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培育出人類胚胎幹細胞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5-17 17:50
生物學領域的重大突破,引發克隆人類擔憂
在移除細胞核之前,一個未受精的卵細胞在移液管裡。
實驗室培育的肉條,看很誘人吧?
深圳特區報訊 綜合外媒5月16日報導,科學家對克隆技術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息。美國的一個研究小組15日對外宣佈,他們利用體細胞克隆技術首次將人類皮膚細胞轉化成可以分化成各種組織的胚胎幹細胞(ES細胞)。哈佛幹細胞研究所的科學家喬治·戴利用“無與倫比的成就”來稱讚這項成果。不過也有科學家擔心,該研究成果會被某些流氓科學家所利用,滿足一些客戶克隆嬰兒的需求。
這個研究小組在得到俄勒岡衛生與科學大學倫理委員會批准后,接受了由9名23歲至31歲女性提供的100多個未受精的卵細胞。他們先將這些卵細胞去除 DNA,植入了含他人DNA的皮膚細胞,結果有21個發育到了被稱為囊胚的階段,再取該組織的一部分進行培養,其中6個成為ES細胞。
促使ES細胞分化成心肌后,研究小組還確認了脈動。在成功培育的6個ES細胞中,有4個是由同一名女子提供的卵細胞製成的,它們似乎具有某種容易成為ES細胞的特質。
幹細胞是起源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幹細胞是一種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的潛在功能,醫學界稱其為“萬用細胞”。
該科研小組指出,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不治之症尋找治療方法。“我們的發現為部分組織和器官功能失調或受損的病人提供了新的生成幹細胞的方法。這種幹細胞可以再生並替代那些受損的細胞和組織,幫助數百萬病人減輕痛苦。雖然要研發安全有效的幹細胞治療方法仍需科研人員付出很多努力,但是我們相信,新的成果是朝可能用於再生醫藥的細胞的研發邁進的重要一步。” 該小組的領導者舒克拉特·米塔利波夫博士說。
有專家推測,這項成果未來可能幫助客戶定製幹細胞,以幫助治療多種疾病,例如,新的神經細胞可能緩解脊髓損傷帶來的疼痛,新的心臟細胞可能治療心臟病,老年痴呆症和多發性硬化等疑難雜症也有望得到根治。
[NT:PAGE=$]雖然科學家之前也曾克隆出人類胚胎,但是從未從中提取到健康的幹細胞。而最新的科研成果可以被稱為生物學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有了它,科學家或許可以在不遠的未來就能在實驗室克隆出嬰兒。美國密安州立大學的克隆專家何塞·奇貝利說:“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克隆出一隻猴子只是時間的問題,這距離克隆人類更進一步了。”英國反克隆人類組織“人類基因警戒”的創始人戴維·金博士認為,這顯示出通過立法禁止克隆人類的緊迫性,在有關立法出台之前不應該進行這樣的研究,而發表這樣的研究結果更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 (小唐)
冒華人專利獲諾? 日幹細胞先驅遭起訴
深圳特區報訊 繼在美國加州高等法院狀告瑞典諾貝爾委員會誹謗及不當競爭后,美國美寶國際集團創辦人兼董事會主席徐榮祥5月8日又在舊金山高等法院起訴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獲得者山中伸彌,稱其冒名欺騙。
山中伸彌是日本京都大學教授,也是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附屬格拉德斯通心血管病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他被認為是幹細胞研究的先驅。
美寶國際集團網站顯示,徐榮祥1982年畢業於中國青島醫學院醫療系,1990年開始人體再生複原科學研究並創立美寶國際集團。在中國和美國擁有燒傷再生醫學、體表創瘍再生醫學及人體再生潛能等發明及專利。
美通社5月15日報導稱,徐榮祥創立了人體再生複原科學,他被認為是唯一擁有能直接再生損傷器官技術的專利權人。
徐榮祥律師對美通社表示,山中伸彌將其轉基因人工細胞研究命名為“體細胞誘導成多能幹細胞”並稱為iPSC,實際上是以徐榮祥的專利所有權名義命名,對其聲譽和公司造成了實質傷害。
徐榮祥律師表示,山中伸彌的“體細胞誘導成多能幹細胞”是徐榮祥專利所有權“損傷器官再生科學路”的核心內容。其專利號為US6991813。
徐榮祥於2012年12月3日控告瑞典諾委,敦促其澄清在頒發2012年生理學或醫學時的相關聲明。諾委一直沒有就澄清科學真相予以回應,該案目前還在進行中。
因此,徐榮祥決定起訴山中伸彌,並稱其冒名欺騙。(鐘和)
幹細胞牛肉漢堡,敢吃嗎?
荷蘭科學家欲用2萬條“牛肉”組織做漢堡肉餅
深圳特區報訊 多年來,在實驗室裡培育肉類替代品的競賽如火如荼。據外媒5月14日報導,荷蘭組織工程學家馬克·波斯特正利用幹細胞在實驗室培育漢堡肉餅,也許不久這種漢堡就會被人捧在手裏大快朵頤了。
[NT:PAGE=$]波斯特的“人造牛肉計劃”在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大學已經開工有些時日了,這還要感謝一位匿名人士捐贈的32.5萬美元資金。牛肉乾細胞在這裏成長為條狀組織,每條需要幾周時間長成,2萬條才可以做成一個漢堡。
本來,以這種方式培育的肉本計劃在去年烹調,但據《紐約時報》報導,這可能在未來幾周進行。
目前,這種肉是在胎牛血清中培育的,可能需要多年努力才能使這種人工培育牛肉變成可行的肉類替代品,而且,這當中還沒有考慮消費者對購買這種實驗室培育肉品的抵觸心理。
盡管波斯特研製的“科技漢堡”已經耗費了大量時間、努力和金錢,但我想,人們最想知道的是:“這漢堡味道怎麼樣?比蔬菜漢堡好吃嗎?”
如此做出的漢堡在味道上也許更接近麥當勞的漢堡肉餅,跟豪華餐館裡的美食漢堡還是有差距的。目前試驗更注重的是證明肉可以這樣生長而不是其味道如何。讓肉更美味是今后研究要關注的。波斯特說,他打算在做肉餅之前只加鹽和胡椒。
(信蓮)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