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布什弟弟競選美國總統讓人看不透 政治派別總在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2-19 08:43


布什弟弟競選美國總統讓人看不透 政治派別總在變
布什弟弟競選美國總統讓人看不透 政治派別總在變

紐約時報中文網刊文指出,杰布•布什到底是哪一類共和黨人呢?這個問題正越來越頻繁地冒出來。人們無法給出一個清晰的答案,卻又堅持一種看法。這件事情本身,實際上能告訴我們一些東西。它挑明了一個事實:政壇最成功的人士不會永遠固守一方。他們身上,既有一部分不可動搖的堅定信念,又有一部分的順勢而為,而對其中任一部分的判斷又會因他們政治生涯中的不同時刻而迥異。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作為同時擔任大州州長的親兄弟,兩位布什必然會被拿來作比較。喬治愛沖動,會摔跟頭,卻能在爬起來之后昂首闊步地走向成功。杰布深思熟慮、埋頭苦干。喬治性格外向,能跟滿屋子的人打成一片。杰布天生內向,愛靜靜地博覽群書。

這是1999年到2000年間流傳的說法。至於兩人在意識形態上的差異,據說是喬治大概更溫和一些,而杰布是更為貨真價實的保守派。

15年的時光造就了多大的變化啊,政壇風云又經過了怎樣的變幻!

隨著杰布•布什(jeb bush)貌似在朝著競選總統的方向靠攏,許多觀察人士如今將他歸為中間派。的確,他眼下發出的信號中有一些元素表明——借用上周發表在《紐約時報》上的喬納森•馬丁(jonathan martin)文章中的措辭——假如他贏得了“黨內提名及大選,或許會在一代人的時間里重塑共和黨。”不過,馬丁也舉出了布什發出的信號中的其他一些元素及過去的記錄,而它們解釋了為何另外一幫觀察人士對他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比如,記者s•v•戴特(s. v. dáte)在《政治人》雜志上撰文指出,對於包括他本人在內的“那些報導了杰布在塔拉哈西兩個任期的人”而言,將布什劃入溫和派之列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那么,杰布•布什到底是哪一類共和黨人呢?這個問題正越來越頻繁地冒出來。人們無法給出一個清晰的答案,卻又堅持一種看法。這件事情本身,實際上能告訴我們一些東西。

它挑明了一個事實:政壇最成功的人士不會永遠固守一方。他們身上,既有一部分不可動搖的堅定信念,又有一部分的順勢而為,而對其中任一部分的判斷又會因他們政治生涯中的不同時刻而迥異。

在如何界定布什上的無謂爭執,也反映了衡量意識形態的標尺如何隨時間而變遷。除了以上種種,它還暴露了我們政治語匯的貧乏。

左、中、右;自由派、溫和派、保守派。我們急不可耐地去貼這些標簽,心急火燎地要把政客們放進這類框框里,不管有多別扭,或是有效期多么短。預計會角逐2016年大選的人物當中,有一些提供了生動的例子。

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究竟是自由派,還是溫和派?答案取決於你指向她過去的哪個時間點。時報的彼得•貝克(peter baker)和艾米•柯西克(amy chozick)在近期的一篇報導中指出,在比爾1992年成功問鼎白宮的競選的初始階段,她參與敲定了與左翼保持距離的規則。兩名記者寫道,“民主黨領導委員會”組織(democratic leadership council)的創始人阿爾•弗羅姆(al from)回憶,希拉里信誓旦旦地表示,“到[民主黨]大會上,我們會成為面貌一新的民主黨人。”

不過,在比爾當選之后,她有時表現得更像人們熟悉的那種民主黨人。到了現在,她看起來與民主黨的部分傳統信條相去甚遠,以致於出現了推動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去挑戰她的運動。這場運動上周聲勢似乎壯大了一些,而同時,在cnbc針對500名富豪進行的2016總統候選人青睞度調查中,克林頓拔得頭籌。她贏得了31%的支援率,而布什以18%位居第二。我可就等著瞧新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富富挺希希(mills for hills)——冉冉升起了。

