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
台股新聞
〈重電翻黑架構不全提前講 全力鎖定機器人〉台北股市收盤在本週最高位置,也順利回補缺口,這兩天行情的震盪,陳智霖老師在節目上依舊堅定的告訴各位 3 月份行情會很好,台北股市是多頭,而且透過獨家數據告訴大家,台股結構越來越強,今天成交量 3911 億元,逐步放大但是不失控,這個行情只要買對主流,賺錢機率非常高,主流族群不用懷疑,就是老師講的要霸占機器人。
台股新聞
〈昨日精彩賣直白講 接下來的買點要靠他〉昨日期貨結算後,台股連二跌,成交量 3815 億元,此時並沒有量價背離的風險,最新期貨結算的籌碼,本日的直播節目會分享,請粉絲一定要鎖定。今天機器人概念股及前波熱門股,都出現明顯的獲利賣壓,有看老師文章的粉絲都很清楚,昨日公告賣出了數檔個股,如今拉回究竟是不是機會?還是他們出現了高檔轉折?老師則認為是機會,今天節目會詳細分析,震盪你要有信心,會員有賣出個股,手上現金滿滿,心情完全不一樣!昨日會逢高賣出個股,就是陳智霖分析師的獨家數據告訴我們,盤中的賣壓明顯偏高,而台股今天開低震盪之後,賣壓更是創了昨天的高,代表今天並不適合看到個股去亂追,有這樣的數據來幫你,你的操作有依據就不會追高殺低,近期台灣個股融資出現連續增加,輪動行情非常重視籌碼面,究竟哪些個股信用籌碼有問題,邀請粉絲一定要下載陳智霖分析師 APP。
台股新聞
〈銀盪後真有高潮,會員獲利賣出數檔個股〉台股今天期指結算,大盤形成橫向整理,成交量 3800 億元,不過今天的櫃買指數呈現上漲,許多過去整理的低檔個股也呈現轉強,從盤面來看,目前就是個股輪動,本波領漲的機器人,指標股上銀 (2049-TW) 今天創新高,來到 371.5 元之後翻黑,相信很多投資人都想跟著智霖老師霸占機器人,但是粉絲很清楚老師分享的八字訣,創新高當然不是一個追買點,老師反而帶領會員調節賣出多檔個股,有賣才有錢買,這才是真實的操作。
台股新聞
〈把握 3 月三立基:消費電子回溫、科技展覽、機器人主流〉美國股票市場休市,台北股市今天量縮震盪走高,由成交量來看,市場上缺乏信心,這個跟星期六直播老師跟粉絲強調的美國散戶情緒調查看空比例來到一年新高,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老師最近這兩週一再強調這是多頭,要勇敢做多,除了籌碼之外,本次還有題材,包括產業復甦的基本面在支撐,老師節目透過記憶體面板的報價跟個股的回溫分享,台灣最重要的消費性電子谷底復甦的跡象,今天中光電(5371-TW)股價能夠拉漲停板,其中的因素就是消費性電子,多頭行情需要有題材,3 月份的科技展覽就能助攻,另外,行情要賺錢一定要有主流帶領,開紅盤至今,市場資金最認同的就是機器人,而這波行情,智霖老師都有幫各位掌握到。
全球前 10 大半導體企業陸續公布 2024 年財報成績,展現出「結構性分化」的鮮明特徵。一方面是消費性電子需求的持續疲軟,另一方面則是資料中心、AI 晶片、儲存市場的爆炸性成長。透過 2024 年財報的分析,可以看到全球半導體市場正在出現三點變化。
美股雷達
任天堂 (Nintendo) 近日宣布,期待已久的 Switch 2 將於 2025 年推出,為今年即將發布的消費科技產品增添了一個潛在的熱門選擇。雖然消費者並不訝異,但仍引發廣泛關注,因為 Switch 老用戶對更新版本期待已久。任天堂在宣布 Switch 2 的影片中並未透露太多新系統的具體細節,但仍可知新版本擁有比前代更大的螢幕,且支架設計已有所改進。
大陸政經
中國計畫擴大消費補貼政策,並增加工業設備升級資金,在出口阻力日益加大的情況下,增強提振國內消費的計畫。根據中國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周三 (8 日) 發布的官方通知,消費者購買價格在人民幣 6000 元以下的新手機、平板電腦和智慧手錶,將可獲得 15% 的補貼。
美股雷達
2025 年國際消費電子展 (CES) 將於 1 月 7 日至 10 日在拉斯維加斯舉行,預計將展示由人工智慧 (AI)、機器人技術和穿戴式裝置引領的關鍵領域的進展。人工智慧可能會成為展會的中心主題。 許多公司正在為其設備添加人工智慧功能,以至於與會者可以預期在展會上看到「人工智慧無處不在」。
台股新聞
台北股市開低走高翻紅,今天你有沒有做到正確的動作?在美國科技股重挫之際,陳智霖老師在早晨 8 點直播依舊很肯定地告訴觀眾及粉絲,大方向邏輯沒有改變,而且直接預告台北股市開低的位置會落在上揚的季均線附近,透過期貨選擇權籌碼數據佐證告訴大家,開低並不是一個賣點,反而會是資金充裕的投資人的一個買點,原因理由在於融資的維持率,剛好到今天早上就容易出現斷頭,也提醒觀眾觀盤重點就是看成交量,早盤預估量一度有高達 7000 億以上,收盤也在 4000 億附近,成交量大於平均值,可見得今天不少散戶投資人殺低股票。
