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
專家觀點
【台股本週表現】本週雖多數都陷入狹幅的震盪整理,不過隨著美英在昨日 (5/8) 完成關稅談判,台股今一口氣大漲 371 點扭轉了週線下跌的頹勢,最終週線以上漲 127 的 20915 點作收,再創下本波反彈的新高。【台積電營收創高誰受惠?】不過今天的行情主要分為兩階段上漲,第一階段反映的是美股的走揚、第二階段則是由台積電 (2330-TW) 來帶動,股價一路推高到 949 元的高點,而在收完盤後,台積電也公告了四月份的營收,3495.67 億元、月增 22.2%、年增 48.1% 是創下單月歷史新高,之所以能夠在相對淡季繳出歷史新高的成績,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對等關稅暫停之後所帶動的急單效應,而一般來說台積電概念股有兩個關鍵字,一個是資本支出增加,主要用在新廠或產能的擴充,而這會帶動的就是如無塵室工程的亞翔 (6139-TW)、漢唐(2404-TW),或是半導體設備如萬潤(6187-TW)、牧德(3563-TW) 這類的個股會表態。
台股新聞
美國昨日公告豁免多數電子終端產品的關稅,不過,川普仍預計在周一揭露更多關於半導體關稅的資訊,供應鏈仍保持高度警戒,台積電 (2330-TW)(TSM-US) 將在本周四召開法說會,業界也傳出,台積電正加速美國布局,除第三期晶圓廠將在 6 月動土外,下一步將由先進封裝廠接棒,並導入 CoWoS 技術。
ETF
日前台積電法詋 ,宣布 2025 年資本支出較 2024 年的 298 億美元增長逾 30%,意即為供應鏈廠商帶來了龐大的發展機會,而這支 00944 ETF 除選股邏輯兼顧動能及股利,有 3 檔標的與台積電資本支出大增及全球擴廠概念密切相關,更可望在金蛇年繼續沾光。
專家觀點
不只美國要求台積電到美國設廠,特斯拉也希望供應鏈可以移出兩岸,為的都是地緣政治因素,畢竟台海局勢仍是個未知的風險,對西方國家而言,若想降低供應鏈變數的風險,就勢必得讓協力廠把工廠往其他地方移動,像台積電就到歐洲、日本、美國設廠,除了就近服務客戶以外,各國也都希望能保有晶圓製造的能力與產能,畢竟沒有晶片,任何科技或電子產品都將成為廢鐵。
台股新聞
無塵室設備大廠漢唐 (2404-TW) 本周公布第三季財報,毛利率較前季近倍增、達 25.47%,稅後純益 17.5 億元,季增 46.69%,年增 33.89%,每股稅後純益 9.26 元,雙雙刷新單季新高,在財報亮眼下,單周逆勢大漲 9.09%,創四個多月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