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多重利好促軍工股“迎風起舞” 洪都航空等三股漲停(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軍工航天 軍工航天

9月4日訊 軍工航天股盤中發力,強勢拉升。截至全天收盤,板塊指數漲1.60%;個股方面,洪都航空(600316,股吧)、中航電測(300114,股吧)、烽火電子(000561,股吧)三股漲停。


訊息面上:

1、中航工業旗下的中航高科(包含科研類資產)、航天科工二院下屬的南京長峰分別成為南通科技(600862,股吧)和閩福發a的擬購標的;8月中下旬,中編辦負責人分別前往軍工科研院所密集的航天科工集團與航天科技集團調研各自事業單位改革的有關情況;國防科工局局長許達哲講話指出,鼓勵有條件的軍工科研院所進入市場……這些預示著軍工事業單位改革已經箭在弦上

2、首屆中國北斗應用峰會9月2-3日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行。作為2014中國-亞歐博覽會的重要主題活動,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典型行業用戶和地方政府將就北斗應用現狀及發展規劃進行交流。會議還將發布北斗民用服務資質名錄、產品檢測機構名錄等。此次會議由中國衛星(600118,股吧)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工信部、航天局等聯合主辦。

中航重機:業績穩定增長 看好公司向系統整合商轉變

研究機構:海通證券(600837,股吧)分析師:徐志國,龍華,熊哲穎 撰寫日期:2014-08-28

事件:

公司發布半年報:2014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31.10億元(yoy5.77%),歸母凈利潤9499.90萬元(yoy1.32%),eps0.12元。

點評:

上半年業績穩定增長,預計下半年業績增速快於上半年。上半年營收穩定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軍品業務隨裝備采購的恢復性增長,利潤增速低於營收增速主要是因為公司加強了開發國際市場及研發投入的力度,導致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分別同比增長11.13%、11.23%。公司在上半年對rr公司br700發動機37項產品的競標中已獲得31項產品的訂單,研發支出同比增長39.41%,有望在未來轉化為生產力,我們預計公司下半年業績增速將快於上半年。

鍛鑄核心業務穩定增長,2萬噸等溫鍛將大幅提升接單能力。鍛鑄板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59億元(yoy2.93%),主要貢獻來自於軍品業務的增長,毛利率下滑0.11%屬正常波動。7月公司1.6萬噸級等溫鍛造壓力機成功試車,實際最大噸位可達2萬噸,這將是國內最大噸位的等溫鍛造壓力機,可滿足目前國內80%以上航空產品的鍛件需求。鍛鑄行業設備為王,大型設備將會大幅度提高公司的接單能力;超精、超大、超重是航空鍛造產品發展方向,高質量的大型鍛件毛利率水平更高。未來隨相關產品量產,公司大型鍛件的營收比重將上升,毛利率有望在13年觸底后持續提升。我們預計未來三年公司鍛造業務業績將快速增長,預計增速25%-30%。

液壓板塊保持平穩,增長主要來自軍品貢獻。上半年液壓板塊實現營業收入5.49億元,同比增長7.36%;毛利率增長2.05%,我們認為主要是因為毛利率水平較高的軍品業務增長較多。在工程機械行業整體低迷的背景下,預計公司液壓板塊將保持平穩增長,未來的看點在募投項目。

新能源板塊延續減虧勢頭,未來有望進一步扭虧。新能源板塊兩家主要子公司中航新能源投資和中航世新上半年凈利潤合計-2328萬元(去年同期-2833萬元),虧損同比減少17.83%,延續減虧勢頭,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是受益於風電行業回暖,預計新能源板塊未來將進一步減虧。新能源產業投資大、回報周期長,中短期不利於公司業績。我們認為未來公司也可能將新能源資產剝離,更加專心於主營業務經營。