台股新聞
機殼廠可成 (2474-TW) 今 (8) 日公告第二季財報,受惠品牌客戶促銷刺激買氣,可成第二季營收達 46.72 億元,季增超過 2 成。另外,由於營收規模增加、產品組合轉佳,以及折舊費用降低,推升第二季毛利率突破 30%。 可成第二季營收 46.72 億元,季增 27.7%,年減 32.2%;毛利率 34%,季增 6.1 個百分點,年增 1.1 個百分點;營益率 20.4%,季增 12.5 個百分點,年增 0.6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34.35 億元,季減 24.9%,年減 23.4%,每股純益 5.05 元。
台股新聞
〈全球摺疊智慧手機大戰開打 大廠搶佔一席之地〉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摺疊智慧手機的出貨量年增長 49%,達到了六個季度以來的最高增幅,中國華為等品牌在這波增長中表現最為突出,Motorola 也搶在三星 7 月 10 日發表新款摺疊手機之前,於 6 月 26 日於台灣發表了摺疊新機 razr 50 Ultra 和 razr 50,力圖在增長的折疊手機市場中佔領一席之地。
台股新聞
〈自動化加上 AI 技術應用 智能化產線成未來趨勢〉2024 年 COMPUTEX 最新的科技進展,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先生展示了鴻海 (2317-TW) 如何利用 Nvidia Omniverse、Isaac 和 Metropolis 來創建數位孿生,結合視覺 AI 和機器人開發工具提升工廠效率達到工廠自動化,與此同時,蘋果也正積極推進生產自動化,蘋果要求代工廠將 iPhone 裝配人力減少 50%,並使用自動化系統來取代部分人力操作,但這一政策在 iPhone 16 自動化時因良率過低而被暫時擱置,但也顯示了 AI 浪潮正在加快企業生產自動化、提升了生產效率的趨勢。
台股新聞
〈AI 普及滲透到 IPC〉AI 應用正逐步普及,不僅在消費電子 AI 手機、NB 和 PC 展現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也透過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改變許多行業的運作方式,從智能家居到自動駕駛汽車、生產線到智慧城市,AI 技術無處不在,這種趨勢也滲透到了工業領域,工業電腦 (IPC) 作為生產線上的關鍵角色,也透過 AI 技術提升生產效率、質量檢測、預防性維護等領域,使工業流程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隨著工業 4.0 的推進,透過 AI 技術結合 IPC,也可以實現對網路威脅的即時監測和應對,保障工業系統的安全運行。
台股新聞
三星今 (27) 日宣布推出 2024 年奧德賽 Odyssey OLED、智慧聯網顯示器 Smart Monitor 和創作者系列 ViewFinity 全新陣容。三星消費性產品事業群產品經理許郡毓看好,電競市場與 Smart Monitor 兩大系列帶動全年顯示器達雙位數成長。
A股港股
華為今日發布 2023 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華為在手機復甦與雲端業務崛起之下,維持了強勁的季度成長。華為報告指出,全球銷售收入 7042 億元人民幣,淨利 870 億元人民幣。據媒體測算,第四季淨利約為 139 億元人民幣,較 1 年前的 84 億元人民幣高出 65% 以上。
A股港股
在政策暖風刺激下,中國股市上證指數周五 (1 日) 收高,已連漲 3 周,投資人聚焦即將到來的兩會,以尋找更多政策線索。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 3027.02 點,漲 0.39%,周漲 0.74%,深成指數報 9434.75 點,漲 1.12%,周漲 4.03%,創業板指數報 1824.03 點,漲 0.94%,周漲 3.74%,A 股市場成交額連續四個交易日突破兆元。
鉅亨新視界
撰文/許淑珮全球年度科技風向球美國消費電子展(CES),2024 年 1 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如期開展。走出疫情陰霾,今年 CES 回歸疫情前盛況,共吸引全球 150 個國家、超過 4,300 家廠商參與,就連 PC 時代的兩大巨擘微軟(Microsoft)和英特爾(Intel)也重返消費電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