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離職並非冷不防 10大徵兆有跡可循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綜合報導 2013-01-28 16:00
「轉職潮」鴨子划水,但「離職潮」並非冷不防! 104 資訊科技集團行銷處協理陳力孑說,離職其實有跡可循,離職 10 大徵兆包括:經常上人力銀行網站、降低工作熱情、收拾個人用品、低調接聽面試電話、請假次數變多、以及不加班準時回家等;由於 6 成員工萌生辭意時,處於「不和老闆溝通」的「離職黑洞」,另有 3 成 6 的員工一旦提出辭呈就「鐵了心、走定了」,企業用人主管宜多觀察人才慣性,並與人才形成夥伴關係,留心也留人、提前預防年後離職潮。
部分產業流動率高、人員遞補不易,用人主管或企業人資最怕年後收到一疊離職信! 104 資訊科技集團進行「員工離職徵兆調查」由求職者票選離職 10 大徵兆。 104 資訊科技集團行銷處協理陳力孑說,人員離職能自然「汰弱」,但難免有優秀人才琵琶別抱,正因「喜怒不形於色」的多個選項也入選離職 10 大徵兆,用人主管宜多觀察人員慣性是否超出常軌,預防人才流失。
辭職是一項割捨的藝術,既難捨、也難得!調查指出, 59% 的受訪者一旦萌生辭意「不會與老闆溝通」 (37% 認為多說無益,老闆不會改變作為; 22% 認為純屬個人問題) ,有 20% 的受訪者會直接挑明與老闆共同解決,另有 21% 的受訪者會迂迴透露問題。
陳力孑說,近 6 成員工一旦有離職念頭隨即進入「拒絕溝通」的「離職黑洞」,當公司的離職率異常,用人主管和企業主即應主動了解問題癥結,或可訪談其他員工的意見、或可盤點公司薪酬與競業的差距、或可檢視公司願景及雇主品牌是否偏離原訂目標等;當問題癥結被解決,才能成功慰留人才、穩定人心,合計有 61% 的受訪者會因為用人主管或企業主出面解決問題而留下,若只是一味的「動之以情」,例如:祭出公司待你不薄、沒你不行等人情攻勢,反而有 58.8% 的受訪者備感困擾。
根據 104 資訊科技集團「人才斷層」報告, 68% 的企業面臨「中高階主管」難尋的壓力,主要產業「關鍵職缺」從開出職缺到穩定關閉的召募期間在 5-13 個月不等,「徵才」大不易,「留才」更顯重要!陳力孑建議,企業應與人才形成夥伴關係,從共榮共享到共體時艱,滿足人才不同層次的需求。
以上資料來自「員工離職徵兆調查」,由 104 資訊科技集團透過 104 市調平台於 101 年 11 月 1 日到 11 月 15 日執行,調查對象為 104 求職會員,有效樣本 1304 份,在 95% 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 ± 2.71%。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