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中國發展面臨重大調整機遇 下半年或加碼民生政策

鉅亨網新聞中心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既要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充分做好應對各種複雜困難局面的準備,又要牢牢把握重大調整機遇。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努力實現三者有機統一。

分析人士指出,這次關係「年中定調」的重要會議再次傳遞出明確信號:中國將一手深化改革發展經濟,一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因此,在國內經濟面臨下行壓力、財政收入增速驟降的背景下,下半年中國惠及民生的政策不但不會縮水,相反有望加碼,成為提振國內經濟、促進改革進程的重要環節。


中新網引述中央電視台消息,分析人士表示,中共高層借此明確:經濟形勢越是困難,民生工作、特別是一系列關乎托底的民生工作越不能懈怠。因為民生直接關係到社會大局的穩定,後者對於經濟政策的順利實施及國民經濟的平穩運作極為重要。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而「穩增長說到底是為了保就業」,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此曾有明確表述。而輿論分析,決策層之所以堅持「調結構、促改革」的方針不動搖,上半年國內就業的表現功不可沒。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25萬人,完成了全年目標的80.6%。這一指標遠遠高於本屆政府此前設定的今年就業「下限」,成為決策者深入推進改革的底氣。

在7月30日的會議對下半年經濟工作提出的具體部署中,「積極穩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激發企業活力」、「清費減負」、「積極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資訊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產業」、「推動新興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等旨在拉動內需的舉措格外亮眼。

分析人士指出,鑒於作為國民經濟「三駕馬車」之一的外貿出口陷於疲弱,而大規模投資也因其可能引起的「後遺症」而為決策層所慎用,對於內需的拉動承載著中國經濟再創奇跡的冀望。而在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的過程中,對於民生的托底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在必要的事關投資的決策中,決策層也著重向民生傾斜,力求做到保障投資收益與促進民生工作的有機統一。如,新一屆政府履職後,強調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該項工程既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重大的發展工程」,可以達到拉動投資、消費需求及擴大就業等多重目的。

「(中國)將不失時機推出一批有利於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重點改革舉措,進一步激發市場和企業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使改革成果惠及全體人民。」7月31日,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如是說。在這一方針指引下,中國的民生工程有望得以深入持續推進。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