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
台股新聞
中美晶 (5483-TW) 集團旗下售電子公司續興與艾克爾國際及旗下艾克爾先進科技今 (2) 日共同舉行再生能源購售電合約簽約儀式,正式展開為期 10 年的綠電合作。續興將自 2026 年起轉供太陽光電,合計供應約 7.8 億度 (kWh) 綠電,預估可協助艾克爾減少 38 萬噸碳排放。
台股新聞
環球晶 (6488-TW) 今 (26) 日董事會通過簽署離岸風電再生能源購售電契約,預計將與母公司中美晶 (5483-TW) 旗下續興合作,此次合作容量為 15.5 MW,合作期程長達 30 年,推估總供電量約 20 億度 (kWh),展現公司採取具體行動落實 RE100 目標的決心。
台灣政經
針對今(23)日部分媒體評論指稱台電因能源政策導致虧損,台灣電力公司發出澄清,強調近年虧損主因並非綠能或核能政策,而是俄烏戰爭引發的國際燃料價格飆漲。台電指出,即使是核電佔比高的國家如韓國與法國,也未能倖免於電價上漲衝擊,顯示核能並非穩定電價的萬靈丹。
台股新聞
電子五哥包括廣達 (2382-TW)、緯創 (3231-TW)、英業達 (2356-TW)、和碩 (4938-TW) 與仁寶 (2324-TW) 身為全球供應鏈夥伴,近年積極投入減碳,根據 DIGITIMES 分析,電子五哥使用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其中,緯創 2024 年再生能源使用率突破 6 成,位居第一。
台股新聞
碩禾 (3691-TW) 今 (4) 日宣布,與全球領先的太陽能企業隆基綠能 (LONGi Solar Technology) 正式簽署長期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太陽能模組及導電銀漿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攜手強化產業供應鏈的穩定性與競爭力,並共同推動全球能源轉型。
台股新聞
大同 (2371-TW) 今 (4) 日宣布,旗下挺新能源標得高雄榮總台南分院太陽能案,為大同二度取得高榮台南分院標案,在該院累計裝置容量突破 300kWp,每年貢獻約 38 萬度綠電,相當於減少 180 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大同於 2017 年首次為高榮台南分院建置屋頂太陽能,因醫療大樓對於安全防護與防水品質要求高,對於院方高規格的驗收也達標,自啟用以來,院方的太陽能系統維持穩定運作。
台股新聞
中鋼 (2002-TW) 轉投資台智電引發集團工會不滿,對此,中鋼今 (1) 日發出四點聲明指出,持股台智電 12.5%,並非只由中鋼單獨主導,且投資台智電是公司綠電來源多元化策略的一環,與實現減碳、碳中和目標扣合。中鋼表示,台智電由 14 間公民營企業共同投資成立,中鋼持股僅佔台智電股權結構的 12.5%,其餘股東尚包括日月光、聯電、中華電信、東和鋼鐵等知名企業,並非只由中鋼單獨主導。
台灣政經
新任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日走馬上任,於布達典禮後接受媒體聯訪,關於經濟部將如何應對當前複雜的全球關稅挑戰。龔明鑫強調,任何的狀況都有路可以走,面對訂單結構因關稅而改變的局面,台灣產業不應悲觀,而是要積極開拓多元市場,尋找新的出路。同時,政府將動用高達 930 億元的特別預算,為產業提供實質性的支持與協助。
台股新聞
群益金鼎證券 (6005-TW) 為深化永續發展承諾,今 ( 26) 日與天能綠電舉行綠電購售電簽約儀式,正式展開一項為期三年、總量超過 100 萬度的綠電轉供合作,相當於群益證丹鳳、桃園、潭子、東大、基隆和中山分公司等 6 間分公司三年 100% 的用電量。
台股新聞
中美晶 (5483-TW) 今 (8) 日召開法說會,宣布啟動組織改造,以「製造」與「服務」雙軌並進,且因應全球能源轉型趨勢以及企業對綠能需求的急遽攀升,公司展開組織改造,明確劃分製造與服務兩大關鍵領域,讓未來成長路徑更加清晰。其中,中美晶太陽能電池製造事業分割至新設子公司「續日股份有限公司」,電廠與綠電服務則由「續升綠能股份有限公司 (原旭仁)」承接,兩家公司皆為中美晶 100% 持股,以便各公司專注於自身核心業務,擬定最適化的成長策略,並提升對市場與客戶需求的反應速度。