新業務亮點多,看好公司由部件供應商向高階裝備制造系統整合商轉變。公司多年來為一直為航空、航天等高階裝備打造關鍵部件,市場一直將公司定位為高階裝備制造的鍛鑄部件供應商。公司發展的愿景是成為我國乃至全球高階裝備制造產業的頂級供應商,我們認為,公司作為中國航空工業裝備制造的龍頭上市公司,在我國航空工業的地位顯著,作為集團直屬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能力更強,07、09年連續獲鍛造、燃氣輪機、新能源等核心資產注入。公司近年來又陸續進入增材制造(3d列印)、戰略金屬再生、智慧裝備等高新技術領域,不斷向高階領域拓展。我們認為公司不論從戰略地位還是從研制生產實力,都有潛質完成從鍛鑄件部件供應商向裝備制造系統整合商的轉變,看好公司長遠發展的前景。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受益飛機及發動機產業大發展,以及高階裝備制造的高成長性,公司業績將迎來高速增長,我們預計2014-16年eps分別為0.25、0.43、0.60元,對應8月27日收盤價的pe為70.67、41.03、29.08倍。綜合考慮飛機及發動機產業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公司的高成長性,我們認為公司2015年的合理pe估值在70倍左右,六個月目標價30.00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軍品訂單大幅波動,新能源業務繼續虧損。

中航投資:打造中航金控平臺 租賃證券比翼雙飛

研究機構:國泰君安證券 分析師:趙湘懷,王宇航 撰寫日期:2014-07-21

維持“增持”評級,維持2014-2016 年eps 為1.00/1.35/1.60 元,按照可比金融機構pe 估值水平,維持目標價21.02 元,對應pe21 倍。

增資綜合金融板塊:信托、財務、租賃、證券四大業務快速發展。

2014 年上半年中航信托收入和凈利潤均增長13%。中航財務公司營業收入增長11%,凈利潤增長17%。預計租賃板塊凈利增長20%以上。中航證券受益於投行業務收入大幅增長214%、利息收入增長72%、投資收益增長259%,實現營業收入增長65%的同時支出並未增長,凈利潤大幅增長448%。資本實力提升:中航投資已將定增資金中的25%、30%、20%分別向信托、租賃、證券板塊注資,高速增長在未來依然可持續。

航空產業和新興產業實現集團產融結合,成為航空工業資產證券化重要載體。近期的中航工業防務資產證券化業務中,公司參與的定增股票復牌后上漲超過250%,貢獻浮盈約28 億元(2013 年凈利潤只有8 億多)。而前期置換得來的中航飛機(000768,股吧)流通股在2014 年起也有減持獲利可能(未來五年每年增加凈利潤2 億以上),公司持有較多航空及新興戰略創投項目,包括3d 列印機等。之前創投業務貢獻度很低,但未來將成長為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加大業績彈性。目前公司對中航工業集團的利潤占比只有6%。復制可比公司ge capital 的成長路徑,對集團貢獻將達到三成以上。

催化劑:集團資產證券化和無人機等創投項目推進。

核心風險:租賃市場萎靡;資產證券化受阻等。

中航光電(002179,股吧):軍工電子+新能源驅動 全球連接器巨頭將成

研究機構:長江證券(000783,股吧)分析師:高小強 撰寫日期:2014-08-28

報告要點 公司為國內連接器行業龍頭

中航光電為國內連接器行業龍頭,其產品涵蓋了航空、航天、艦艇、雷達、汽車、軌交、通信等多個領域。在連接器行業需求良好的情況下,公司積極研發、治理優異,上市以來取得快速成長。同時,作為中航工業旗下的基礎元器件平臺型公司,公司積極利用資本市場,通過內生及外延增長的方式獲取更多的領域應用。因此,我們看好公司在全球連接器行業中地位不斷提升。

軍工業務長期驅動力足

公司連接器產品在國內軍工體系為半壟斷地位。受益於我國軍費快速增長,新型裝備研發進程加快,公司軍工訂單增長有保障。航空領域中公司新品整合安裝架價值體量高,在下一代航空機型中為標配,隨著c919、殲20、運20等機型研發快速進行,此項連接器系統能業務將會為公司業績帶來彈性。

民品看好新能源汽車布線系統

公司民品涵蓋汽車、軌交、通信。其中新能源車業務是最大看點,在高壓、大電流需求下,新能源車連接器規格標準遠高於傳統車型,單車布線系統的價值有望達到5000元。公司直接參與國內龍頭車廠研發,參與制定連接系統國內標準,且市場份額國內第一,在募投產能逐步釋放的情況下,新能源車布線系統及充電裝備業務將貢獻較大彈性。

