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人民幣躋身國際10大貨幣 專家:執政者宏觀與貨幣政策的新課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導,人民幣在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的外匯成交額報告中躍居第9位,超過了瑞典克朗和紐西蘭元。人民幣首次躋身交投最活躍的國際貨幣行列,中國這一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崛起和全球外匯市場的繁榮由此可見一斑。專家認為,人民幣在國際上適用範圍和廣度的進一步拓展,也對中國的宏觀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提出了新的課題,這需要執政者早做預案,有所應對。

中新網報導,國際清算銀行引用4月份以來的調查數據稱,過去3年人民幣成交額增長了2倍多,2013年日成交額升至1200億美元。2013年美元日均成交額為4.65兆美元。


人民幣成交額飆升凸顯出,中國希望在長期由美元和歐元主導的市場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全球外匯日流動規模在3年內增長了30%以上。人民幣在國際清算銀行2010年的調查中僅位居第17位。名次的提高也彰顯出製造業供應鏈的國際性特點以及美國企業可以更加靈活地運用人民幣進行結算。

報告還顯示,倫敦仍是主要的外匯交易中心:41%的日均外匯成交額發生在英國,高於1998年的32.6%。同期美國在外匯市場上所佔比例小幅上升,由15年前的18.3%升至2013年的18.9%。

人民幣一樣,墨西哥比索這次也躋身全球10大交投最活躍貨幣行列,為1998年以來首次上榜,可見新興市場貨幣普遍崛起。人民幣和墨西哥比索在全球外匯市場中所佔的比例均提高一倍左右。俄羅斯盧布、土耳其里拉、南非蘭特和巴西雷亞爾在全球外匯市場中的地位也都有所提升。而韓圓和波蘭茲羅提所佔的比例小幅下降。

在發達市場貨幣中,日元資金流在今年的調查中也大幅增加,成交額較2010年激增63%。國際清算銀行稱,美元兌日元交易額增長約70%。

中國央行週四(5日)的講話加大了進一步放鬆跨境投資管制的可能性。中國近些年放寬了經濟和銀行業準入門檻,外部因素包括美聯儲削減刺激措施的計劃。

外匯交易公司Cambridge Mercantile Group的高級副總裁Anil Sawrup稱,隨著中國開始放鬆銀行業監管,企業將最終發現人民幣可與歐元媲美;既然人民幣已成為全球10大貨幣之一,更多的企業將意識到使用人民幣支付的緊迫性。

全球支付服務公司Western Union Business Solutions的調查顯示,2013年上半年,美國公司的人民幣支付量較上年同期增長近90%。調查顯示,人民幣目前在美國對華支付中佔到12%,高於去年上半年的8.5%。(接下頁)

[NT:PAGE=$]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提高,是一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過程。一方面,這與中國自身加快推動人民幣國家化步伐有關係,但更重要的層面是,隨著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對外貿易和經濟活動的不斷增加,各個經濟體對人民幣需求也必然出現內在性增長。

郭田勇繼而指出,各國對人民幣交易需求的增加,也與人民幣匯率相對平穩有關。相對於其他主要貨幣,不少交易者從避險角度願意持有更加安全的人民幣,這反映在市場上,就是國際交易中對人民幣需求的增加。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周景彤表示,隨著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和國際化推進,中國與多邊和雙邊經貿關係進一步加強,人民幣在國際結算領域所佔的份額和地位還會進一步上升。

但他同時認為,人民幣在國際上適用範圍和廣度的進一步拓展,也對中國的宏觀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提出了新的課題,這需要執政者早做預案,有所應對。

周景彤進而指出,人民幣躋身國際10大貨幣,有助於降低貿易雙方的匯率風險、降低匯兌成本、提高效率,這是有利的一面;但同時,也預示著中國出臺貨幣政策時,不僅要考慮國內經濟、金融、流動性等因素,還要考慮人民幣在國際上的應用。

認為,今後中國在制定宏觀經濟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時,應適當考慮政策的外溢效應,並提前做好研究和相關預案準備。

國際清算銀行1930年5月成立,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現成員國已發展至45個。中國人民銀行於1996年11月正式加入國際清算銀行。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