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
台股新聞
佳能企業 (2374-TW) 在第三季獲利表現麗,稅後純益 2.85 億元,超過 上半年獲利的總和,季增 1.45 倍,年增 1.06,亦超過 2025 年上半獲利總和,每股純益 0.89 元,同時佳能對第四季及 2026 年第一季展望正向,公司擬加碼投資 150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4.65 億元) 投資生產線布局,同時,2026 年也有現增籌資的規劃。
專家觀點
佳能 (2374-TW) 近一年營運明顯轉強,單月營收屢創新高,第三季單季獲利已超過上半年總和。董事長章孝祺表示,未來三年公司營運將逐年成長,主力產品包括 360 度環景攝影機、複合式相機與數位相機,同時積極發展人工智慧(AI)影像與機器視覺新產品線,目標三年內挑戰年營收百億元,讓整體獲利結構更穩健。
台股新聞
佳能企業 (2374-TW) 今 (7) 日公布最新營收資訊,2025 年 10 月營收為 11.58 億元,月 增 9.04%,年增 1.14 倍,2025 年 1-10 月營收 77.28 億元,已超越 2024 年全年營收,年增 53.18%。
台股營收
佳能(2374-TW)今天公告2025年10月營收為新台幣11.58億元,年增率114.96%,月增率9.04%。 今年1-10月累計營收為77.28億元,累計年增率53.18%。 最新價為81.3元,近5日股價下跌-2.17%,相關光 電 業下跌-0.76%,短期股價無明顯表現。
台股營收
佳能(2374-TW)今天公告2025年9月營收為新台幣10.62億元,年增率84.82%,月增率8.98%。 今年1-9月累計營收為65.70億元,累計年增率45.79%。 最新價為86.9元,近5日股價下跌-1.04%,相關光 電 業上漲1.09%,短期股價無明顯表現。
台股新聞
獲輝達 (NVDA-US) 參與投資的美國人形機器人新創 Agility Robotics 共同創辦人 Jonathan Hurst 來台,今 (24) 日並表示,與佳能 (2374-TW) 及其團隊的合作,將進一步尋求在光學影像、感測及傳動馬達的進一步尋求供應鏈合作,而佳能也指出,以佳能在光學 30 年的深耕及已經生產 AI 影像及訓練的經驗,也將提供其具差異化開發。
專家觀點
佳能 (2374-TW)2025 年第二季營收達 23.34 億元,創下近 30 季新高,營業利益也刷新 13 年來紀錄,展現出穩健的本業基礎。公司管理層預期下半年出貨動能將延續,全年營收有望維持雙位數成長,主要來自影像產品穩定需求與新事業逐步落地。
台股新聞
華晶科技 (3059-TW) 正式取得 AS9100 航空航太與國防產業品質管理系統認證,將得以成功進入全球無人機及航太產業供應鏈。也展現華晶科技研發設計的國際競爭力。同時,華晶科技也將於本月 18 日將參展台灣國防工業展。在機器視覺概念上,佳能 (2374-TW) 股價也攻上漲停 93.5 元華晶科指出,華晶科 AS9100 以 ISO9001 為基礎,針對航空、航太與國防領域制訂,涵蓋從 供應鏈管理、設計開發、生產製造等的完整產品生命周期,要求企業確保品質一致性、產品安全性及有效的風險管理。
台股新聞
機器視覺應用正熱門,佳能企業 (2374-TW) 股價 5 日盤中以 87.2 元改寫歷史新天價,收盤價 85.1 元也創收盤新高,股價周漲 7.45%,主要在公布 2025 年 8 月營收以 9.75 億元改寫 99 個月來新高,月增 37.94%,年增 69.81%;1-8 月營收 55.08 億元,年增 40.09%,成為由外資推升股價的多方助攻力道。
台股新聞
佳能企業 (2374-TW) 今 (4) 日公布最新營收資訊,2025 年 8 月營收以 9.75 億元改寫 99 個月來新高,月增 37.94%,年增 69.81%; 1-8 月營收 55.08 億元,年增 40.09%,佳能企業持續擴充,估今年繼續加碼 1500 萬美元的資本支出投資。
台股營收