軍民融合發展看好未來空間

軍民融合是當前一大主題,公司軍民用業務均衡、前景向好。我們看好公司機制不斷創新的情況下,通過資本市場平臺以及市場化手段不斷提升公司實力。因此,我們持續推薦公司,14-16年eps 為0.7、0.96、1.3元。

中航飛機:產品交付進度未達標 盈利能力問題仍待

研究機構:上海證券 分析師:魏成鋼 撰寫日期:2014-08-22

公司動態:

8月19日,公司發布2014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0.37億元,同比下降10.73%;實現營業利潤-1.48億元,同比下降331.3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77億元,同比下降201.23%;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為-0.03元。

主要觀點:

軍機產品交付進度落后於計劃

由於軍機產品批次交付時點的不均衡且業務的強季節性,公司上半年產品交付進度不理想,僅完成全年計劃的三成多。當前處於批產階段的主力產品轟六k持續交付南京、廣州軍區空軍航空兵部隊,替換已到壽的老舊型號。殲轟機最新改進型號持續開展定型試飛工作。運9批產交付放量,引領另一主要系列產品運輸機/特種飛機的成長。運8系列在4月取得來自緬甸的兩架出口合同,計劃於明年10月履約交付。在研的新型中型運輸機和運20“鯤鵬”大型運輸機的研制和試飛工作穩步推進,報告期內運20的第三架試飛原型機總裝下線。

[NT:PAGE=$]民機制造業務低迷狀態持續

上半年,ma60系列民機僅完成向國外用戶交付2架,為去年同期的一半。下半年,奧凱航空、尼泊爾航空、喀麥隆航空等國內外用戶待交付,全年交付量達成計劃的10架存在難度。5月,與中航國際簽署4架出口玻利維亞國航(boa)的購機合同。8月,與關聯單位幸福航空簽下30架確認加30架意向的購機合同。從訂單最新走向可看出,ma60系列在遭遇產品安全信任危機而致出口受阻后,原本“墻內開花墻外香”的銷售格局已轉向國內市場為主,海外市場開拓也主要采取政府援助和航空運輸企業海外投資的bot項目形式。ma60的系列化發展加速推進,人工增雨機完成首次檢飛試飛,海監機年內也計劃首飛。新一代高階定位的ma700飛機項目已確定包括動力系統在內的主要系統供應商。年內將結束供應商遴選工作,凍結總體技術方案,進入詳細設計階段,2019年完成適航取證交付用戶(見附圖1)。

轉包業務正享受美好時光

上半年,國內飛機結構件轉包業務繼續保持健康成長態勢,出口交付額同比增長9.5%,增速較上一年下滑2個百分點。同期公司該業務經營情況好於行業整體表現,主要轉包項目中:b737ng垂尾項目的生產速率4月起跟隨波音整機生產的步調由月產24架份提升至28架份。承擔a320機翼合作項目iv階段研制任務的西飛天津公司下半年開始作為天津總裝線唯一供應商,提供總裝線配套所需全部機翼,包括裝配鯊鰭小翼的新型機翼,生產速率與總裝線同步,達到月產4架份。隨著批產放量,子公司沈飛民機承接的龐巴迪q400機身連接總裝和c系列飛機轉包項目正成長為公司轉包業務增長的新亮點。

作為主要機體結構供應商的arj21-700國產支線民機項目事隔2年再簽新單,累計共接獲國內外16家用戶的258架訂單,其中確認訂單占53%(見附圖2)。不過歷經8年的推遲,在手訂單中最終能落實的恐為數寥寥。這點從臨近交付時點繼成都航空之后的第二家接機用戶都未確定即可窺一斑。計劃年底前交付的首架批產交付機105架完成首飛,未來2年中國商飛計劃完成13架機的總裝下線和12架機的交付工作。參研的另一重要國產民機項目c919的研制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近期首架試飛原型機101機的主要機體結構部件都已或即將實現下線交付。但項目要在明年10月達成首飛的預定目標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守住2018年交付節點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見附圖2)。

