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成為最可能破產的國家
鉅亨網新聞中心
根據德國媒體近日提供的 “破產指數”報告,阿根廷成為最可能破產的國家。南美洲第二大經濟體阿根廷的最新通脹數據已經創下近12年新高,這意味著該國全年cpi漲幅可能將高達55%,在高通脹、貨幣貶值、資金出逃和經濟低增長困境之下,還可能對拉美以及整個新興市場和全球金融市場 帶來的連鎖反應。
據《bwchinese中文網》轉載文章稱,在imf支援計算得出的最新數據顯示,阿根廷1月全國cpi環比上漲3.7%,創下2002年以來最高。如果按照3.7%的環比漲幅估算,全年通脹漲幅高達55%。這幾乎是官方數據的5倍左右,也意味著阿根廷政府默認此前的官方通脹數據被低估了。
批評人士認為,自2007年1月以來,阿根廷政府一直對通脹數據進行“系統性低估”,從而夸大經濟增長。高盛分析師認為,自從政府改變了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方法后,實際物價漲幅通常要比官方數據高出70%至140%。
為了遏制高通脹壓力,阿根廷央行已連續加息,目前基準利率已經高達28.8%。受此影響,阿根廷境內各主要商業銀行的個人貸款年利率也漲至50%左右。但這無法挽回投資者信心,資本大量從阿根廷出逃,人們盡可能賣出手中的比索,買入美元。這也是今年1月阿根廷比索大幅貶值20%的主要原因。
1月23日,阿根廷比索對美元匯率在單個交易日之內暴跌12.4%,由前一日的7.125比索兌1美元跌到收盤時的8.01比索兌1美元,其間最高跌幅一度達到16.5%。此后幾天,阿根廷比索累計跌幅超20%,成為表現最差的新興市場國家貨幣。
“未來,為避免破產的悲劇,國家需要更多的錢。”近日,德國主流媒體在綜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部分評級機構等數據的基礎上,分析預測了未來十年世界各個國家破產的概率,同時也得出了上述結論。
根據德國媒體提供的這份“破產指數”報告,位列前三的國家分別是:阿根廷、委內瑞拉和烏克蘭。因歐債危機時常被曝光的希臘則戲劇性地只排在第四。
該報告稱,那些破產概率高的國家或由於國家經濟發展失衡,或因為政治動盪,甚至兼而有之。阿根廷能夠以85.8%的最高破產概率“傲視”全球, 緣於其政府近年來管理不善,資本外逃嚴重,國家外匯儲備在短短兩年里幾乎減半。阿根廷貨幣比索的匯率在2014年1月曾出現過一周內下跌20%的滑鐵盧。外界擔憂經濟危機會再次席卷阿根廷。
同為南美國家的委內瑞拉緊隨阿根廷之后。公交司機出身的現任總統馬杜羅顯然無法填補“反美斗士”查韋斯去世之后的權力真空,委境內各類抗議示威活動愈演愈烈,甚至在上周、查韋斯逝世一周年之際,也難有緩和的態勢。雖然委內瑞拉坐擁豐富資源,但國家的動盪不安仍然讓不少投資者望而卻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