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產業

貝索斯收購華郵:無需惋惜“創造性毀滅”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8-07 08:30


近日,美國新聞業的傳統巨子《華盛頓郵報》自身成為了被報導的主角。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以2.5億美元買下華盛頓郵報公司的報紙資,結束了格雷厄姆家族對該報延續數十年的控股。

對《華盛頓郵報》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持續多年的衰落過程的終點。因為找不到遏制營業收入持續下滑的方法,格雷厄姆家族忍痛將其出售,但它能否在貝索斯的主持之下逆轉危局、重現昔日輝煌,目前尚無法預料。《華盛頓郵報》以其在“水門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在美國人的集體記憶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以新聞監督的形式迫使一位在任總統去職,這是媒體作為所謂“第四權力”發揮實力的最佳範例,該報就是美國新聞業黃金時代的代表。也正是因為這一原因,它出售的消息引發了惋惜和哀傷,甚至是對整個傳統媒體未來的迷茫。


數年來,部分因金融危機衝擊,部分因數字化的新媒體衝擊,歐美傳統紙質媒體呈現衰落徵兆,報紙廣告收入下滑,德國、西班牙、義大利的多份報紙停刊、合併、裁員,而在美國,《紐約時報》也剛剛在本周將《波士頓環球報》出售給一位企業家。由企業家或其他富豪出手購買並拯救陷入危機的紙質媒體正在成為一個趨勢,而這也必然引發對新聞媒體獨立性,以及其是否能繼續作為監督者對良性社會治理髮揮作用的考問。

在致《華盛頓郵報》員工的公開信中,貝索斯表示不干預報紙的運作和發展方向,並保持傳統價值取向,為讀者負責而非為所有者私人利益負責。維持媒體編輯部門的獨立,繼續保持其公器性質,既符合社會的需要,也是傳統媒體復興之所需。然而同樣不容忽視的是,紙質媒體也需要應時而變,改革過時的商業模式,適應數字化、信息開放化、讀者與媒體互動化的新現實,無論是在技術還是在企業操作理念上,傳統媒體都需要走出創新之路,才能維持和發展。

正如貝索斯所說的,互聯網正在縮短新聞流程,侵蝕長期可靠的收入來源,催生新型的富有競爭力的對手。中立的新聞報導攸關社會公益,但新聞作為一種文化品也需要市場化的經營,滿足消費者的需要並給投資者帶來收益,能以更快捷優質的方式展現新聞並傳遞給用戶的媒體將生存下來,否則將會被淘汰。在“硅谷”起家的貝索斯也許不止會給《華盛頓郵報》注入新的資金,也許還有新的理念和思維方式,成功的嘗試將讓該報在商業模式和經營業績上均改頭換面。

《華盛頓郵報》的被收購還有其文化歷史意義,“硅谷”的企業家精神所釋放的能量,正在衝擊傳統被美國東海岸知識精英所主導的文化影響力。這些科技企業家在引領了互聯網和數字化的潮流之后,正在將東海岸的文化和政治力量傳承過去。新的企業家有工程師的思維和對時代潮流的更敏的把握,更能捕捉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他們是新時代的弄潮兒,由他們接過傳統媒體的指揮棒或許是一件好事。

長遠來看,新聞的載體和表現形式,新聞機構的組織形式,一直在不斷變化,舊模式的死亡與新模式的誕生都是“創造性毀滅”的一部分,無需為此過度惋惜。信息爆炸的時代更需要理性、專業的信息收集與分析者,並以文化意義上的觀察和思考,滿足現代人的精神需求。媒體的時代遠未終結,它只是面臨新生和范式的轉換,而貝索斯收購《華盛頓郵報》或許會成為這方面的一個有益嘗試。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