投資建議:

未來六個月內,維持“減持”的投資評級

公司提出今年以“一把手工程”切實解決經濟運行質量不高的瓶頸問題,上半年業務招待費、辦公費、會議費等管理費用項目的表現顯示出該項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作用並不明顯。公司提升管理效能和盈利能力決心的持續性以及能否最終使盈利能力得到實質性改觀需留待下半年乃至更長時期來證明。綜合半年度報告披露的資訊,向下修正此前的盈利預測:2014~2016年公司營收預計分別達到190.33、195.55和223.25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6、4.18和5.01億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別為0.14、0.16和0.19元。對於運20定型交付期及其業績提振作用不切實際的預期,同時過分看重來自成飛整合(002190,股吧)(002190.sz)的非經常性參股收益,諸多認知空白與誤讀致使目前偏離合理水平的定價蘊藏較高的估值風險,我們再次重申對公司“減持”的投資評級。

航空動力(600893,股吧):重組並表將明顯增厚業績 改革預期有

研究機構:海通證券 分析師:徐志國,龍華,熊哲穎 撰寫日期:2014-08-28

資產重組獲得證監會核准,行業龍頭地位正式確立,今年並表后將大幅增厚業績。公司發行股票購買資產事宜5月15日獲得證監會核准,我們預計9-10月能完成資產重組的並表。中航工業旗下主要發動機制造、維修資產(黎明、南方、黎陽、晉航、吉發、貴動、三葉)全部進入上市公司,公司行業龍頭地位正式確立。本次重組完成以后(不考慮配套融資)公司13年備考總資產由89.5億達到384.0億元,增幅329%,備考營業收入由79.3億元增加到257.8億,增幅225%,備考歸母凈利潤由3.3億元達到8.2億元,增幅148%,備考eps為由0.30元增長到0.46元,增幅53%,我們預計,2014年公司將實現凈利潤9.9億元,對應並表后eps0.50元(全年並表)。

航空發動機核心產品盈利能力不斷提升。航空發動機產品13年營收占比50%以上,貢獻公司80%左右的毛利,是公司的核心業務。我們認為隨發動機板塊的整體注入基本完成,公司的設計、研發、生產、維修能力協同效應進一步顯現。自11年以來航空發動機及衍生產品毛利率水平不斷提升,13年達到23.74%,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是毛利率較高的新產品和維修服務增加。我們預計,14-15年公司發動機業務將穩定增長,增幅約10-15%,16-18年公司發動機業務將進入高速增長期,增速將保持30%以上。

外貿轉包和非航產品保持平穩增長。在世界經濟增長緩慢的大環境下,外貿轉包業務平穩增長,預計未來仍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非航產品營收占比31%,毛利率水平較低(13年2.32%),對凈利潤貢獻較小,長遠來看對公司增長貢獻較小。

改革與調整成為大基調,發動機板塊改革與調整預期有望成為公司股價催化劑。我們預計十八屆四中全會的主基調是依法治國,我們推測在經濟領域的主要內容仍會延續十八屆三中全會后的改革與調整基調。航空發動機是航空工業的核心產品,是我國航空制造業的主要短板,是中國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近年來國家對航空工業和發動機產業的重視程度和投資力度逐步加大,關於發展發動機產業形成了飛機、發動機一體化產業鏈版面方案、發動機集團三合一(航空、航天、船舶)方案兩種不同的產業發展規劃,兩種方案各有優勢。我們認為改革與調整可能涉及到發動機產業鏈,改革的預期非常強烈,有望成為公司短期主要股價催化劑。

