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
台股新聞
多人都在問:21769 會是本波修正的低點嗎?我認為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來確認,主要原因就是川普關稅威脅尚未完全解除,不過,對於短線的震盪,大家也無須過於緊張或擔心,畢竟台股有神功護體及基本面題材作支撐,因此,面對反覆震盪築底的過程中,各位只
台股新聞
由佳能 (2374-TW) 轉投資持股約 40% 的禾蒼科技,因 AI 商機爆發,於 2024 年繳出亮麗成績單,整體營收約 3.5 億元,每股純益逾 7 元,刻正由兆豐證券協助,計畫於今 (2024) 年登錄興櫃,正式邁入資本市場。禾蒼科技因應客戶需求進行影像相關之軟硬體整合,提供客戶監控解決方案。
台股營收
佳能(2374-TW)今天公告2025年2月營收為新台幣5.02億元,年增率69.43%,月增率-2.02%。 今年1-2月累計營收為10.14億元,累計年增率36.38%。 最新價為63.7元,近5日股價上漲1.74%,相關光 電 業下跌-0.88%,股價漲幅表現優於產業指數。
台股新聞
能率集團旗下包括能率創新 (5392-TW)、佳能企業 (2374-TW)、IKKA-KY(2250-TW))及能率亞洲基金,日前簽約並攜手投資美國機器人公司 Mantic Robotics。除了投資外,佳能也接獲 Mantis Robotics 的近接感測器訂單,初期約 300 套。
專家觀點
儘管農曆新年休假長達一周,但今年上市櫃公司 1 月總營收為 3.74 兆元,創史上最強元月營收。國發會也認證→台股景氣進入綿長的擴張期,今年看好上市櫃公司獲利有機會繳出雙位數的高速成長佳績。台股在基本面作為強大護城河下,下檔 22500 點已成強撐,長牛短熊趨勢明確。
台股營收
佳能(2374-TW)今天公告2024年12月營收為新台幣5.51億元,年增率36.2%,月增率-6.18%。 今年1-12月累計營收為61.83億元,累計年增率25.33%。 最新價為64.2元,近5日股價下跌-4.72%,相關光 電 業下跌-0.61%,短期股價無明顯表現。
台股新聞
在包括台積電 (2330-TW) 董事長魏哲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紛紛強調機器人的發展重要性,也引領光學元件類股以機器視覺的概念在 2024 年第四季強漲一波,包括亞光 (3019-TW)、佳能 (2374-TW) 在 2024 年的漲幅分別高達 168% 及 148%。
台股新聞
外資放假,台股今 (26) 日量縮震盪小漲 26 點,外資買超 34.58 億元,但台指期淨空單增 1656 口至 3.86 萬口,期現貨不同調;外資今日持續加碼買超遠東新及華新,賣超除了同樣為華南金、航運族群外,也翻臉大砍佳能 8487 張。
台股新聞
和碩 (4938-TW) 昨 (25) 日公告處分近期當紅的機器人概念股佳能 (2374-TW) 持股約 1.5 萬張,逢高獲利了結的處分利益約 7.45 億元,激勵今 (26) 日股價小漲近 1%,股價最高來到 93.6 元。 機器人概念股佳能今天早盤股價一度衝高到 72.3 元,創下 1995 年 1 月上市掛牌以來新高,但受到和碩賣股的衝擊,股價快速翻黑最低來到 67.4 元,跌幅約 3.85%。
專家觀點
美國四大指數全面收高,那指重回兩萬點,與台股連動最密切的費半也已重回所有均線之上,多頭明顯占了上風。再說股市最怕不確定性,進入聖誕節至新年假期,美國本周已無重要經濟數據公佈,依照美股過去的聖誕行情 (指每年最後的 5 個交易日,加上新年的頭 2 個交易日) 皆上漲的慣例,近期美股多頭可望延續,對台股非常有利!再看我們更關心的台股,本周台股如江江事先預告的,啟動了校正回歸的錯殺行情,而在指數大漲、個股全面反彈之後,接下來隨著外資開始放長假,對台股影響逐步減少下,年底的最後倒數,將會以內資為主導,也就是投信 + 集團 + 主力將全力搶錢、拚年終獎金時刻。
專家觀點
