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盈
專家觀點
大家好,我是承通投顧副總顏逸民。近期政府為維持台股穩定,陸續釋出多項資金與政策利多,根據《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的規劃,政府編列了高達 9,300 億元的特別預算,其中包含支持產業發展、穩定就業、照顧民生等項目。這筆龐大資金的釋出,除了直接注入經濟活動,也能間接提振股市的資金動能。
專家觀點
大家好,我是承通投顧副總顏逸民。台股頻創歷史新高後,行情震盪加劇,顯現短線高檔調節壓力增大,盤勢雖短線拉回,但台股基本面與政策面仍偏多,加上市場期待聯準會 9 月降息,若資金面延續,有利部分族群的表現,投資人操作上須適度調節,靈活轉換至產業前景佳的標的。
專家觀點
大家好,我是承通投顧副總顏逸民。統計處表示,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續強,7 月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為 113.53、114.22,皆創歷年同月新高,寫連 17 紅,年增幅度 18.11%與 19.55%。經濟部統計處指出,由於經濟前景尚不明朗,廠商對 8 月看法偏向保守,若下半年有消費型電子產品新品陸續推出,8 月將較有機會拉升。
專家觀點
你還在盯著老 AI 股:廣達和緯創嗎?它們確實是 AI 伺服器裡的績優生,受惠輝達熱潮業績真的沒話說!但問題是,市場預期它們的 EPS 雖亮眼,但近期明顯呈現「利多不漲」,這已經告我們,不少前波大漲的老 AI 股,今年的業績爆發已反映在股價上。
台股新聞
黃仁勳多次公開喊話:「下一波浪潮是物理 AI!」在他眼中,AI 發展已歷經三代:從感知 AI(Perception AI)、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再到代理式 AI(Agentic AI),如今則邁入物理 AI──讓機器人不再只是算力工具,而是能與現實世界互動的「智能體」。
專家觀點
大家好,我是承通投顧副總顏逸民。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釋放偏鴿言論,推升道瓊刷新歷史高點,台指期夜盤強彈 365 點,收 24,115 點,率先站回 24,000 點大關之上,加上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美政府不會入股台積電,法人看好市場擔憂情緒緩解,激勵多方的士氣。
專家觀點
大家好,我是承通投顧副總顏逸民。機器人與自動化工業的發展,背後的核心利多主要來自於產業的轉型趨勢、技術的成熟與應用普及,以及政策的支持,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並為相關企業帶來龐大的商機。人形機器人不需要大幅度改造現有環境,就能直接使用一般基礎設施執行任務,可以上下樓梯、開啟門把,而非人形的機器人,例如送餐機器人或掃地機器人,通常只能在平坦的地面上活動。
專家觀點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今年 6 月工業生產指數「連 16 紅」,製造業更是大增 20.03%!更讓人興奮的是,6 月外銷訂單年增高達 24%,連續 5 個月大幅成長!其中,資訊通信和電子產品分別年增 37% 和 35%! 這代表什麼?簡單來說,就是「AI」相關產業,已經把第三季的出口訂單塞得滿滿的,根本是替台灣經濟「加滿油」了!台股除了亮眼的經濟數據,還有一個超級大利多正在醞釀!就是繼日本關稅大降到 15%,這會讓市場開始有有個共識:就是接下來歐盟、加拿大、墨西哥、韓國… 這些國家的關稅可能都會陸續降下來!而台灣也不可能會太高。
台股新聞
受到國際經貿重大利多激勵,台股 23 日強勢反彈,在權值股與出口族群帶動下,加權指數終場大漲 330 點收 23,318 點,加權指數延續超完美均線多頭排列,沿 5 日均線上攻,整體多頭格局持續,強烈展現向上挑戰 24,000 點整數關卡後再挑戰台股歷史新高的企圖。
專家觀點
大家好我是承通投顧副總顏逸民。台股近期累積漲幅較大,昨日加權指數漲多震盪回測 5 日線之下,部分標的可能面臨較大的評價與調節壓力,但不影響整體多頭格局,籌碼表現上,外資期、現貨同步買超 100.24 億元,鎖定台積電、神達、聯發科等電子股敲進,連 6 日共加碼 781.09 億元,台指期淨空單減少 1,962 口至 44,594 口,空單已經連五降,從逼近 6 萬口水位大幅回落;投信賣超 25.21 億元,連兩日偏空操作;自營商買超 42.96 億元,同為連六買,期間加碼 354.42 億元;八大公股行庫則反手回補 1.84 億元。
專家觀點
大家好,我是承通投顧副總顏逸民。台股從 6 月 23 日跌破 20 均線,從 22000 點之下一路上漲到 23000 點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顯示市場資金充沛,多方展現強烈企圖心,且信心高昂。觀察過去台股衝破重要關卡後,通常會有一段時間的整理與測試。
台股營收
昆盈(2365-TW)今天公告2024年12月營收為新台幣8,981萬元,年增率32.69%,月增率25.65%。 今年1-12月累計營收為9.79億元,累計年增率27.19%。 最新價為46.1元,近5日股價下跌-4.95%,相關電腦週邊下跌-0.82%,短期股價無明顯表現。
專家觀點
美國第三季 GDP 上修至 3.1%,顯示經濟增長動能強勁;聯準會最關心的通膨數據 --11 月個人消費支出(PCE)再呈現降溫跡象,特別是核心 PCE 月增 0.1%,更創 5 月以來最小增幅,這反映通膨壓力緩解,朝 FED 設定的 2% 長期目標前進。
專家觀點
FED 暗示明年放緩降息腳步至 2 碼,市場不買帳下,震動了近期頻頻創高的美股,出現 7 月以來的大跌重挫的走勢。不過投資人若再仔細觀察,美國上周初領失業金人數報 22 萬人降幅超預期;美國第三季 GDP 終值上修至 3.1% 也是超預期。所以 FED 點陣圖顯示:2025 年只降 2 碼,主因就是因經濟比預期還好!而且 2026 年降息碼數還有 4 碼。
專家觀點
黃仁勳大力看好機器人產業未來,其中 3 種是最有量產潛力的,第一就是汽車,自動化駕駛,人類已經用了將近 200 年時間打造一個適應汽車的環境。第二是無人機的部分,因為天空仍非常寬敞,還沒有大量載具。第三就是人形機器人,畢竟人類已經打造出專為人而存在的環境和基礎設施。
專家觀點
我們今天就過去三大熱門主流,機器人概念股,半導體設備供應鏈,還有矽光子跟光通訊產業,做總體檢,給大家參考如何應對後面盤勢。機器人部分,像羅昇 (8374-TW)、穎漢(4562-TW)、昆盈(2365-TW) 從 8 月中回檔下來到現在,已經回檔 2 個月,而且回檔幅度漸深,這樣的走勢難以說算強勢,在 2 個月回檔過程中也不乏幾次的強力反彈,但維持時間都不長,這就是弱勢格局反彈的狀況,若是空手要做多,只建議做短線反彈行情,不建議當成新一波多頭趨勢的反攻。
專家觀點
黃仁勳一句:「AI 本質就是機器人」,機器人概念股全面大漲兩天,黃仁勳和馬斯克算是公開力挺機器人產業的兩位科技界大咖。機器人的未來前景是明確的,包括製造成本會下降,電源效能會提升,技術也會提高,所以未來人形機器人更加普及已是不爭的事實。黃仁勳想的就是要霸佔 AI 機器人的大腦晶片部分,這對輝達要再往上是必須要挑戰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