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武;香港總是可以享受更多的金融發展機會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網訊息 4月8日到4月11日,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會在海南舉行,和訊網全程播報。和訊網訊息 4月8日到4月11日,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會在海南舉行,和訊網全程播報。天大研究院特約研究員、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之地位與未來發展》博鰲分論壇上發言時表示,不管內地經濟發生什么,香港總是可以得天獨厚的享受更多的發展機會。對此結論他解釋為,如果內地的經濟繼續增長,當然財富越來越多,對於香港的金融業的需求自然會更多。如果內地的經濟出現大的問題,大家對於避險和理財的需求也會相應的增加更多。
主持人接下來我們問下一個問題,隨著內地不斷深化金融和經濟的改革,對香港有什么樣的機遇?有沒有挑戰?
陳志武:謝謝楊會長,我接著剛才幾位嘉賓的發言講一下,首先內地深化金融改革對於香港的機會非常多,是非常好的訊息,不是像很多人以前猜測的那樣子。如果國內深化經濟改革、加快金融對外開放的話,是不是把香港的角色慢慢的給吃掉了。其實這讓我們想起來1997年7月1號香港回歸大陸之前,當時世界和內地專家都有類似的擔心。也包括中國自己加快對外開放以后,是不是把香港原來起到的在中國和世界之間的橋梁作用給弄沒了。當然我們都知道實際的情況,不管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加快對外開放以后,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以后,不僅僅沒有傷害香港發展的機會,反而水漲船高,給香港帶來了又一輪的繁榮。總體上,大陸加快金融改革,包括人民幣的國際化有關的改革,對於香港金融市場、金融行業為主體的經濟來說是非常利好。
比如說深化金融改革必然會使得中國內地的資產資本化會帶來新的提升,具體來說過去這么多年大陸社會對金融類產品、金融交易不怎么相信,把錢和財富放到房地產有形的資產里面。隨著大陸金融改革的深化,人們對金融的信任度自然會提升,這樣會導致更多的資產會達到資本化、金融化的效果。這樣對於香港作為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服務的需求必然會增加。也有人擔心如果上海成為金融中心的話,是不是香港的作用就沒有了?我覺得不一定,待會我再講怎么面對這個挑戰的問題。
第二個是很有意思的一點,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說哪一天內地的經濟出現大的問題,甚至有危機的話,對於香港的影響、對於香港金融服務業的影響會是什么樣的。我的結論是不管內地的經濟好還是不好,對於香港來說都可以是很好的。如果內地的經濟繼續增長,當然財富越來越多,對於香港的金融業的需求自然會更多。如果內地的經濟出現大的問題,大家對於避險和理財的需求也會相應的增加更多。比如一般說日本過去的二十年是失去的二十年,大家不一定注意到日本的經濟過去二十年沒有怎么增長,但是實際上早些年的快速經濟增長創富的財富,對於理財的需求、金融服務的需求不僅僅沒有因為過去二十年的經濟不增長而下降,反而在繼續上升。我覺得日本的經驗可以告訴我們,不管內地經濟發生什么,香港總是可以得天獨厚的享受更多的發展機會。
我就說到這兒,另外我非常高興看到林先生主導的香港聯交所對融資的上市機會越來越開放,每天還接待歐洲不同公司的老總,因為這些老總都想到香港來上市,這個趨勢可以不斷的強化,這樣可以在金融領域里面讓香港的金融市場國際化,而不是繼續朝內地化的方向走。謝謝!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