美國第三季 GDP 上修至 3.1%,顯示經濟增長動能強勁;聯準會最關心的通膨數據 --11 月個人消費支出(PCE)再呈現降溫跡象,特別是核心 PCE 月增 0.1%,更創 5 月以來最小增幅,這反映通膨壓力緩解,朝 FED 設定的 2% 長期目標前進。
專家觀點
FED 暗示明年放緩降息腳步至 2 碼,市場不買帳下,震動了近期頻頻創高的美股,出現 7 月以來的大跌重挫的走勢。不過投資人若再仔細觀察,美國上周初領失業金人數報 22 萬人降幅超預期;美國第三季 GDP 終值上修至 3.1% 也是超預期。所以 FED 點陣圖顯示:2025 年只降 2 碼,主因就是因經濟比預期還好!而且 2026 年降息碼數還有 4 碼。
專家觀點
本周 NASDAQ 創歷史新高,費半指數不僅重回生命線—季線之上,也如預告突破了 7 月高點以來的下降趨勢線。不過與台股連動最密切的兩大指數表現優異下,台股竟尚未如江江預告跟進大漲呢?這其實很明顯—就是外資台指期空單仍高達近四萬口,跟今日周三要結算的台指期有關!但紙包不住火,鑽石終究會發光!提醒投資人,台股有領先指標外銷訂單續升加持,這代表不僅公布 11 月營收表現佳,12 月也不會差,明年台股在 AI 商機從雲端擴散到終端下,基本面依然看好。
專家觀點
近期美股頻頻創高,但台股卻遲遲跟不上美股,算算台股 9/26 指數位置在 22858;今天 12/13 指數在 23000 附近,台股橫向區間整理已逼近 3 個月,難道台股真的沒有年底作帳行情?還是連明年元年的封關行也沒有了嗎?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要清楚一件事情,股價終將回歸基本面!台股基本面非常好,11 月營收創歷史新高、外銷訂單持續高年增、未來營收不會差。
專家觀點
黃仁勳大力看好機器人產業未來,其中 3 種是最有量產潛力的,第一就是汽車,自動化駕駛,人類已經用了將近 200 年時間打造一個適應汽車的環境。第二是無人機的部分,因為天空仍非常寬敞,還沒有大量載具。第三就是人形機器人,畢竟人類已經打造出專為人而存在的環境和基礎設施。
台股新聞
佳能企業 (2374-TW) 今 (13) 日公布最新財報,2024 年第三季稅後純益 1.38 億元,季減 4.62%,年減 42.35%,每股純益 0.48 元,2024 年前三季稅後純益 4.35 億元,年度大增 86.88%,每股純益達 1.52 元。
台股新聞
能率亞洲 (7777-TW) 已登錄興櫃交易,因應創投業肩負扶植新創產業回饋社會的使命,能率亞洲運用其永續型創投角色與進入資本市場之雙重優勢,並完成與輔仁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將結合輔大 AI 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平台,協助新創公司成功發展。輔仁大學近年以精準健康為發展核心,旗下的輔大醫院並於今年 10 月成立智慧醫療中心,透過整合醫學院、高齡產業新創加速器、人工智慧發展中心與輔大醫院的資源,持續推動跨領域合作,產出高品質的研究成果,致力於促進健康科技與長照領域的新創發展,目前輔導 20 家企業,提供場域驗證、募資、優化營運計畫等協助。
台股新聞
佳能企業 (2374-TW) 受惠多項 AI 光學產品出貨頻率增加,其中透過 AI 鏡頭結合 Nvidia AI 平台運用於農業科技並接獲日本光學大廠訂單,而智慧城市的 AI 鏡頭產品也將陸續出貨,股價在今 (17) 日爆量逾 1.96 萬張上漲,股價並觸及漲停價 50.6 元。
台股新聞
光學元件廠佳能企業 (2374-TW) 今 (7) 日公布最新營收,2024 年 9 月營收 5.75 億元,創 63 個月來新高,月增 0.13%,年增 12.74%,第三季營收爲 17.11 億元,季增 11.5%,年增 8.3%,也改寫 21 季來新高,佳能指出,第三季多數營收來自 360 度相機及多功能複合相機,但商用車的 AI 鏡頭也已開始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