求極為分散雜亂,若每筆交易都通過人民幣轉賬支付,手續比較麻煩,而通過購買遊戲幣、Q幣等虛擬貨幣的方式,交易成本有所降低。娛樂消費,則是大多數虛擬貨幣的主要用途。據魯振旺介紹,網路遊戲是虛擬貨幣的主要來源,其中騰訊網遊約佔四成市場份額。據了解,目前Q幣的主流使用人群為生活在二三線城市,且以網際網路為主要娛樂方式的人群。

「Q幣就是用來玩的,而比特幣可以用來投資、投機的。」在比特幣玩家圈內頗有名氣的新浪微博博主「洋洋訪談」如是說。事實上,基於比特幣本身的稀缺性以及廣泛的支付功能,使得其與前述兩種網路虛擬貨幣大不相同,亦讓不少人視之為投資與投機對象。

「有一部分是投機的,還有一部分比較相信比特幣有保值功能或者虛擬黃金這種說法的,就存儲。」「洋洋訪談」表示,在其接觸過程中發現,這兩者之間的比例大致相同,但用比特幣來購物的人則很少,「畢竟,大家可能都捨不得拿它來買東西,說不定你剛買了,它就漲了。」

隨著比特幣投資與投機價值的顯現,其使用人群亦在擴大,從一開始的「極客」”擴展到各行各業,甚至出現了比特幣職業投資者。“我接觸的玩家中,大多數是30歲左右,有做外貿的,有賣玻璃的,也有做科技的,總之各行各業都有。”“洋洋訪談”介紹。

此外,目前在國內,除了比特幣,亦有玩家對「萊特幣」(litecoin」、「瑞波幣」(ripple)等其他網路虛擬貨幣進行投機和投資。

事實上,伴隨著對比特幣的炒作,其價格亦經歷了一番「暴漲暴跌」。而在這一過程中,則充滿了種種關於財富的傳奇故事。

「我從600、700、800、1200元的時候開始買進,陸陸續續買了800多個幣投到比特幣股票市場,結果賠了將近100萬元。」一位不願具名的玩家說,從那以後,他就開始囤幣,再也沒有賣出過。

但關於利用比特幣「暴富」的傳說更為人們津津樂道。據悉,一位玩家在早期買了1000個比特幣,隨著比特幣價格暴漲,其擁有的比特幣市值從6萬元飆升到6000萬元。

比特幣推出以後,其價格急劇上升,既有一種現實需求,亦有炒作的成分。」韓復齡認為,很多人連比特幣是什麼都不清楚,只是覺得能換錢,能升值,於是就像當年荷蘭炒作「鬱金香」一樣。

韓復齡認為,人們應該對網路貨幣的使用情景有一個認知,不要過度的投機炒作,畢竟它不像真實的貨幣一樣有法定的支撐。

而更多的擔心,則是源於網路虛擬貨幣對現實金融體系造成衝擊的可能性。事實上,目前除了比特幣領域存在的投資與投機外,其他虛擬貨幣亦存在著與現實貨幣的交易行為。在一些網際網路商城中,有不少網店在售賣Q幣、「魔獸世界」金幣等,甚至有人專門以打遊戲賺幣為生。

龐大的虛擬貨幣規模以及較為廣泛的使用人群,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對此,韓復齡認為,如果虛擬貨幣的發行量達到一定規模,衝擊到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體系,央行或者金融機構會做出相應的規定。

「現在虛擬貨幣的規模還不夠大,對貨幣發行體系的衝擊還不明顯。」他說,為了不造成貨幣上的混亂,監管層應該對網路貨幣的交易、使用、投資有一定的規範,但這應該是一種引導性的規定,而不是硬性的規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