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警告:香港勞動人口2018年到頂 經濟發展將遇瓶頸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香港經濟發展委員會昨召開第二次會議,行政長官梁振英在會後表示,香港的勞動人口將於2018年到頂,之後會持續下滑。但政府有否想過輸入人才或其他解決方法,他就指仍未有結論。經委會專業服務業工作小組召集人劉炳章透露,會上成員普遍都明白有此需要,但亦覺問題非常政治敏感,必須有具體措施,並與各政黨及勞工界別達成共識後,方能出台。
《星島日報》報導,梁振英表示,人力資源的供應、需求和長遠培訓問題,對香港經濟持續發展尤其重要,香港的勞動人口在未來數年將慢慢增加,「但去到5年後,在2018年時,我們工作人口的數目將會到頂,跟著就會進入一個長期下跌的時期」。他又警告,「如果這個問題我們不能及早處理好的話,會制約我們的經濟發展,形成一個樽頸」。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強調,若在人力方面沒有了彈性,將窒礙經濟發展。
劉炳章指,香港現時的失業率處於低位,職位空缺卻創新高,造成「有位無人做」的情況,會上有委員提出,部分行業包括餐飲和保安等相當「難請人」。但他認為,若真要輸入外勞,必須按個別具體項目處理,而非作一般性輸入,以當年興建赤角機場為例,正是一個需要特定工種和數目的外勞,並有明確的完工時間的具體項目。劉炳章引述梁振英回應,會考慮委員提出的意見,但亦提醒輸入外勞是政治問題,港府必須考慮周詳。
成員之一、經民聯梁君彥則認為,政府應制定長遠規劃,包括如何培訓人才、哪類工種人手不足、如何養活700萬人等。他承認,在會上有談及某些行業面對人手短缺的困局,例如政府興建房屋、基建等項目,是否可有時限地輸入外勞;長期人手不足的老人護理行業,是否亦可考慮輸入勞工?
據了解,會上來自工商界和學界的委員,包括錢果豐和周松崗等,都認為香港的中、下層勞工不足,有需要輸入外勞。前新加坡外交部長楊榮文則分享了星洲的經驗,他指出,一旦決定輸入外勞,必須清楚界定輸入哪一類勞工,政府並需向本地勞工提供補貼和資助,確保外勞不會「搶他們飯碗」。
除了人力資源,梁振英認為,土地樓房問題亦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為土地樓房短缺,會造成國際學校學額短缺,「令到很多外國企業或是本地企業想聘請一些外面來香港工作的人才,不能夠一家人搬來,制約了我們的經濟發展」
香港《文匯報》報導,被問到香港的優勢會受到國務院已批准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所影響,梁振英強調,香港的競爭力是不錯的,香港的貿易和其他產業,亦有相當的競爭力。他又指,在國家範圍內也好,或者是世界範圍內也好,無論是貿易或其他產業,一定是有競爭的,「但香港過去百多年來,我們也是在競爭中進步,我們不應迴避競爭,最重要的是我們通過種種政策和措施,提升我們自己的競爭力,這才是基本的態度」。
他認為,無論是人力供應問題,還是土地供應問題,香港未來都會遇到一些挑戰。因此,特區政府新成立的經濟發展委員會要向特區政府提具體的建議,「如果特區政府做一、二、三、四、五,就可以對那個產業起到甚麼促進作用,達到這個促進作用後,這個產業發展起來,對社會──這個最重要的──對社會有些甚麼好處。特區政府聽到後,我們會考慮應否做、如何做,我們會做這些一、二、三、四、五出來。」
經濟發展委員會下的製造、高新科技及文化創意產業工作小組召集人羅仲榮則指,該小組之下還包括「科技行業」和「文化及創意產業」兩個小組,會分別和其製造及服務行業交流,看看他們的發展及需求。「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人才培訓和吸引人才方面,即如何更有效培訓本地人才,和如何更有效吸引並留住外地人才。」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