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試驗羊植入第三代人工心已存活61天創紀錄

鉅亨網新聞中心


創國內植入第三代心室輔助裝置存活紀錄

據新華社電 (記者張建新、吳剛)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工學團隊和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醫學團隊合作,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個可植入的、第三代心室輔助裝置——磁液雙懸浮血泵。到昨日,試驗羊“天久”已經在泰心醫院動物實驗中心健康存活61天,創下了國內植入第三代心室輔助裝置的最長存活紀錄,我國第三代心室輔助裝置研製取得重大突破。


研究團隊開創性地將航天伺服技術領域的磁懸浮和動壓軸承技術應用於離心血泵,使轉子在血液中懸浮旋轉,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共申請了10項專利。

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劉曉程介紹,目前我國心衰患者有1600多萬。由於心臟供體匱乏,遠遠無法滿足患者需求,大量心臟病人在等待心臟移植中死亡。

心室輔助裝置是全世界公認的各類終末期心衰的最有效治療方法。從上世紀60年代第一代氣動血泵發展到今天的第三代懸浮血泵,經歷了幾代科學家艱辛的研究歷程。

我國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進行心室輔助裝置的研究,雖經幾代人的努力,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至今尚無商品化的國心臟輔助裝置供臨床應用。國外雖有商品化的心室輔助裝置,但一套裝置價格高達50萬元~100萬元人民幣,令國內病人望“泵”興嘆。因此,研製出性能優良、價格低廉的第三代國心室輔助裝置成為當務之急。

2009年3月,研發團隊確定了磁液雙懸浮、泵機一體化、電控雙冗余的總體技術方案,研製出體積小、質量輕、溫升低、方便植入體內的血泵。

針對血泵最難突破的血液相容性和組織相容性問題,研發團隊經過艱難攻關,於2012年6月取得突破,在泰心醫院動物實驗中心的體外溶血測試結果顯示,血泵溶血指標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研發團隊於3月14日為取名“天久”的綿羊植入血泵,成功進行了第18次實驗。“天久”術后各項指標均正常,至今已健康存活61天,在國內首次實現攜帶電池與控制器自由活動,達到了血泵臨床植入的模擬狀態。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