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富人更富 窮人更窮?QE後遺症: 擴大貧富差距

鉅亨網劉季清 綜合外電


图片说明

美國聯準會的印鈔機,從2008年開至現在,終於開始緩慢下來。然而,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 QE)到底對實質經濟、社會幫助有多大?各方看法相當分歧。前財政部長桑默斯(Larry Summers)曾經指出,量化寬鬆只會讓社會的不公平現象加劇;上週,《華爾街日報》指出,從QE政策中受惠最多的,其實是窮人和年輕人,因為他們是社會上負債最多的一群,低利率的環境將有利這群人。然而,《CNNMoney》資深編輯甘戴爾(Stephen Gandel)卻撰文指出,這個論點過於薄弱,且隻字未提美國人最重要的財富來源:股票。


甘戴爾指出,持有股票的人,大多是富人。若要說QE嘉惠最多的是窮人和年輕人,那恐怕美國股票要先大幅下滑,才有可能。然而,過去幾年,美股飆漲是有目共睹的,若美股不升反跌,那就代表QE政策毫無作用。

這種「QE政策 = 美股大漲」的觀念,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也提出了質疑。麥肯錫於去年11月岀具報告指出,若美股真的如報告所說,是由量化寬鬆驅動,那過去聯準會幾次釋出退場訊息,應該要讓指數重挫才對。然而今年以來,市場對於聯準會做出的決定一次比一次更有「抵抗力」,反應也轉為溫和。舉例來說,去年6月中旬聯準會第一次公開聲明將可能開始縮減購債時,美國市場並無太大反應;直到去年年底正式宣布啟動QE減碼,美股甚至大漲,以示熱烈歡迎。

麥肯錫經濟學家多布思(Richard Dobbs)指出,若由歷史線圖觀察,現在美股的本益比較先前高,就算去除通貨膨脹時期,本益比仍偏高,而這點就足以證明多布思的論點:投資人明知道QE將持續退場,還是繼續買股。甘戴爾認為,這一狀況代表,雖然現在聯準會已經將每個月850億的購債規模,縮減至每月750億,但仍不影響投資人對股票的胃口。

儘管如此,多布思認為,QE還是對窮人稍微有些幫助。量化寬鬆推出後,利率走低,讓借款成本變得便宜,這點可以和撙節政策互補。因撙節政策旨在刪減政府支出、社會福利計畫等。多布思認為,若沒有QE,那美國刪減預算和社福的力道會更加強勁,這樣對窮人傷害更大。

量化寬鬆是美國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推出最持續、規模最大的經濟刺激政策。聯準會購買的債券金額,總計高達3兆美元。若量化寬鬆真的為窮人帶來財富,那至少貧富之間的差距會稍微平衡,但真實情況卻非如此。史丹佛大學研究報告指出,美國近年來貧富差距擴大,情況甚至比過去20年來都還要嚴重。

 



Empty