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自貿區創新加速看金融改革大趨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5-27 08:36
周子勛?
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雙邊合作和區域多邊合作作用已顯著大於全球多邊合作的新格局下,我們需要重新反思IMF的作用以及介入國際金融體系的規則,有側重、有步驟地在與重要貿易以及能源合作伙伴之間,以雙邊為基礎向區域合作邁進。
經過近8個月的運行,上海自貿區已在投資領域改革、貿易便利化、金融制度創新以及事中、事后監管等四方面有了實質性的制度的創新和推動。例如,負面清單制度的建立,在投資領域的便利化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即將出爐的2014版負面清單將會進一步縮短,自貿區管委會財政和金融局局長張紅日前在溝通會上表示,預計可從190項縮到130項左右,兌現了當初的改革承諾。從一定意義上說,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亞信峰會后深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考察調研的表態,預示未來改革步伐會加速。
上海自貿區建設的核心是制度創新,關鍵是要激發市場活力,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激發市場的活力,路徑是要按照國際通行的慣例,它的任務是要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從自貿區去年掛牌到今年4月末,累計新設企業8770家,加上存量企業共計達到17000家。這些新設企業以貿易和服務類為主,分別占比58%和32%。掛牌以來,服務業擴大開放的勢頭良好。目前,在自貿區的23項開放措施中,已有22項開始實施,注冊實體企業170多個。最後一項開放措施——有限牌照銀行,目前也正在制定相關管理辦法。截至目前,自貿區內共計新增金融機構54家,股權投資和融資租賃的類金融機構264家,金融資訊服務企業207家,投資於資產相關管理類型的企業1500家。
最引人注目的,還屬金融支援自貿區發展的各項政策的陸續出臺。上海自貿區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已正式啟動,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有望在下月順利擴容。而央行5月22日又發布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分賬核算業務實施細則》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分賬核算業務風險審慎管理細則》,從業務管理和風險防范兩方面構建起了有利於風險管理的試驗區賬戶體系框架。分賬核算制度細則闡述了自由貿易賬戶體系與分賬核算單元兩大重要概念。對境內企業,自由貿易賬戶體系相當於擁有一個可與境外資金自由匯兌的賬戶;對境外企業,這相當於可按準入前國民待遇原則獲得相關金融服務。而要使用自由貿易賬戶體系,需設立分賬核算單元,那是為了與境內業務做一層風險隔離。分賬核算制度及自由貿易賬戶是上海自貿區金融政策中“含金量”最高也是最為核心的,加之此前央行上海總部曾發布的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等在內的多項金融細則,央行支援上海自貿區的細則已基本出齊。相關政策落地后,可逐步實現多項投融資便利措施,包括區內個人開展包括證券投資在內的各類境外投資等。某種意義上說,自貿區賬戶體系的推出,就是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的實質性探索。據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張新介紹,上海自貿區將據此建立規則統一的本外幣自由貿易賬戶體系。
此外,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也是自貿區方案中的明確導向。據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在近日例會上透露,上海證交所已啟動在自貿區內籌建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該平臺定位是面向自貿區和國際金融市場,與境內資本市場相對有效隔離。目前能源交易所已注冊,年內有望掛牌上市;黃金交易所已得到央行批復,正在辦理注冊手續;外匯交易中心及國際金融資產交易中心也正在落戶中;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上海股交中心也在積極commit入駐自貿區的方案。
現在看來,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與前幾年上海一直在呼吁建立的國際板有一定相似度,但兩者最大區別在於該平臺面向國際,與國內資本市場關聯不大。令人關注的是,監管層何時會對國際板松口?目前對國際板的擔憂,主要源於二級市場的波動。每逢有相關訊息傳出,必定引發滬深股市大跌。從日程安排和改革邏輯看,國際板相關改革需在新股發行注冊制改革后才能推行。由此估計,國際板成行或將要在若干年之后。
歐美大行在次貸交易、LIBOR操縱、外匯操縱和倫敦金定價等丑聞中遭遇信用貶損,資產負債表更不斷瘦身並被迫從國際金融市場退潮。這無疑對國際金融體系帶來深刻影響,也給了中國等新興大國進入國際金融市場巨大的機會,尤其為人民幣國際化騰出了市場空間。近日渣打銀行測算,2014年末離岸人民幣總資產將至少增長40%,在美聯儲收緊寬鬆貨幣政策的當下,國際資本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在增長。從某種意義上說,國際金融體系中的雙邊合作和區域多邊合作的作用已顯著大於全球多邊合作。如何適應這樣的新變化,對我國央行提出了更艱巨的挑戰。
我們需要重新反思IMF的作用以及介入國際金融體系的規則。要有側重、有步驟地填補國際金融市場中的空白,尤其在周邊和區域多邊合作領域,在與重要貿易伙伴以及能源合作伙伴之間,以雙邊為基礎向區域合作邁進。比如,極推動我國金融機構尤其民營銀行進入周邊國家;推動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上合組織開發銀行、中國東盟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多邊合作金融組織落地,並以雙邊外匯平準基金為基礎推進區域外匯平準基金(如清邁基金);推動中非合作計劃,研究如何促進我國進出口銀行未來十年對非洲一萬億美元的投資計劃,並帶動更多金融機構參與,形成金融產業集群走出去;鼓勵我國金融機構增加在國際貿易融資中的份額,尤其對於30個重要貿易伙伴及其所在的區域多邊合作組織。而所有這些,都需要我國著力調整金融監管政策,尤其要鼓勵民間資本控制的金融機構走出去,並給予這些機構以更多資本輸出的便利,為他們與海外更為廉價資本的競爭提供必要的資本。
(作者系資深財經評論人)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