台股新聞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將於今 (2025) 年 10 月 29 日至 31 日於南港展覽館 1 館展出,為全台最具規模的再生能源與淨零專業展,聚焦「能源轉型」與「淨零減碳」,串聯完整再生能源供應鏈與解決方案,打造亞太具指標性的綠色產業採購平台。
台股新聞
永豐銀行深耕綠色金融,締造亮眼成果,旗下合作的太陽光電廠市占率約 3 成、穩居業界第一,更跨足陸域風電、地熱、小水力及儲能等領域,至去 (2024) 年底綠能融資餘額逾 1477 億元,今 (2025) 年底上看 1620 億元、年成長 10%,期許為產業轉型注入新動能。
台股新聞
沃旭今 (23) 日宣布,總裝置容量 920MW 的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首座風機已成功併聯台電電網並開始發電,完成該風場邁向商轉的里程碑,同時也是全球首座專為台積電 (2330-TW) 供應綠電的離岸風場。 沃旭台灣董事長汪欣潔則指出,這座總裝置容量 920MW 風場所產出的綠電,將透過為期 20 年的企業購電合約供應給台積電,助力企業客戶實現氣候行動與永續承諾。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周四 (26 日) 報導,美國社群媒體巨擘 Meta Platforms(META-US) 與再生能源開發商 Invenergy 再度合作,雙方簽署四項新合約,將為 Meta 資料中心新增 791 百萬瓦 (MW) 太陽能與風力發電供應,持續強化其人工智慧 (AI) 運算所需的綠能基礎。
台股新聞
永豐餘 (1907-TW) 今 (20) 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葉惠青會後接受媒體訪問,談到關稅與匯率相關議題,指出永豐餘外銷比重約 1 成上下,關稅影響不大,匯率方面則對曝險部位進行避險,整體而言,永豐餘以精實管理、成本控制因應不確定性因素。
台股新聞
三地能源 (6946-TW) 今 (18) 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鍾嘉村指出,公司太陽能光電目標每年至少新增 50MW,持續朝 1GW 推進,旗下「特爾電力」也積極拓展全台 EV 充電市佔率,以及旗下再生能源售電業者「三地怪獸電力」積極跨足綠電銷售市場,帶動今年業務。
台股新聞
華紙 (1905-TW) 今 (17) 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黃鯤雄表示,華紙於 3 年前重新調整營運策略轉型,林漿紙不再一貫,將各自獨立開發新的機會。林木方面已投資 35 億元,並取得台灣首張電力永續認證,漿塑部分,則有高單價產品外銷,預計將逐步貢獻營收。
台股新聞
泓德能源 (6873-TW) 公告最新董事持股明細,董事長謝源一與總經理周仕昌 5 月再度透過合資公司太登太陽能加碼持股 1085 張,以 5 月均價 223.8 元推算,約斥資 2.4 億元,加計 4 月時買進的 1573 張、約 3 億元,等同自今年 4 月股災以來,兩人已拿出 5.4 億元投入市場,以實際行動展現對公司未來前景的樂觀看法。
台股新聞
為支持能源轉型,達成 2050 淨零排放目標,兆豐金控 (2886-TW) 旗下兆豐銀行今 (13) 日再度發行新台幣 15 億元綠色債券,年期為 3 年期,票面利率為 1.73%,累計永續發展債券發行共 6 檔,總發行金額為新台幣 80 億元。
台股新聞
綠電業者麗升能源 (8087-TW) 今 (12) 日宣布,擴大招募綠領人才,預期未來三年管理綠電量將挑戰成長 120%,因此釋出專案管理、業務開發、策略營運與財務會計等職缺。麗升能源 2021 年起投入再生能源電廠整合業務,涵蓋漁電共生、農電共生、風電、儲能等,目前管理 165MW 規模的案場,開發及申設中案場超過 200MW,發電量挑戰三年成長 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