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好聲音 靠軟實力登陸腦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4-18 08:12
台灣好聲音 靠軟實力登陸腦 (蕭照平報導)
大陸爆紅的歌唱節目「我是歌手」,其實是從韓國原汁原味購買版權,韓國版的「我是歌手」可以說是實力派唱將的星光大道,場內的觀眾就是評審,節目最後就是把最低分數的選手淘汰出局。
這樣的製播模式,在韓國甚至創下超高的收視率,名氣響到大陸,大陸湖南衛視更借用韓國的創意,辦起大陸版的「我是歌手」,當台灣歌手一一在賽末點相互競爭下,大陸版的「我是歌手」也透過媒體的傳播紅到台灣,甚至在決賽當天,還有新聞頻道用現場轉播的方式播出。
在台灣觀眾對歌手表現品頭論足的同時,民進黨黨主席蘇貞昌關注的重點的確很不一樣。他表示,新聞台直播三個多小時,其實是「入島、入戶、入腦」的做法。
『以前是以商為政,現在是入島、入戶、入腦,這就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有些電視台專門節目就整天中國好,台灣很「雖」,媒體傳播上如果過度不當、比例不合那就不應該,今天的香港就是明天的台灣』
台聯立委許忠信也擔心,中國恐怕會藉由文化工具統戰台灣。
『在政治上,也會造成人心受到中國很容易統戰的管道,所以我覺得這樣的做法其實不適當』
面對泛綠陣營的憂心,國民黨立委蔡正元從量化的方式,來反駁這樣的說法,他表示節目上出現頻率最多的都是台灣歌手,就連比賽的演唱歌曲也都是台灣音樂市場耳熟能響的曲目。
『這節目裡面鏡頭出現最多的是台灣歌星還是大陸歌星,從頭到尾我看過幾次都是台灣歌星,不管是時間還是歌曲的比率,幾乎都是台灣歌曲台灣歌星,就像說王建民在美國打球,都是黑黑白白的人,我們當然看自己人,我們自己人去中國大陸表現好,當然會去看自己人』
蔡正元更用蘇貞昌的話,來反向解釋。
『不要忘記呀,這麼多的台灣歌曲、台灣歌星在大陸上,是在入他們的腦耶,有沒有搞錯』
蔡正元說的有些激動,不過並非沒有道理。仔細看看大陸版的「我是歌手」,節目創意來自韓國,最後決賽演唱的歌手,台灣就佔了四位,就連演唱的曲目也都是台灣民眾耳邊常聽的流行金曲,所以其實是台灣撐起「我是歌手」的主要內容,至於大陸則是靠雄厚的資本,打造台灣望其項背的舞台規格。也就是說,中國提供資本,韓國提供創意,而台灣提供最重要的軟實力。
中國採行社會主義,因此中國政府往往會透過電影、音樂等文化工具,來傳播大中國思維的主旋律。可是伴隨網路與市場的開放,主旋律的意識形態也受到不少挑戰。從「我是歌手」節目上,看到中國聽眾跟著演唱台灣歌曲再加上沉醉的表情,台灣民主自由的想像,也跟著音樂進入到中國觀眾的意識裡。
因此,當台灣希望中國逐步邁向民主化的同時,文化交流絕對是促進中國改變的主要力量。從「我是歌手」的案例來看,台灣絕對是文化輸出的大國,那麼對比蘇貞昌的批評,不禁要問到底是什麼入島、入戶又入腦。
國民黨立委蔡正元,就對蘇貞昌不了解情況就發言的行為,認為不僅會傷害民進黨也會害了蘇貞昌他自己。
『向總統大位邁進的人,他至少要表現你夠聰明吧,你夠了解狀況吧,老是掌握不了狀況,頻頻出錯,蘇貞昌很快會在總統的競逐賽上出局』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