航空工業迎來大發展,將會帶動公司發動機業務蓬勃發展。當前我國空中力量建設進入加速期,軍用戰機更新換代加速,我們認為未來20年現有絕大部分老舊機型將更新換代,配備渦扇-10系列發動機的殲-10、殲-11、殲-15將成為主力戰機,殲-20、殲-31和大型運輸機等新機型將大規模列裝,其它運輸機、轟炸機、預警機及無人機等也將大量裝備部隊。我們預計,未來20年中國各類戰機采購需求約2800架,累計需要大中型發動機7400臺。民用航空領域需求空間更加遼闊,我們預計未來20年我國民航飛機需求至少在5400架以上,對應航空發動機的需求在12000臺以上。公司作為我國航空發動機整機研制、生產和維修的唯一平臺,將極大受益於軍、民航空產業大發展,成長前景遼闊。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根據目前公司基本面情況,我們預計14-16年公司合並報表前的eps分別為0.35、0.42、0.57元,對應8月25日收盤價的pe為72.60、59.77、44.31倍;合並報表后的eps為0.50(0.30)、0.62、0.80元,對應8月25日收盤價的pe為50.08(83.34)、40.51、31.47倍。(14年0.50元eps是按全年並表測算,0.30元是按照新注入資產四季度業績參與並表測算。我們預計公司今年9-10月左右能完成資產重組的並表,假設新注入資產四季度凈利潤參與並表,全面攤薄后為0.30元(參考航空動力四季度凈利潤占比,四季度凈利潤約占全年凈利潤的35%))。航空發動機板塊相關上市公司2015年的pe估值為52.82倍,考慮到公司的作為發動機整機生廠商的龍頭地位,資產注入后的融資需求、航空發動機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我們認為公司2015年的合理pe估值在50倍左右,未來六個月的目標價30.00元,首次給予“買入”評級。

發動機相關政策公布晚於預期,航空發動機產業的波動等。

中航機電:收入穩步增長 持續推進資本運作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600369,股吧)分析師:許維鴻 撰寫日期:2014-08-21

事件:

201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57,179.2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11%,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18,227.14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73%。按最新股本攤薄eps 0.25元。

點評:

收入穩步發展,非航空產品增速相對較高:201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穩步增加,完成年度目標的48.23%,較上年同期增長17.11%,從分產品來看,航空產品、非航空產品、現代服務及其他產品收入金額分別為200,198.59萬元、146,328.24萬元、5,198.05萬元。航空產品的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上升15.07%,非航空產品較去年同期上升17.66%。由於非航空產品增長幅度大於航空產品,致使毛利率較低的產品占比增加,導致綜合毛利率有所下降。同時受原材料及人工成本增加等多因素影響,營業成本同比增長22.35%,增長幅度高於營業收入的增長幅度,加之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也同比增幅都超過20%,最終導致凈利潤同比減少9.73%。

持續推進資本運作:2013年12月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托管部分航空企業股權的議案》,中航工業集團擬將18家公司委派上市公司管理,以推動下屬企業機電業務專業化整合的進程,其中包括中航機電(002013,股吧)板塊下屬企業13家,中航科工下屬企業1家,中航通飛板塊下屬單位5家。2014年7月8日,公司與中航機電系統有限公司、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簽署了《托管協議》,本次托管於《托管協議》簽署之日正式生效。根據協議自2014年7月1日起公司向目標企業計算托管費用。在委派管理期間,上市公司將對托管的目標企業的生產經營具有充分的決策權。委派管理期限自托管協議生效之日起計算,直至托管的目標企業的股權轉讓並過戶至公司名下或中航工業將目標企業股權出售、或目標公司終止營業、或協商一致終止托管協議為止。預計通過該項方案,將可為公司每年增及4000萬以上的利潤。后續公司還將根據對托管企業進行詳細的人員、產品、市場以及可能的產業計劃等情況詳細了解后,可能對有關符合條件的對象進行資產重組。

盈利預測及評級:預計公司2014-2015年eps 分別為0.66元、0.81元,對應2014年動態pe 24.4倍;維持“增持”評級。

中航動控:凈利潤持續增長 努力開拓新市場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 分析師:許維鴻 撰寫日期:2014-08-25

事件:

201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24,232.22萬元,同比增長6.96%;利潤總額11,698.39萬元,同比增長9.06%;凈利潤10,189.07萬元,同比增長12.04%。按最新股本攤薄eps 0.09元。

點評:

