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瓦利內會成為下一個霍多爾科夫斯基嗎?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4-18 08:12
作者:俄新社記者高懿潔俄羅斯知名反對派與博主納瓦利內被控侵吞木材公司財產的“基洛夫木材”案17日在基洛夫州列寧區法院開審。
俄《獨立報》15日發表題為《針對納瓦利內的起訴如同政治近視》的文章稱,俄偵查委員會發言人馬爾金表示,如果納瓦利內沒有極力引發人們對他的關注並且不刺激現任政府的話,那麼檢查部門也不會這麼快就對他進行刑事立案。
文章指出,這一“不小心且不恰當”的言論令人們有理由相信“基洛夫木材”案存在政治動機。納瓦利內本人不相信法院會做出有罪判決,而不論是實際的徒刑還是緩刑都是在對他進行“政治邊緣化”。
普京在3月初剛剛對《國家杜馬議員選舉法》進行修正,禁止曾被判刑和實施重大犯罪的人競選杜馬(議會下院)議員。杜馬批准這一修正案的可能性很大。
“取消對手的比賽資格後,當局親手營造了這樣一種局面,即納瓦利內只可能通過一種方式回歸政治舞台,那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革命’。”文章寫道。
“我要當總統”
納瓦利內涉及的罪名是“盜用公款”。俄偵查委員會認為,納瓦利內在義務擔任基洛夫州州長顧問期間,勾結“維亞特卡木材”公司經理和“基洛夫木材”公司總經理,組織侵吞“基洛夫木材”公司財產。
偵查委員會認為,犯罪嫌疑人2009年5月至9月期間共侵吞“基洛夫木材”公司1萬多立方米木材,給基洛夫地區預算帶來超過1600萬盧布的損失。案件被告包括納瓦利內本人和"維亞特卡木材"公司經理奧菲採羅夫。罪名一旦成立,等待納瓦利內的將是最高10年的鐵窗生涯和100萬盧布的罰款。
實際上,對“基洛夫木材”的調查最初始于2010年,但先後因証據不足被兩次撤銷。然而,去年7月偵查委員會再次對他提起指控。並且與前兩次不同的是,這次案件的調查突飛猛進,去年12月,“基洛夫木材”公司的總經理阿帕列夫便獲4年緩刑。
針對庭審時間是在4月3日確定的。兩天後,納瓦利內便在反對派電視頻道“雨”的節目中宣布希望成為總統。
他在節目中說:“我想改變國家的生活。我想改變國家管理體系。我想使這個國家1.4億的人口——石油和天然氣正是為了他們流出——不再生活在這種絕望的貧窮之中,而是能有正常的生活。”納瓦利內還表示,正是由于牢獄之災在前方等待著他,自己更不能改變立場。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俄羅斯1”台的節目中表示,他不認為普京會監督案件的審理過程。不過,17日當天案件一經開審,主審法官布利諾夫便同意了被告辯護律師將庭審推遲一周的申請,律師所持的理由是案件卷宗有31卷,需要時間閱讀研究。
“入獄將使他離總統寶座更近”
主審法官布利諾夫表示,案件的審理過程將持續很長時間。根據統計,俄羅斯刑事案件無罪判決的幾率極低,還不到1%,目前人們關注的焦點是他會被判緩刑還是真的會被投入大牢。對此多數專業人士傾向于前者,認為實際刑期將使當局處于不利的局面,甚至親手把納瓦利內打造成英雄。
莫斯科律師協會主席列茲尼克在接受《生意人報》採訪時表示,納瓦利內一旦真的坐牢,政府就必須“在監獄里消滅他”,否則的話他成為總統的可能性就將很大。“他年輕,迷人,能言善辯,飛揚跋扈。”
他說。俄右翼力量聯盟創始人、前夫總理涅姆佐夫認為,普京將納瓦利內視作潛在的對手。“坐牢只會增加他的知名度。他們(當局)會把他變成俄羅斯的納爾遜·曼德拉。”
他說。不過,根據列瓦達民調中心3月份的一項調查,只有37%的俄羅斯人知道誰是納瓦利內,1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將考慮在總統選舉中為他投票。
政治分析家奧列什金指出,如果當局還是理性的話就會給他緩刑,否則將意味著“蘇聯式的鎮壓”重返俄羅斯。在談到“基洛夫木材”案同當年的“尤科斯石油”案的可比性時,俄前總檢察長斯庫拉托夫稱他不會把這兩起案件作比較,因為對霍多爾科夫斯基的審判指令是從“最高層”下達的,而他不認為納瓦利內案中存在政府高層的導向。
來自“統一俄羅斯”黨的杜馬副主席熱列茲尼亞克認為,納瓦利內一旦真的入獄,那麼離總統的寶座反而會更近,因為有季莫申科這個“鮮活的例子”擺在那里。“會給他某個時間的緩刑,這樣他才不會成為‘監獄英雄’。”
他說。燙手的山芋 俄電子雜志The News Times寫道,案件的主審法官布利諾夫是首次接手類似棘手的案件,並且據基洛夫州消息人士稱,他是為審理該案件被從另一個區專門調至列寧區的。有趣的是,布利諾夫在最近兩年半內從未做出一次有罪判決。
被委以這一“重任”的布利諾夫本人拒絕接受媒體採訪。“我不希望我的私生活被在所有的聯邦級電視頻道和社交網絡向公眾展示。我不是政治家,不是國務活動家,我不想被寫入歷史。”
他說。而布利諾夫的領導,列寧區法院院長扎伊採夫則堅稱,案件中不存在任何見不得光的成分。
他還表示,媒體和公眾對“基洛夫木材”案的熱情十分令人不解:“誰是納瓦利內先生?他做了什麼,以至于要改變我們的生活?難道他是彼得一世嗎?10年過後,人們不會再記得這起案件,就像15或20年後,不會再有人記得霍多爾科夫斯基。”
還有不到1個月的時間,去年演變為騷亂事件的5月6日莫斯科“博洛特納亞”廣場集會事件即將迎來一周年紀念日。
目前有關此次集會的調查仍在進行中,相關案件也仍處于公眾的熱點視界範圍內。相信不論是實際的徒刑還是緩刑,“基洛夫木材”案的判決都不會很快做出,否則的話,將很可能成為反對派召集群眾的絕佳理由。作者觀點不代表俄新社觀點上述文章內容由俄新網提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