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國情咨文 歐巴馬3提中國 TPP干預亞太 狠批川普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1-14 08:05
歐巴馬在拜登陪同下到國會發表最後一份國情咨文,坐在後方的瑞安(右)表情木然。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美國總統歐巴馬於當地時間12日(週二)發表任內最後一份國情咨文,為最後一年施政勾勒願景,內容3次提及中國,強調以TPP干預亞太,令中國無法主導區內規則;歐巴馬先後20次提到「改變」,回歸2008年參選總統時的初衷,呼籲美國人把握機會改變美國政治,不要讓共和黨總統提名初選參選人阻礙前進步伐。他更不點名批評參選人之一川普,指個別政客侮辱穆斯林的言論只會令美國變得更不安全。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2016年是美國大選年,距離首場初選舉行只有不足3星期,因此歐巴馬的國情咨文很大程度是「為民主黨選情服務」。他一方面強調過去7年的政績,一方面試圖展現更為樂觀的美國願景,駁斥共和黨參選人的批評。歐巴馬說:「要憤世嫉俗很容易,要認為改變不可能、政治沒希望很簡單,但如果我們現在就放棄,就是放棄了更好的未來。」
歐巴馬形容美國正經歷充滿危與機的「非常改變」時期,不點名批評共和黨參選人試圖阻礙美國改變和前進。他稱共和黨人一直宣揚美國經濟正在下滑,純屬子虛烏有,又批評共和黨人誇大恐怖主義威脅,把對抗「伊斯蘭國」(ISIS)說成「第三次世界大戰」。歐巴馬承認「基地」和ISIS等對美國構成威脅,但未至威脅美國存亡,共和黨的說法只會助長ISIS氣焰。
歐巴馬向國會參眾兩院議員說,自己任內少數「遺憾」之一是美國黨派之間的仇恨和猜疑「惡化」,而不是朝着更好的合作方向發展。他沒有提到這是否他7年施政所致,僅稱這是因為太多美國人認為他們的聲音無足輕重,感到政治被有錢有勢的一小撮人操縱。歐巴馬沮喪地表示,像林肯和羅斯福這樣優秀的總統,「毫無疑問能夠更好地彌合黨派分歧」,希望自己在白宮最後一年能朝着這方面努力。
在國情咨文中,歐巴馬3度提及中國,兩次均與美國全球領導地位有關,包括「每當遇上重大國際事務,全世界的人都會要求美國帶領,而不是北京或莫斯科」、「有了『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中國便無法主導(亞太)區內規則,我們卻可以」。另外在提及環球政經局勢不穩時,歐巴馬也指出問題不在美國本身,而在於中東、俄羅斯自身問題及「中國經濟轉型引發的經濟衝擊」。
《星島日報》報導,歐巴馬在國會發表總統任內最後一次國情咨文,演說長約1小時。演講伊始,他已表明演講內容將不僅局限於今年,而着眼未來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他避免直接表明自己對下屆總統選舉結果的期望,卻以相當篇幅強調經濟、醫療、能源、環境、貿易、教育等領域的政績,着力描繪美國未來的發展願景。
歐巴馬說:「所有談及美國經濟走下坡的說法,都只是空泛的政治語言。你聽到敵人愈來愈強悍、美國愈來愈疲弱的論調,都屬這一類。」他聲稱「美國是地上最強大國家」、「美軍戰力史上最精良」,贏來掌聲不斷。
演說在經濟、外交、民權等多方面,大部分內容本質都是駁斥共和黨的攻擊。歐巴馬不點名批評川普反穆斯林的言論背叛了美國的價值觀,「當政治家侮辱穆斯林,這不會令我們更安全。」特朗普目前在共和黨候選人中支持度最高,但他經常發表惹火言論,早前曾表示應該禁止伊斯蘭教徒入境美國。 (接下頁)
歐巴馬告誡政敵:「別鼓勵我們回到部落,讓長相不同、祈禱方式不同、投不同票、背景不同的同胞當代罪羔羊」。川普其後反擊,指國情咨文沉悶、令人昏睡。
美聯社報導,歐巴馬這場演說不僅是要形塑自己的歷史定位,也是想在即將到來的總統選戰留下印記。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韋斯特認為,歐巴馬未提出傳統的施政方針,但強調了廣泛的主題和目標,旨在為下一屆總統設定政策議程。
該智庫另一高級研究員赫達克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講,歐巴馬最後一次國情咨文演講,相當於他在大選年發表的第一份「助選演說」。
南卡羅來納州州長黑莉代表共和黨回應說,歐巴馬談論的美好願景經常多於實際行動,許多美國民眾仍然感受到經濟復甦疲軟的壓力,同時面臨911事件以來最為嚴重的恐怖主義威脅。她表示,當歐巴馬任期結束時,「美國有機會朝新的方向邁進」。
《文匯報》「環球點評」分析,歐巴馬從當年橫空出世、席捲全美的美國政治新星,到如今變成政壇老面孔,對比初上任時胸懷大志、捨我其誰的氣勢,在國會演講的他臉上明顯多了幾分滄桑,熱情和活力也大不如前,然而這不代表他可以就此休息。踏入最後一年任期,歐巴馬將迎來為自己功過定調的最後機會,更可能直接牽動年底總統大選,必須謹言慎行。
由於不用再爭取連任,歷屆美國總統在第八年任期都被視為「跛腳鴨」,但不代表一定無風無浪。雷根在最後一年頂着共和黨黨友反對,促成美蘇協定裁減核武,載入史冊;相反民望一直高企的克林頓,爆出跟白宮見習生萊溫斯基的醜聞及遭國會彈劾,歷史已記下這無法磨滅的污點。
歐巴馬上任7年,予人最深印象幾乎全是對外工作,包括擊殺賓拉登、美國古巴關係破冰及伊朗核協議等,相反本土政績乏善可陳,究其原因在於白宮與國會對立,導致他施政處處受制。歐巴馬初上台時曾揚言化解華府政治對立,奈何過去幾年國會黨爭愈演愈烈,行政立法關係跌至谷底,2013年聯邦政府更因此局部停運,歐巴馬難辭其咎。如何修補國內政治分裂,將是他餘下一年的重要課題。
歐巴馬能否做出成果不僅關乎其個人政績,亦牽動年底大選;當年在雷根治下,美國人對國家前景充滿信心和希望,造就雷根副手老布希勝出大選,延續共和黨管治。歐巴馬任內雖見證美國走出金融海嘯,但遲遲未能提振國民信心,不少人對國家前景感迷茫。川普等「非傳統政客」突然冒起,或多或少反映美國人求變心切,望有強勢領袖指點前路。
外界普遍預料歐巴馬最後一年難有大作為,一來受到共和黨操控的國會掣肘,二來擔心予人話柄,拖累黨友選情,就像足球賽事踢至補時階段,球隊會擔心斷送優勢而變得保守。不過歐巴馬早前揚言無意就此鳴金收兵,反映他似乎仍然戰意旺盛,務求把握最後機會發動攻勢,力求為民主黨「絕殺」共和黨。
資料來源:香港文匯報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