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權白皮書 拓國際人權交流 慎用死刑 首入生態人權保障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發表《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積極開展國際人權交流與合作,加入包括《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在內的27項國際人權公約,積極為批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創造條件;在司法領域人權保障取得新進展,嚴格控制並慎用死刑;網際網路已經成為公民實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的重要渠道,成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徑;並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人權保障」寫入人權白皮書。
據中新網報導,中國國務院新聞辦14日發表的《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指出,中國積極開展國際人權交流與合作,已加入包括《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在內的27項國際人權公約,積極為批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創造條件。
白皮書稱,中國高度重視國際人權公約履約工作,積極履行已參加的國際人權條約的義務。2012年,中國政府提交《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第七、八次合併履約報告,成立跨部門協調小組,著手撰寫《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第六次履約報告。
白皮書表示,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人權文書及有關規則制定工作。2011年,中國政府向人權高專辦提交了《對加強人權條約機構體系進程的意見》,並於2012年7月派團出席「聯大進程」的首次非正式磋商,就改善人權條約機構體系闡述中國政府立場和主張。中國政府還推舉專家參加有關競選並擔任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委員會,禁止酷刑委員會,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和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委員。
白皮書說,中國通過人權對話增進了解、相互借鑒。近三年來,中國與美國、歐盟、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瑞士等分別舉行人權對話,還與美國舉行中美法律專家交流,與歐盟舉行中歐司法研討會,與澳大利亞開展人權技術合作項目等。
白皮書還指出,中國司法領域人權保障取得新進展,國家嚴格控制並慎用死刑。
白皮書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刑法修正案(八)》,取消13個經濟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死刑罪名削減幅度近五分之一。修正案還對審判時已滿75周歲的人犯罪適用死刑作了限制性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聯合發佈了《關於辦理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對死刑案件的證據審查判斷採用更為嚴格的標準。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要求判處死刑的第二審案件全部開庭審理,並加強死刑復核監督。
白皮書指出,中國改善被羈押人的居住、生活和醫療條件。到2012年底,全國已有2391個看守所建立了被羈押人安全風險等級評估機制,佔看守所總數的89.1%;有1774個看守所建立了被羈押人心理諮詢室,佔看守所總數的66.1%;有1893個看守所實現留所服刑罪犯網際網路雙向視頻會見,佔看守所總數的70.5%;有2532個看守所建立了在押人員投訴處理機制,佔看守所總數的94.3%,累計處理在押人員投訴2633件;有2664個看守所聘請了特邀監督員,佔看守所總數的99.2%。2012年,檢察機關對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中的違法情況提出糾正意見32165件次。(接下頁)[NT:PAGE=$]
白皮書稱,中國律師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不斷完善。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明確了律師在整個訴訟過程中的辯護人地位,明確要求在偵查、起訴、審判階段,有律師的,都要聽取律師意見並附卷,擴大了法律援助在刑事訴訟中的適用範圍,將審判階段提供法律援助修改為在偵查、起訴、審判階段均提供法律援助,並擴大了法律援助的對象範圍。
白皮書介紹,2012年,律師代理訴訟案件230多萬件,法律援助案件28萬件。2012年,全國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00萬餘件,提供法律諮詢568萬人次,分別比2009年增長了56.4%和17.1%。
白皮書透露,截至2012年底,中國網路微博用戶規模為3.09億,據對中國最有影響的10家網站統計,網民每天發表的論壇帖文和新聞評論達300多萬條,微博客每天發佈和轉發的資訊超過2億條。
白皮書稱,到2012年底,中國網際網路上網人數5.64億人,其中使用行動電話上網人數4.2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42.1%。網際網路已經成為公民實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的重要渠道,成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徑。
白皮書表示,中國保障各項人權的法律制度不斷完善。截至2012年底,中國已制定現行憲法和有傚法律243部、行政法規721部、地方性法規9200部,涵蓋社會關係各個方面的法律部門已經齊全,各個法律部門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經制定,相應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比較完備,法律體系內部總體做到科學和諧統一。
白皮書介紹,2010年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修改了45部法律,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國家賠償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行政強制法等法律。
白皮書指出,中國切實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和表達權。國家制定了《政府資訊公開條例》,政務公開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中國共產黨持續推進黨務公開,建立黨委發言人制度。2012年,全國省級以上黨和政府機構舉辦新聞發佈會2200多場。
白皮書表示,基層民主建設使公民參與權進一步擴大。截至2012年底,全國絕大多數省份已開展了8至9輪的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全國98%以上的村委會實行了直接選舉,村民平均參選率達到95%。
