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藍皮書:國際競爭力穩中有升 傳產業競爭優勢下降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社科院周一(20日)在北京發佈的2013年《產業藍皮書》顯示,截至2012年9月,中國出口占全球總出口的比重超過11%,超過美國、德國和日本,中國的貿易競爭力指數從2008年經過3年下降後,到2012年同樣略有回升。但部份傳統產業競爭優勢下降,農產品、「兩高一資」產品,正在成為消失競爭優勢的行業。
中新網報導,產業藍皮書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口占全球總出口的比重,即國際市場佔有率,總體呈增長勢頭,2010年超過10%,2011年與2010年相比,基本穩定,市場佔有率為10.43%,與2002年相比,提高了5個百分點,相當於1950年的10倍。
藍皮書分析,中國國內雖然面臨成本進一步上漲,特別是勞動力成本上漲的壓力,但中國勞動力規模仍然龐大,依靠大規模勞動力支撐起來的產業,其比較優勢雖然會出現下降,但絕對競爭優勢仍然明顯;通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建立起產業間相互支撐的體系優勢,一些發展中國家在勞動力成本上雖然很有競爭力,但由產業體系支撐的綜合競爭優勢和中國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藍皮書預測,2013年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雖然仍將處於弱勢,但出現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較小;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雖然會受到發達國家弱勢增長形勢的影響,但其穩定增長的勢頭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東南亞、非洲等地區仍可能實現較快的經濟增長,這對中國穩定出口增長有利。
此外,《產業藍皮書》顯示,中國變為弱勢的傳統優勢行業有18類,這些產品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曾大於1,但近5年,其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已少於1。農產品、「兩高一資」產品,正在成為消失競爭優勢的行業。
《產業藍皮書》指出,中國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增長,世界排名已經從2005年之前處於40名外躋身至世界前40名,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但仍處於30名之外。
《產業藍皮書》指出,近年來中國部分傳統的優勢行業競爭優勢下降,開始從傳統的優勢行業轉為劣勢行業。近年來,中國變為弱勢的傳統優勢行業有18類,這些產品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曾大於1,但近5年,其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已少於1。農產品、「兩高一資」產品,正在成為消失的競爭優勢行業。「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大幅度下降,從有明顯比較優勢的行業變為弱勢行業。這是中國實現發展方式轉變,控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的結果。
在部分傳統優勢行業競爭力下降的同時,中國近年來也興起一批新興的優勢行業。這些行業過去一段時期顯示比較優勢指數少於1,近3年已經大於1。產業藍皮書發現最有可能成為潛在優勢的產業集中于全球產品空間的中心區域,從行業類型看,同樣集中于機械設備、化工領域。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