在共和黨人這邊,總是分成右翼候選人和中間派候選人兩類。我們新聞工作者也緊緊抓住這種簡單粗暴的劃分法不放。這一回,可謂大錯特錯。蘭德•保羅(rand paul)實在是完全不符合這一標準,於是得到了獨有的標簽——自由意志主義者——盡管他在一些社會議題上的立場與之相悖。

克里斯•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會被歸入“溫和派”的框里,因為他兩次在一個傳統上支援民主黨的州當選州長;他簽署法案,讓新澤西州內的無證件移民可以享受州內學費;他推動了強調讓犯人改過自新的刑事司法改革;他禁止了讓十幾歲的同性戀轉變成異性戀的治療;他接受了“奧巴馬醫改”(obamacare)要求的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擴大項目。此外,就在颶風“桑迪”(hurricane sandy)之后,他和奧巴馬總統還在風雨之中展現了澎湃基情。

然而克里斯蒂也反對同性婚姻和墮胎權利,他否決了一些合理的槍支管控立法,還繞開了移民改革的問題。他並不是溫和派的典型人物。

另一個可能角逐總統職位的人選是馬爾科•盧比奧(marco rubio),給他貼標簽也並不容易。2010年他贏得參議院選舉時,被推為右翼的吉祥物,“茶黨”(tea party)的寵兒。但是他卻支援為無證件移民提供一條取得公民身份的途徑。而他提出的壓低高等教育成本、減輕學生貸款負擔的舉措,則不僅僅是果敢,簡直稱得上進步。

把布什歸類為溫和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對移民和教育問題給予了很多熱情,而且他在這兩個議題上的立場與強硬的保守派存在分歧。這種脫離保守派的反叛很有意義。

此外,2012年總統大選角逐期間,他在場外發表的言論也同樣很有意義。八名候選人在一場共和黨初選辯論中都說,他們會拒絕一項要求稅收每提高1美元,就削減10美元開支的預算妥協。布什卻明確表示他不同意眾人的看法。他還表示共和黨已經向右偏移了太多,時至今日,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這樣的人物,在其中會很難受到接納。

這種評價似乎顯示出了布什今天之所以被當成中間派的一個原因:標桿的位置移動了。

然而他在佛羅里達執政時留下的印記,卻像1994年初次參選州長但卻失利時宣稱的那樣,是個“死硬保守派”。(他在1998年第二次競選時當選。)他削減了稅收,也是擁槍者的好友:佛羅里達州的“不退讓法”(“stand your ground” law)就是在他任內通過的。

佛羅里達女子特麗•夏沃(terri schiavo)被多名醫生認定陷入了持久的植物人狀態。在夏沃案中,布什做出干預並支援了其父母的立場,阻止了移除導食管的做法——這違背了夏沃的丈夫也是她的合法監護人的意愿。此外,他當時堅定地反對墮胎權利。現在也仍然反對,而且還反對同性婚姻。

不過在1994年的失利和1998年的勝選之間,他學會了向少數族裔推介自己,也學會了以包容和充滿希望的態度發表講話。最近他在華盛頓對聽眾表示,必須要愿意輸掉共和黨初選,才能贏得全國大選。他這番話一定程度上是在暗指上述教訓,也傳達了布什競選時可能采取的語調。他還流露出對於標簽和框框的懷疑。

我們也同樣應該警惕標簽和框框,因為領導人出乎我們意料的情況屢見不鮮。例如,杰布的哥哥喬治在競選總統時塑造的形象是,對於美國軍力的過度擴張心存警惕,十分熱衷於克制財政開支。盡管我們以為他熱衷交際的習慣根深蒂固,但是現在他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待在畫板前。

有太多政治人物都是這樣。我們以為自己看透他們了,可是我們下結論太快,他們也太難以捉摸了。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