白皮書說,中國充分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目前,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人口超過100萬的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積極培養使用少數民族幹部,中央和地方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都有一定比例的少數民族幹部。(接下頁)
[NT:PAGE=$]
在生態文明方面,白皮書指出,公民享有清潔生活環境權益進一步得到保障,初步建成覆蓋各環境要素的國家環境監測網和地方環境監測網。
參加白皮書文本討論的武漢大學公益與發展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張萬洪向中新社記者表示,這是中國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人權保障」寫入人權白皮書。
白皮書稱,中國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體佈局的五大目標之一,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切實保障公民的環境權益。中國基本建立起保障公民環境權益的法律和政策體系,已形成了包括污染防治領域、資源保護領域、自然區域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覆蓋面較為完整的法律法規體系。
白皮書指出,公民享有清潔生活環境權益進一步得到保障,實施地表水、空氣、酸沉降、沙塵天氣影響、飲用水水源地、近海海域、城市噪聲、生態等各環境要素常規監測以及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和應急預警監測,初步建成覆蓋各環境要素的國家環境監測網和地方環境監測網。
白皮書介紹,2012年,中國成功發射了環境一號C星,細顆粒物(PM2.5)被納入空氣品質常規監測指標。在監測的316個城市中,城市區域聲環境品質好的城市佔3.5%,較好的佔75.9%,輕度污染的佔20.3%,中度污染的佔0.3%。
白皮書說,公民享有良好生態環境權利的保障水準不斷提高。全國城市園林綠地面積達2242861公頃,綠化覆蓋率達39.22%,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1.80平方米,目前全國有公園10780個。
白皮書指出,海洋環境生態保護得到加強。2012年,國家海洋局查處海上環境違法案件176起。新建15個國家級海洋保護區,增加保護區面積751平方公里。在渤海率先建立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確定了21個海洋生態修復項目,70個海島整治修復與保護項目。近岸海域301個海水水質監測點中,達到國家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監測點佔69.4%。
白皮書透露,目前,中國有宗教教職人員約36萬人,依法登記並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達到14萬處,基本滿足了信教群眾的需求,宗教團體已達5500個,各宗教的教務活動有序開展。
白皮書稱,中國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得到切實保障。目前,經批准恢復和建立的各類宗教院校已達97所,基本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宗教院校教育體系。中國支援宗教經典、宗教類期刊等宗教出版物依法印製流通。截至2012年,中國《聖經》印刷數量達1億多冊,成為世界上印刷《聖經》最多的國家之一。
白皮書說,中國堅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從保障人權的高度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維護宗教界合法權益,促進宗教關係和諧,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接下頁)
[NT:PAGE=$]
白皮書指出,政府積極推進宗教領域依法行政,規範行政權力。2012年,取消宗教事務方面的行政審批項目3項,調整3項,修改《宗教事務方面部分行政許可項目實施細則》。依法處理傷害信教群眾宗教感情的事件,妥善處理城市建設中涉及拆遷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房產的問題。
白皮書表示,中國支援宗教界開展宗教交流。2011年10月在湖南舉辦國際道教論壇。2012年4月在香港舉辦第3屆世界佛教論壇。
《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是中國政府自1991年以來發佈的第10份人權白皮書。除前言外,白皮書包括經濟建設中的人權保障、政治建設中的人權保障、文化建設中的人權保障、社會建設中的人權保障、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人權保障、人權領域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等6部分內容。
白皮書指出,尊重和保障人權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級國家機關的意志和行動。繼「人權」分別莊嚴載入中國憲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中國共產黨黨章之後,2012年11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又將「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確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中國政府還發佈了《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和《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並對《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的實施情況進行了評估。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入了有計劃、持續穩健、全面推進的新階段。
白皮書說,中國將人權事業的發展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放在首位,努力促進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與公民政治權利的全面、協調發展。
白皮書表示,中國保障各項人權的法律制度不斷完善。截至2012年底,中國已制定現行憲法和有傚法律243部、行政法規721部、地方性法規9200部,涵蓋社會關係各個方面的法律部門已經齊全,各個法律部門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經制定,相應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比較完備,法律體系內部總體做到科學和諧統一。
白皮書稱,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人口眾多,區域差異較大,資源有限,環境和生態保護壓力大,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國家各項事業發展中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還較多,需要繼續付出艱苦努力加以解決。在中國,實現更高水準的人權保障,任務依然十分繁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