佳能(2374-TW)今天公告2025年8月營收為新台幣9.75億元,年增率69.81%,月增率37.94%。 今年1-8月累計營收為55.08億元,累計年增率40.09%。 最新價為79.6元,近5日股價下跌-1.96%,相關光 電 業下跌-0.19%,短期股價無明顯表現。
專家觀點
你還在盯著老 AI 股:廣達和緯創嗎?它們確實是 AI 伺服器裡的績優生,受惠輝達熱潮業績真的沒話說!但問題是,市場預期它們的 EPS 雖亮眼,但近期明顯呈現「利多不漲」,這已經告我們,不少前波大漲的老 AI 股,今年的業績爆發已反映在股價上。
台股新聞
佳能企業 (2374-TW) 今 (19) 日歡度成立一甲子,同時,佳能企業仍不斷進行包括在東莞寮步廠及越南新廠的擴充,迎接在 AI 發展的光學應用大增需求,董事長章孝祺指出,佳能 2024 年資本支出 1000 萬美元,今年繼續加碼到 1500 萬美元投資。
台股新聞
能率創新 (5392-TW) 今 (13) 日公布最新獲利狀況,2025 年上半年累計虧損 9574 萬元 ,每股虧損 0.57 元。主要是因為第二季台幣兌換美元急升導致匯損約 7400 萬元。同時,能率創新轉投資 100% 子公司毅金精密為電動工具機齒輪箱的生產廠商,3 年前開始著手投入協作機器手臂之生產研發,初期投入費用較高造成虧損。
台股新聞
佳能企業 (2374-TW) 今 (12) 日公布最新獲利資訊,2025 年第二季稅後純益 1.16 億元,季增 32.69%,年減 19.9%,單季每股純益 0.41 元;上半年稅後純益爲 2.02 億元,年減 31.66%,每股純益爲 0.71 元。
台股新聞
機器視覺概念股包括佳能 (2374-TW)、亞光 (3019-TW) 及華晶科 (3059-TW) 都成為近期光學元件族群的焦點,其中華晶科技今 (30) 日價量齊揚,最高達 40.25 元,並站上所有均線,華晶科 AI 視覺方案不僅支援高通與輝達兩大主流平台,且應用於推動無人機與機器人產業升級。
專家觀點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今年 6 月工業生產指數「連 16 紅」,製造業更是大增 20.03%!更讓人興奮的是,6 月外銷訂單年增高達 24%,連續 5 個月大幅成長!其中,資訊通信和電子產品分別年增 37% 和 35%! 這代表什麼?簡單來說,就是「AI」相關產業,已經把第三季的出口訂單塞得滿滿的,根本是替台灣經濟「加滿油」了!台股除了亮眼的經濟數據,還有一個超級大利多正在醞釀!就是繼日本關稅大降到 15%,這會讓市場開始有有個共識:就是接下來歐盟、加拿大、墨西哥、韓國… 這些國家的關稅可能都會陸續降下來!而台灣也不可能會太高。
台股新聞
「台灣 AI 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成軍,包括佳能 (2374-TW)、亞光 (3019-TW) 及華晶科 (3059-TW) 都成為光學元件族群的焦點,個股漲幅在 2.5% 以上,其中並以佳能的量能最為強勢,佳能接獲美機器人企業 Mantis Robotics 的近接感測器訂單,也預計在第四季出貨。
專家觀點
不必怕!還會再上漲俗話說:「順勢操作有人賺,逆勢操作錢被賺」;雖然這一波指數已累積不少的漲幅之後,短線上難免或有震盪,不過,受惠於權王「台積電」及 AI 鏈的加持助攻,融資餘額仍位處在相對低檔上,從 17306 點至今,指數已大漲逾 6100 點了,但期間融資餘額卻僅小增 44 億元,籌碼面仍相對穩定健康,且同期間融券卻反而增加逾 18.2 萬張、增幅逾 159%,配合內外資法人力挺偏多不變及雙軋行情啟動下,很明顯可以看到在指數不斷走高中,部分持股不足、或偏空操作的法人、散戶,正面臨不輕的軋空、軋空手壓力,因此,若無意外!站穩 23K 後,仍將有續戰 24K、甚至 25K 的機會,選股才是重點,其中,AI 鏈仍是市場聚焦的主軸。
台股新聞
「台灣 AI 機器人產業大聯盟」將成軍,而能率集團旗下佳能企業 (2374-TW) 在對第二季的營收以 23.34 億元改寫 30 季以來新高,同時,並於第三季的接單數量高於第二季,且佳能也接獲美機器人企業 Mantis Robotics 的近接感測器訂單,也預計在第四季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