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期局
期貨
期交所今 (10) 日舉辦「期貨商負責人座談會」,邀請各期貨商及證券商經營期貨交易輔助業務之總公司負責人及分公司經理人共同研商台灣期貨市場發展策略,併同舉行「期心期力 期貨商反詐治理評鑑頒獎典禮」,由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主持,證期局組長程國榮蒞臨指導,期貨公會理事長詹正恩及證券公會理事長陳俊宏,與會期貨業董事長、總經理及經理人逾 200 人,表揚打詐成效,10 月期貨詐騙通報案件今年一月下降 1,500 餘件。
台股新聞
三商美邦人壽出售案上周出現雙龍搶珠,傳聞玉山金控出高價搶下,中信金控則出局,引發市場譁然,玉山金昨 (27) 日股價重挫、三商壽則漲停,外界關切,為何玉山金與三商壽均未即時公告重訊、是否經過董事會程序授權?對此,證期局強調,重大訊息的揭露責任在於上市公司本身,證交所周一已有主動督導公司應澄清媒體報導,銀行局與保險局則表示,尚未收到任何併購申請,無法評論個別公司,相關公告與董事會授權程序問題,應回歸公司治理層面。
台股新聞
金管會今 (23) 日預告修正「有價證券得為融資融券標準」第二條、第四條及第五條草案,放寬上櫃股票得為融資融券交易的審查標準,刪除設立年限、實收資本額及獲利能力等條件,與上市股票一致。若以截至 8 月底財報數據估算,約有 40 檔上櫃公司股票可納入融資融券範圍,總數由目前的 721 檔提升至 761 檔。
台股新聞
外傳台灣政府已收到美國 32% 關稅通知書,台股今 (22) 日震盪翻黑,大跌超過 350 點,失守 23000 點,證期局長張振山出席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聯合揭牌典禮時對外信心喊話,強調證交所及櫃買中心都有針對個別產業評估分析,「看起來還 OK」,股市行情還是很好。
台股新聞
國人投資習慣數位化,昔日菜籃族「蹲號子聽名牌」盛況不再!金管會今 (15) 日宣布,為降低證券商經營成本並提升彈性,將開放券商設立「簡易分支機構」,或將現有分公司改為簡易版,不得承作經紀業務,最快本周發布,全台 64 家券商皆可來向金管會申請,每年以 3 家為限。
台股新聞
經濟部今 (20) 日舉辦「114 年度 TIPS 頒證暨智財管理連結 ESG 專題講座」,產發署副署長鄒宇新表示,因 115 年 (2026 年) 即要將上市櫃公司「公司治理評鑑」轉為 ESG 評鑑,以往單著重 ESG 的 G,未來要 ESG 三方面並重,他並指出在道瓊永續發展指數裡,台灣入選的廠商裡面即有 8 成得過 TIPS。
台股新聞
中鋼工會質疑有人散布假消息,導致中鋼 (2002-TW) 股價不斷破底,呼籲金管會介入調查。對此,金管會今 (16) 日發布三點聲明。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說明,首先,台灣證交所已請中鋼公司針對媒體相關報導,於 1/3 發布重大訊息對外說明。其次,有無啟動散布假消息的查核?高晶萍表示,台灣證券交易所本來就有股市監視制度,若監視到異常,不論是中鋼或哪家公司,價量出現變化或投資人交易情況有異常,交易所都會依照規定辦理,這是交易所的權責,他們會進行處理。
台股新聞
為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吸引境外資金回流,金管會證期局今 (24) 日宣布鬆綁證券商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 (OSU) 規範,首先是開放全線上開戶,客戶不再受限單日 100 萬元 (等值台幣) 交易額度,其次則是放寬下單驗證機制,二大便捷服務預計上半年修訂完成,第三項「款項收付」將可擴及與證券商有業務往來之外國保管銀行,但須洽央行意見。
台股新聞
金管會發起由產官學共同組成常態性設置之「金融行動創新法規調適平台」已於今年 7 月 15 日正式運作,經學界及業界委員提出建議,將放寬投信及投顧事業可提供「未具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性質」境外基金 5 項行政服務,服務對象也由 OBU、OSU 進一步擴及到銀行 (DBU) 與證券商 (DSU)。
台股新聞
金管會今 (26) 日公布上市櫃公司公告申報 2024 年第 3 季財報情形,共有 3 家公司未如期出具,其中 2 家上市公司廷鑫 (2358-TW)、昶虹 (2443-TW) 均已在 11/19 終止上市,而大略 - KY(4804-TW) 第二、三季財報皆未完成申報,最快 2025 年 4 月 7 日面臨下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