收入穩步發展,凈利潤增速加快:201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穩步增加,較好地完成了主要運營指標和重點工作,較上年同期增長6.96%,主要經濟指標較上年同期穩步增長。從分產品來看,航空產品訂單獲得較大幅度增長,航空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任務較好地滿足了客戶需求,發動機控制系統及部件完成收入90,622.17萬元,同比增幅12.90%;非航空民品在嚴峻的國際國內環境下,充分發揮核心能力和技術優勢,也較上年同期實現持續穩定增長。最終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12.04%。

募投項目進展順利,部分項目收入實現大幅增加:公司與各項目承擔單位簽訂了經濟效益責任書,明確了年度投資計劃和經濟效益目標,汽車自動變速器執行機構項目、無級驅動項目、加氣機項目收入均實現增幅超過35%,各項目正加速技術攻關與產業化進度。其中,汽車自動變速器執行機構項目電磁閥產品及濾清器產品月度交付數量實現穩定增長、部分新開發汽車變速器執行機構進入小批試制和交付;加氣機開展了第四代電控系統的研制。

明確目標,努力開拓新市場:公司簽訂mou是進入合作伙伴名錄的關鍵環節,為了進一步融入世界產業鏈,通過產品級的交付與國際大公司實現伙伴關係,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公司依托多年零件級產品的合作經驗與現有客戶以及新客戶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子公司西控科技於2014年4月和霍尼韋爾公司就民用航空燃油泵合作簽訂了mou,同時雙方也就cj1000項目燃油泵合作框架也進行了第一次磋商。在重點民品項目中積極拓展市場和爭取訂單,其中,重點加強了中航集團公司光伏示范項目市場拓展。目前,公司已與6家單位簽訂了能源管理合同,1家單位的示范項目已完工並獲得中航集團公司好評。

盈利預測及評級:預計公司2014-2015年eps 分別為0.21元、0.24元,對應2014年動態pe 66.07倍;維持“增持”評級。

中航電子(600372,股吧):托管航電板塊,航電龍頭地位穩固

研究機構:東興證券分析師:劉斐,趙炳楠 撰寫日期:2014-07-18

關注1:航電領域的龍頭地位穩固

公司是國內航空電子設備的主要生產商,依托實際控股人中航工業集團的技術和資源優勢,在航電領域處於壟斷地位,航電產品廣泛應用於各類國產機型,並占有極高的比例。由於航電行業具有較高的資金壁壘和技術壁壘,國內其他企業一般只做一些航空產品的配套件,規模很小,很難與公司形成競爭。

關注2:受益於航空產業的快速發展,航電業務穩步增長。

航電業務是公司的主要業務,2013 年航空產品的收入占比達到80% 左右。公司的航電產品主要為各類國產機型進行配套,訂單主要來源於國內各大主機廠。飛機領域向來有“一代平臺,幾代航電”的說法,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航電產品的更新換代正逐漸提速,航電產品成本占整機成本的比例也越來越高。據統計,目前在先進戰斗機上航電系統成本已占到40%左右,對於電子戰飛機、預警機等甚至高達50%。

我們認為,公司將充分受益於我國航空產業的飛速發展,航電業務的增長主要來源於新機型的增加以及老機型航電產品的更新換代。另外,未來我國低空空域開放以及國產大飛機項目的投產,也將進一步增加公司航電產品的市場空間。預計公司航電業務的增速將高於我國航天產業增速,未來十年復合增速有望超過20%。

關注3:民品業務和非航空防務業務的發展空間充滿想象

按照公司戰略規劃,未來航空軍品、民品、非航空防務的占比將達到3:4:3。按照2013 年航空軍品占比80%計算,未來民品和非航空防務的增幅將達到9 倍以上。當前,公司在民品業務方面主要是依托電子技術的拓展,我們預計未來也可能會采取外延式收購的方式;在非航空防務方面主要是向航天、船舶等領域拓展軍品業務。當前,公司成立了創新基金和商業創新平臺,用於引導和支援子公司的創新業務,預計民品和非航空防務將成為未來幾年公司業績新的增長點。

