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萬隆:超規模利好及時救場 重大隱患暫時消除
鉅亨網新聞中心
周二早間,大盤一改連續幾日的陰霾,低開高走,穩步抬高。於此同時,創業板也止跌反彈,兩市有漲停無跌停,概念炒作再度活躍。
資金層面上的一則重磅訊息則是導致今天反彈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媒體報導央行4月份向國開行發放了高達1萬億元抵押補充貸款。有市場分析認為,央行此次舉動跟之前的定向"放水"如出一轍,甚至對於它高達1萬億的規模,有人直接喊出了"中國版qe"。雖然此次萬億"放水"早在上半年就已經發生,但此次被媒體披露出來也刺激改變了市場的心態,市場預計未來隨著經濟刺激政策出臺,類似的“放水”將以不同形式持續出現。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近幾個月以來,國內的社會流動性其實是在不斷變寬鬆,類似去年"錢荒"導致a股大跌的可能性已經變小。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社會流動性的寬鬆就一定能帶來股票市場上的流動性寬鬆嗎?
我們廣州萬隆認為這兩者之間並不能直接劃等號。在目前投資者信心低迷,市場缺乏趨勢性的賺錢效益的環境下,指望大規模的增量資金進場是不現實的。退一步講,就算有小部分先知先覺的資金入場版面,那也將經歷一段較長時間的震盪洗盤甚至挖坑打壓的過程。
所以說,市場目前可以仍將是以震盪"磨底"為主。面對這樣的環境,短期內沒有必要過分注重大盤的漲跌。投資者還是要遵照兩大路徑把握主線,分享結構性的機會。一是受利好政策訊息刺激催化的概念,例如近日反復走強的新能源汽車概念就是如此;二是緊跟產業資本主力腳步,挖掘具有並購重組預期的個股,尤其是要注重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國企改革轉型帶來的並購重組、資產注入機會,值得深入挖掘。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