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蛟龍號靠不住 折射中國高科技領域存在盲目樂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4-17 08:42


編者按:一聽說疑似失事海域水深4000多米,人們當然立刻聯想到中國擁有7000米深潛器的事實,以及當初大量報導中這種深潛器能在海底大顯身手的宏圖。然而現在突然承認,它只有在最後確定“黑匣子”或殘骸位置后才適合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它不會找、只會撈。那么這樣的能力對海底探礦甚至征服海底夠用嗎?

問題首先在於尋找mh370本身的難度。


簡單回顧一下,先是至今未解動機的人為破壞阻止了外界掌握它的下落,然后是殘骸落入大洋,而人類對海底的了解比對月球表面還少。僅有的兩條線索中,反復失望才終於讓人們知道:海面原來早就有這么多漂浮物。幸而在“黑匣子”電源耗盡前得到了4次信號,這成了找到殘骸的唯一線索。

在對“黑匣子”聲波信號的搜尋中,中國的技術表現再次受到置疑。其實這種能力的不足更多地不在硬體設備上,盡管這些設備也存在對引進技術的依賴,不足更多地體現在經驗上。

即使第一次聽到信號沒來得及錄下,按常理迅速安排更完善的設備在附近繼續搜尋,這種信號的偶然性不致於大得轉瞬即逝,沓無音信,西方的搜尋都至少一次重復收到了信號。而根據信號分析信號源屬性,劃定可能范圍,中國甚至沒來得及做這道難題。

【新聞背景】4月13日,“蛟龍”號副總設計師胡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只要馬航失聯飛機的定位精確,“蛟龍”號可以下海,參與現場評估、搜救指揮甚至打撈工作。

據報導,中澳兩國探測到的脈沖信號水域深度約為4500米,“蛟龍”號深潛器的最大下潛深度可達7000米。此外,“蛟龍”號具有先進的水聲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測能力,可以高速傳輸圖像和語音,探測海底的小目標。

按理,正在成長中的國家,首次面臨如此前沿的挑戰,實力不足可以理解,但偏巧又是涉及同胞生命、渴求真相,要給人民一個交代這樣的場合,弄得都不好意思辯解。這其實又涉及中國社會將客觀事實和情感/宣傳需要混為一談的亂象。實力有幾分說幾分,做不到,哪怕是扼腕嘆息,也別硬撐。

這次對中國的技術實力,吹牛的成分倒不算大,但整個輿論似乎無形中無人敢說穿一個現實“能力有限,有些要求恐怕做不到”。

相反,同下意識地總想給家屬盡可能長的希望一樣,輿論對中國搜救力量總是抱著建功立業的期待,這些部門也總是抓住時機展現形象。這些動機都是好的,但對還做不到的事,同時給社會一個客觀的自我評價,倡導理性對待,卻總是說不出口。

說不出口倒也沒什么,關鍵是這又與平時對中國實力的發展速度和成就的偉大評價極高相對比。盡管中國公眾已經有很多人極不善於對接受的資訊聯系起來、對比起來看,但總是有人能感覺到這種反差的。最典型的例子當然非“蛟龍”號莫屬了。

一聽說疑似失事海域水深4000多米,人們當然立刻聯想到中國擁有7000米深潛器的事實,以及當初大量報導中這種深潛器能在海底大顯身手的宏圖。然而現在突然承認,它只有在最後確定“黑匣子”或殘骸位置后才適合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它不會找、只會撈。那么這樣的能力對海底探礦甚至征服海底夠用嗎?

當然不夠。然而這個現實在技術上又是顯而易見的。對整個海底的精密測繪和勘探,是整個人類也還很初級的領域,深潛器之類裝備不過是解決了到達的問題,能做什么還是未定之數。而中國當前對自身技術成就的宣傳和評價,顯然還極富工業時代色彩,還在不斷為硬體、為設備的有無、為單項指標的最大化而不停地振奮,經常有意無意地忽略軟件、體系、綜合指標、效率和經濟性等科學衡量。

中國高科(600730,股吧)技前沿領域存在盲目樂觀

中國當然需要追趕,沒有機械化上的追趕,資訊化也無枝可依,這是有道理的,問題在於,也許是太饑渴成就了,中國經常為機械化上的步伐過早、過度地興奮。其實,就在“蛟龍”號上,這種不良傾向就值得回顧和反思。

首先,載人深潛器之所以難度驚人,主要是因為“載人”的特點。但同航天活動一樣,無人的遙控深潛器(rov)也能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全球500多艘rov有90%用於石油平臺作業,而全球有近一半的深潛器只能到達最深海底的一半深度,這說明“載人”和深度指標並非競爭的根本。