關注4:托管航電系統公司,未來整體注入可期

2014 年6 月,中航工業集團將航電系統公司100%股權委派公司管理,托管資產中包括了5 家研究所(自控所、計算所、上電所、雷電院、電光所),在整個軍工行業是首次。我們認為托管后影響主要有兩方面:1) 托管費用不超過航電系統公司營業收入的5‰,按2013 年收入149 億計算,將為公司帶來約7450 萬元的托管費;2)公司將對托管的航電系統公司的生產經營具有充分的決策權,意味著將整個航電板塊納入了上市公司的管理范疇,我們認為,此次托管為將來航電板塊的整體上市做好了準備。2013 年,航電系統公司收入149 億元,凈利潤13.6 億元,分別相當於公司的2.5 倍和2.2 倍。如果未來航電板塊實現整體注入,公司市值預計將增加一倍以上。

結論:

公司是我國航空電子領域的龍頭企業,依托實際控股人中航工業集團的技術和資源優勢,處於行業壟斷地位。公司以航電業務為主,2013 年占比達80%,航電業務將充分受益於我國航空產業的飛速發展,國產新機型的增加和航電產品的更新換代將成為公司航電業務的主要增長點,未來低空空域開放以及國產大飛機的投產將打開公司新的增長空間。民品和非航空防務將是未來公司主要的業務拓展方面,為了達到公司“343”的戰略目標,民品和非航空防務將在現有基礎上增加9 倍以上,增長空間巨大。中航工業集團將航電系統公司100% 股權委派公司管理,是軍工行業內首次將研究所資產托管於上市公司,一方面有望為公司帶來約7450 萬元的托管費,另一方面也在為航電板塊的整體上市做準備。

我們看好公司航電業務的發展以及航電板塊整體注入的前景,預計公司2014-2016 年每股收益為0.39 元、0.53 元和0.62 元,對應pe 為57 倍、42 倍和35 倍。首次關注給予“推薦”評級。


軍工研究所改制可能不達預期,影響航電板塊整體注入進度。

成飛整合:重組方案公布 未來防務公司唯一平臺

研究機構:長城證券分析師:魏萌 撰寫日期:2014-05-22

成飛整合經過4個月停牌於19日公告公司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擬采取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由成飛整合向中航工業、華融公司及洪都集團三家資產注入方定向發行股份,購買沈飛集團100%股權、成飛集團100%股權及洪都科技100%股權。同時,本次重組還將實施配套融資,即成飛整合擬向中航工業、華融公司、中航飛機、中航機電、中航投資、中航科工、中航電子、中航技、航晟投資及騰飛投資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50億元人民幣。未來,公司由原有汽車業務向中航防務業務轉型,並且將會成為中航工業集團唯一的防務資產上市公司平臺。本次防務資產注入以后,大幅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發展空間。我們首次給出“強烈推薦”的投資評級。

公司業務轉型,防務資產注入:此次資產注入以后,公司的主營業務將會發生重大轉變,由原來的汽車零部件業務向防務飛機總裝業務轉變。

成飛和沈飛作為中航工業旗下戰斗機研發和生產的主要單位。旗下有多款成熟戰斗機型,如:殲10、殲11b 等。也有正在研發的殲15、殲20等。洪都科技是以空面導彈的研發和生產為主業的公司,主要產品具有適用范圍廣、精確打擊等實戰能力。我們預測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通過本次資產注入將大幅提高,由原來的7.7 億元增加到近230 億元,凈利潤增加到近8 個億。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裝備周期促成飛和沈飛主力機型放量:公司業務轉型以后,正處於裝備升級換代的周期里,因此公司未來3-4 年將受益於空軍裝備的提升。我們預測未來幾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將會保持20%以上的增長。凈利潤也同比例大幅提高。

配套融資50 億集團內部消化,公司前景看好:公司這次資產注入過程中,同時公布50 億的配套融資需求,由於中航集團極其看好公司未來發展,因此配套融資全部內部認購,持有期36 個月(如下表1 所示)。

從此舉中不難看出中航集團整體對於公司未來三年的發展充滿信心。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根據成飛集團、沈飛集團、洪都科技及公司原有業務的發展,測算公司未來2014-2016 年營業收入為225.88 億元、293.64 億元和381.73 億元,凈利潤為7.96 億元、10.39 億元和13.53 億元。我們看好公司未來在中航防務業務的發展,我們初次給出“強烈推薦”的投資評級。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