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商業營業額低於市場預期 批發業好轉動能有限 5月最多僅略增
鉅亨網記者王以慧 台北 2013-05-24 11:20
經濟部公布4月商業營業額1兆1575億元,月減1.7%、年增1%,擺脫前2個月年增率衰退表現,不過成長幅度仍不及市場預期的1.31%,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今(24)日表示,此反映商業銷售好轉有限,尤其國際景氣改善遲緩、批發業5月營運展望持平,批發業恐缺乏進一步好轉動能,預期5月商業營業額最多僅較4月水準略增。
元大寶華表示,雖母親節檔期、中國五一長假來台旅客增加、禽流感疫情緩,加上證所稅鬆綁,有利綜合零售業、食品業、餐飲等營收表現,且有部分百貨業者在母親節檔期營收超標,皆激勵消費者信心,不過,目前國際景氣改善遲緩、批發業5月營運展望也持平,批發業能否進一步好轉還要觀察。
元大寶華進一步指出,6月1日將上路的短期刺激經濟方案,可能遞延汰換瓦斯爐與瓦斯熱水器的時程,使家庭器具及用品業買氣觀望,而日元貶值削弱日本旅客來台觀光意願。目前商業營業額動向指數僅由上月的49.4回升至50.6,仍接近代表擴張和萎縮的分界線50,因此,5月商業營業額最多僅較4月水略增。
就各業別而言,占商業營業額約70%比重的批發業由上月的-0.8%升至1.4%,主因為黃金價格大跌,部份投資人與消費者逢低承接,推升家庭器具及用品批發業營收,抵銷鋼價與原料價格走低對建材(-6.6%)、化學原料及其製品(-7.2%)批發業帶來的衝擊。
不過,若扣除波動性大的汽機車及其零配件用品業後,零售業僅由上月的-0.9%改善至0%,反映民間消費力道依舊疲軟;而餐飲業年減2.9%至298億元,創2011年12月以來新低,主要反映禽流感衝擊餐館業營收萎縮5%。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