90年代初,當中國船舶(600150,股吧)總公司702所向國家科委提出研制6000米級大深度載人潛水器的建議時,最大的障礙竟然是“沒有明確用戶”。直到被納入“863計劃”作為重大專項,以及中國在太平洋(601099,股吧)中部獲得一塊擁有專屬勘探權和優先商業開采權的多金屬結核礦區后,它才主要以占領高科技前沿的價值得到啟動。

然而,在這個前沿,中國並不能獨立完成。在2002年“蛟龍”號首次被新華網報導時,題目就是《中俄合作研制可探測7000米深海海溝的載人機器人》。當時之所以預計2005年即可使用,主要是因為俄羅斯提供了關鍵技術。也許正是由於協議規定中國將享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引后該項目的相關細節和進展漸歸神秘。

只有英國《新科學家》雜志2005年9月稱:該深潛器的鈦耐壓殼已經在聖彼得堡制造,由於美國對泡沫(浮力材料)有出口限制,該深潛器2006年3月要下水有點難,同時外界有人認為中國搞7000米深潛器只是為了勝人一籌(立項之初,中國研制過的載人潛水器最大潛深只有600米)。

直到該項目的模型在2006年4月的“中國大洋工作15年成果展”上成為最大亮點,才透露“我國自主研發的7000米載人潛水器明年即可下水深潛”。其實海試直到2009年8月才開始。

根據公開文獻:該項目是“國內外大協作的成果”,鈦合金厚板的冶煉、軋實、焊接和打壓驗收均由俄方完成;作為浮力材料的復合泡沫塑料由美國公司提供,美國提供給中國的材料密度並不是最好;部分水密接插件和電纜也來自美國。

當然,中國借此真正掌握了大深度載人潛水器的設計和整合技術,也就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部分設備通過國際采購或委派研制並無不妥,但當今科技領域部分關鍵尖端技術掌握在個別專業化極強的公司手中已經相當普遍,這些公司絕大部分集中在歐美發達國家。

其實,中國在相關領域也正努力追趕並取得不少進展,問題是中國輿論中始終存在一種對自身弱點諱莫如深的氣氛,並不正常。其實科技部門大多懂得客觀,“蛟龍”號的自我評價從2006年“我國自主研發”微妙地修改為2010年的“自行設計、自主整合研制”,正體現了這種局面。

對中國高度重視的獨立自主,其實也需要新的認識。今天能夠在大多數高科技領域完全自主的發達國家也越來越少,歐、日、俄均不同程度地依靠與美國的合作,美國甚至在個別領域也反過來依靠盟國。完全的獨立自主具有很強的冷戰對抗背景,其實是越來越不現實的。然而中國在戰略領域與西方的對抗態勢不光沒有緩和,反而愈演愈烈,因而只有中國不斷地擔心被“卡脖子”,這已經是一種暫時無解的戰略焦慮。

從和平競爭的角度,這次美國提供的“藍鰭金槍魚”自主水下航行器又大受贊譽,其實讀者可以自行搜尋,中國也有類似的自主水下航行器和機器人。為什么不拿出來應用?很可能也有技術成熟階段的原因,尤其是這種同場競技,壓力很大。

同“國際海事通信衛星組織”對mh370通訊信號分析的貢獻一樣,中國應用衛星通信也已有多年,雖然這次不涉及中國衛星(600118,股吧),因而無法分析,但國際海事通信衛星這種市場,中國還遠無法涉足,也是一個值得認清的現實。這不是什么壟斷或禁區,它可以聯想到“北斗”涉及的地理資訊服務市場。

中國有決心建成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系統,與全球積極廣泛地使用中國服務還是兩回事。靠舉國體制啟動和推廣當然並無不可,但要避免俄羅斯導航衛星那樣停留在冷戰時代的國家支撐體制,仍需要國際市場的正面交鋒。越來越多的這種技術體系無法引入市場化的強大助力,國家總體競爭力立見高下。

國家實力彰顯重在思想

回到mh370的主題上來,不難發現,不管平時怎么宣傳,只有這種重大挑戰才會暴露一國的真正實力、包括我們平時對這種實力的太多片面理解。這次美國也承認不要指望有了這些設備就一定能找到,則提醒我們對客觀現實多一點直面,而不是因感情和面子需要而習慣了回避。

還好,搜救活動的技術主導權不可避免地落入美、澳等國,使馬來西亞一國隱瞞驚天陰謀的傳聞有所緩解,倒是馬國內報紙也學會指責美國秘密隱藏了mh370,更顯落后國家主要落后在思想,技術還在其次。

最後,在西方國家聲稱已基本確定較小的客機可能位置,並即將終止漂浮物搜尋之際,對仍在通過瞭望人員和光電設備,以及200多米低空飛行搜尋海面漂浮物,而且才首次在海空建立直接通信聯絡,從而首次在同一任務區聯合搜尋的中國軍隊,沒什么不好意思,我們還是必須道一聲“辛苦了,感謝你們”。(來源:bwchinese中文網,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