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討─長線,中線,短線,哪種交易方式最好?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3-26 15:18
許多人認為,一個交易者成功與否,取決於他的交易規則。然而事實是,某個交易者賴以成功的規則,在另一名交易者身上,卻絲毫不起作用。或許,除了規則外,交易者的個人性格特征也在交易中起著一定作用。
本文我們將探討三種主要的交易類型,以及與之相關的交易者可以借用的指標工具等。同時,在每一個類型中,我們都建議采用兩個不同的時間周期來進行分析。也即交易者可以利用較長時間周期的走勢圖來判斷當前的主趨勢,在此基礎上,利用較短周期的走勢圖來決定具體買賣時機。下面讓我們細細道來。
——長線交易
建議采用時間周期∶周圖以及日圖
處於某些原因,許多交易新手往往不喜歡長線交易。畢竟,誰不喜歡賺快錢呢?新手往往認為,長線交易意味著他們要花費更長的時間才能獲利。
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想法大錯特錯了。
對於大部分交易者來說,短線交易其實更難獲利,而且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建立一套完整的規則。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為交易周期越短,交易者所能得到的資訊越少,無法掌握的不確定性也就越大。
而且對於成功的短線客來說,長線交易一般也是手到擒來。事實上,大多數情況下,日內交易者會使用長期圖表作為短線交易的基礎。
筆者認為,新手都應該從長線交易做起,只有在長線交易取得成功後,才逐漸縮短交易周期。這樣以來,隨著不確定性以及可供利用的資訊縮小,交易者也能逐漸的適應,慢慢的調整自己的風險以及資金管理。
長線交易者可以運用周圖來確定當前市場的主趨勢,而運用日圖來決定進出點位。
在周圖上確認好大趨勢後,交易者可以在日圖上來決定交易時機。有些交易者傾向於使用價格波動來決定進出場點位,不過同時運用指標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之前的專題探討文章所說,在確定交易點位方面,MACD指標可以幫上大忙,值得注意的是,交易者應當只在MACD發出的信號方向與大趨勢一致的時候才進行交易。
——中線交易者(“波動”交易者)
建議采用時間周期∶日圖以及4小時圖
當交易者在長線交易中做的越來越好後,他們可以選擇將交易的時間周期以及持倉周期減少一點。當然,這會為交易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故而,風險管理以及資金控制也應當適當的進行調整。
中線交易者的交易周期介於長線以及短線之間。他們運用日圖來確定主要趨勢,並且運用4小時圖來決定具體交易點位。一旦尋找到交易機會後,在交易的同時他們會先把止損設置好,之後一天幾次來檢查他們的倉位情況。
我們在《四小時交易規則》一文中對中線交易有詳細的介紹。交易者同樣可以將MACD以及CCI等指標來進行中線交易。
——短線交易
建議采用時間周期∶小時圖,15分鐘圖以及5分鐘圖
這應當是最難的交易類型。
不知道為什么,很多一開始接觸交易的交易者,都義無反顧的踏上短線交易之路。
但是正如之前所述,短線交易或許是最難的交易方式。特別是對於新手交易者而言,這么多的不確定性,以及他們本身缺乏經驗,導致新手短線客往往非死即傷。
短線交易者往往需要反應更迅速更敏捷,同時由於潛在獲利空間小了(相較於中長線而言),而根據風險回報比的原理,容錯空間也更小。因此,被止損是家常便飯。
也正是因此,筆者才建議等交易者熟悉了長線操作以及中線操作後再來嘗試短線交易。
短線客可以通過小時圖來判斷目前的主要趨勢,然後運用5分鐘或者15分鐘圖來決定具體的交易設置。當然,1分鐘圖也是個選擇,不過運用這種圖形的交易者需要格外小心,因為不確定性太大了。再次重申,交易者應當在任何情況下都設置好止損。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一篇專門講述運用MACD指標來進行日內交易,感興趣的交易者可以閱讀。
我們此前專題探討中曾推出一個短線交易指引系列,感興趣的交易者也可以點擊閱讀。
( James Stanley撰文,周銘海譯 )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